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再不走就被包围了

大宋铁甲军 第四百五十八章 再不走就被包围了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老典头听说儿子回来了,早早的来到门口迎接,说:“正南,回来了。”

典正南虽然有些不情愿,可是也没办法,一抖铁甲,规规矩矩的磕头。

“爹,孩儿给你磕头了。”

老典头伸手把孩子拉了起来。

“起来吧,都到家了。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你两个弟都去干活了,还没回来。”

典正南起身,挠挠头,说:“爹,咱家房子什么时候新建的,怎么这么大。”

老典头说:“前年你不是捎回来二百两银子啊,当时你二弟三弟都还没娶媳妇。女方嫌弃咱家房子破。我一气之下就把房子翻盖了,三进的大院子一共才用了一百五十两。”

“那这骡子怎么回事?”

“去年冬天你不是又捎回来二百两银子,你二弟三弟干起了骡马帮,专门给人家建房子的运输砖瓦石灰。一共弄了十几头骡子吧,小日子凑合过吧。”

典正南一想就明白了,这是哥哥让人捎回来的,自己的从来都没往家里稍过钱。

门口看热闹的大娘哒哒嘴:“老典头,瞧你说的,家里三进的院子的,十几头骡子,还说日子凑合过,让我们这也的咋过?”

老典头嘴上可不饶人,说:“你家差啊,你家可不差,今年光卖土豆子十几亩地的,卖的钱都堆满房间了。咱们村,只要不是死懒不愿意动的,谁家也都富裕了。”

众人大笑,这倒是实话。典家村土豆推广的最早,是赚大钱的一个村。小土豆都当做种子卖给附近村了,家家户户有余粮,有闲钱。

棉花少量种植了一些,妇女们纺线做棉衣。家家户户吃得饱,穿的暖。

老典头说:“都到家了,别在门口了,都进来,都进来。”

老典头把正南、刘壮都领了进来,至于八个亲兵,他们借口要看车,没有进来。

典正驾着的可是柴林的车,那辆马车一号重一吨半,整车防箭。

老典头招呼一个邻居,杀鸡杀羊。

典正南说:“爹,你别忙了。我一会就得走,我娘呢,我弟弟呢?”

“咋那么急呢。村里人有建房,你娘在那帮忙做饭,你两个弟弟给人驮运东西呢。一会就回来,好几年没回来,怎么也得吃顿饭再走。”

老典头不傻,知道自己以前对儿子不好。可是这儿子真给力啊,给家里创下了这么的大家业,还当上将军,也算是倍有面子了。

正说着,娘和二弟典正东回来。

“哥,你可算是回来了,好几年没见了。”典正东高兴的说。

典正东年纪不大,二十出头,一般化的身材,虽然有点小壮实,但是比典正南差远了。

“好几年没见了,你这也出息了,当老板了。”正南感慨说。

正东说:“少扯犊子,这都是哥稍回来的钱买的牲口,我这就是帮哥哥经营,什么时候哥哥回来了,这些产业都是你的。”

正东拉着哥出门,看看门口的十几头骡子,一头比一头壮实。这些骡子是山区建房的必备,驮运石灰。驮运砖头的。

“正东有出息了,好好干,生活得靠自己创造。”正南夸弟弟说。

正南的娘比较刻薄,正南就跟他说了一句话。

一会儿,典正南的堂弟,典彪过来了。

这小伙子长得就比较彪悍,一米八多的块头,浑身的肌肉,但是人也奸猾。

典彪说:“正南哥,我跟你当兵去怎么样。”

“行啊,不怕死,敢玩命。肯定能出头。”正南说。

典彪说:“正南哥都是将军了,不能给安排个轻松点的职务吗,不用打仗的?”

“有啊,有专门开垦荒地的兵,一个月一千多文,也挺高的。”

典彪笑道:“正南哥说笑了,我说的那种一年几百两银子的。”

正南见这货太奸猾了,摇摇头,说:“没有。”

真当银子是大风刮来的。

典彪见没戏,无聊的走了。

正南从刘壮包裹里拿出两块五十两的大银子,递给正东说:“咱爹,咱娘年纪大了,这个家得靠你支撑。这是一百两大银,你留着应急。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

正东说:“那么着急干啥,怎么也得住几天啊。”

老典头说:“鸡、羊都杀好了,还没下锅,吃顿饭不着急。”

典正南摇摇头:“当差不自由,大人那还有事,可能要去西边跟西夏人干仗了。我不能耽误正事。多少人好几年没回家,我能回趟家知足了。”

典正南说罢,拜别了父母,出了家门上了马车走了。

典正南刚走,家里来了一大群亲戚。

大姨妈说:“正南呢,正南呢。我想让他把俺家那娃带去当兵,光领钱,不打仗的那种。”

大姑父说:“正南呢,正南呢。我家想经营四轮马车,想找正南帮个忙。”

老典头说:“走了,太忙。都散了吧,都散了吧。”

亲戚们说:“我们怎么闻着有羊肉味呢?”

“哪有,你们闻错了,那是隔壁家建房传来的肉味,都散了吧,都散了吧。”老典头连忙让大家回去了。

再说典正南回到客栈,柴林正在这等候呢。

见典大个回来,大家很好奇。

解宝说:“还以为你会在家住一晚呢,怎么这快就回来了。”

典正南说:“再不走我就要被包围了,来了好多亲戚。对了,哥哥,前几年那钱是你安排稍的吧。”

柴林说:“是我,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你怎么也是个将领,不能小肚鸡肠记恨这些事情。”

第二天,柴林继续视察,在沂州府花费了两天时间。

沂州府问题不大,大方向发展良好。

人口七八十万的山区,明年只需要有五分之的土地种植新作物就可以养活这么多人。

土豪、恶霸等经历了战争之后,数量少了,也老实了。

普通农户,农村的经济趋向良好。

粮草库存良好,基本保持在应付一般性的自然灾害,比如旱灾、蝗虫等等。

沧州军的真正粮草储备还用不到京东路上的,养马岛几十万亩高产水稻田,所产的大米就是天量,更何况还要枯叶岛十几万亩的水稻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