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五百一十五章 高俅的处理

大宋铁甲军 第五百一十五章 高俅的处理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不过让武松意想不到的是,金兵对大名府的反攻跟本就没来。

因为东京城的金兵大部分都已经被歼灭了,少量没有被歼灭的也去了洛阳,从洛阳北上而去。

竟然没人来进攻大名府,武松前期的准备都落空了。

不过不要紧,大名府是北方重镇,城池的位置非常的重要,稳定大名府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再说东京城闹的已经不可开交了,靖康耻来的太快太忽然,各地勤王的军队都没反应过来。

金兵占领了京城,然后竟然把两个皇帝,数千后宫佳丽,王宫大臣都给劫夺走了。

对于沧州军的义举,有两个看法。

一个是,沧州军把皇帝救回来了,功德无量,天大的功劳,请求朝廷册封柴林为镇国公。持这个看法的以洛阳府知府苏灿为代表,苏灿现在手里有卢俊义、关胜这样的猛将,还有六万大军,他的表态举足轻重。

江南军、江州军,荆州军等等多的不过一万多人,少的几千人,一个个吵吵着要进东京城,剿灭沧州军,恢复徽宗亲政,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哪个也不敢露头。

这几天柴林可没闲着,先是把工部下属的几千名工匠搞明白喽。尤其是火药坊、铸炮坊、弓弩坊的生产理顺了。

柴林也是暗暗心惊,如果不是因为战争损耗,光是工部、兵部下属的作坊工匠就多达万人。尤其是铸炮坊,有能力铸造两千斤重的红衣大炮。

那东京城的禁军为什么不大量使用火炮守城呢,仔细调查了一下,很快就发现端倪了,问题很简单。

负责铸造火炮坊的太监克扣材料,克扣工钱。

原本使用熟铁铸造的,偏偏改用了生铁铸造。

生铁铸造的火炮脆、薄、容易炸膛。

城防的禁军只注重刀枪弓箭的操练,本来就不喜欢火炮的操练,每次操练都的冒着炸膛的风险操作。

炮兵们就耍心眼了,每次只用少量的药,如此一来火炮要射程没射程,要威力没威力。

上官不重视,所以就这么闲置了。

铸炮坊拥有工匠三百人,就算是不铸造火炮,打造些传统的刀枪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模型没问题,设计也没问题。

问题非常的容易解决,柴林本来打算调几名技术工匠去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

还是吴用考虑问题比较多。

“哥哥,不可,铸炮厂这是重中之重,要求高度保密。现在工部的铸造坊,虽然已经归咱们管理了,但是这其中人员的可靠度不高,绝对不能让他们掌握技术秘密。安排他们打造长矛头、长枪头、羽箭头这样的常规武器吧。”

“吴先生说的有道理,是我大意了,最近太顺畅了,以为一切都控制住了。现在看来得意早了,立刻传令从沧州调运两千斤的红衣大炮五百门,由鲁达率领五万士兵负责东京城城防安全。孙安部重骑兵驻扎东京城西部的县城,阮小二三千内河水军负责水路安全。”

禁军改编过后,再也没有原来的禁军了。原来的禁军都是东京城附近富家子弟,经历了靖康耻之后,这批禁军五百分五十都被淘汰掉了,他们已经没有灵魂了。

取而代之的是农家子弟,农村子弟。出身贫困、贫寒的军士非常珍惜这份军饷,训练、执勤非常的认真。

鲁达治军严禁,又对东京城比较熟悉,把整个城池守卫的铁桶一般。

这日早朝,徽宗皇帝升座正殿,大臣十有七八都是柴林任命的,只有几个贴身太监算是自己人。

大理寺宋大人出班奏道:“高太尉连同巡城兵马司,勾结金兵,出卖了东京城,出卖了大宋,出卖了陛下,请求严惩。”

赵佶到现在也明白了,自己这个会踢球的心腹坏到骨头里了,靖康耻的功劳有他一大半。

“宋爱卿什么意见?”

“微臣建议,推到菜市口凌迟处死。以告慰东京城的万余死者。”

赵佶想起高俅的种种好来:“理当如此,只是凌迟之刑有伤天合,不如吊死如何?”

赵佶本来想说斩首算了,但是他看到旁边柴林的脸上不乐意了。

高俅罪大恶极,东京城的百姓都盼望着能凌迟此人呢。

但是皇帝说了这话,柴林还是要考虑的。

这天早晨,东京城南北大街的菜市口,一大早就搭建好了吊人的架子。

拥挤的小贩、闲人、看客数以万计算。

紧跟着重骑兵开道,上千浑身铁甲的重骑兵带着面罩,封锁了道路,把看热闹的百姓挡在刑场之外。

监斩官竟然是林冲,多少年了,林冲这仇算是报了,不过今天报的可不是私仇,这次金兵进城伤害大了。

囚车里,高太尉头发凌乱,刚刚被无数的菜叶、鸡蛋打的够呛。

旁边林冲骑着马,朝高俅一拱手:“高太尉,今天林某送你上路,看到没,前面架子上吊死。本来是要凌迟的,考虑到太过残忍给改了。”

高俅翻了林冲一眼:“这么说我还得谢谢您了。”

“太尉放心,兵马司的几个,还有最早投降的禁军将领,一共是十五个,一同陪你上路。”

“那个金国二太子呢?他骗了本官,他说的好好的,进城只图钱财,不伤人害命。”

“那就不劳您费心了,过几天也个送走咯了,现在还有些用途。”

张贴榜文,宣布罪名。

十几个人,挨个的给读了一遍罪名,从早上读到正午了。

林冲看了看时辰,到点了,令旗一下。

高俅等十几个人在靖康耻中作为金兵带路党的人彻底上路了,手脚乱晃,舌头伸的老长。

百姓们看得不过瘾,纷纷问:“林将军,金国的二太子什么时候吊啊?”

“这个啊,本将就不知道了。不过应该也快了,大家不要着急,等个十天八天的吧。”

众人看得意犹未尽,摇头叹息着散了,各自回家。

林冲带兵回营交差,至于高俅等人的去处柴林已经想好了,安葬在三里亭处,做个跪着的雕刻,让他给死难的数千女子们道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