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四百三十八章 提刑司查案

大宋铁甲军 第四百三十八章 提刑司查案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李都头就是这么查案的?”一个柔和的声音响起。

都头往后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多了两个中年人,三十多岁,消瘦干练。

为首的一个苦大仇深,三十多岁一脸的褶子。另外一个身上背着验尸的工具,像是仵作。

穿的是公门里的黑色衣服,但是没有官职的标志。

李都头眉头一挑;“你们是什么人,本都头如何办案用你教吗?”

中年人拿出一块腰牌来,说:“这案子提刑司接了,你们回去吧。”

李都头一看,连忙施礼,道:“小人有眼无珠,没看出来是宋大人。”

“没事,你们回去吧,现场的一切都不要动。”

“是,是。”李都头带人快速撤离,大冷天的,谁乐意管这么宽,回城喝酒他不香吗?

宋提刑,开封府衙下直属的一个衙门,权利很大,许多大案要案都是他办理的。几年前高衙内的小红马车行,三百万贯银子被劫一案就是他办的,虽然没破案,但是已经理顺了。

宋提刑办事就是不一样,直指中心。

最先找到了小霸王和山羊胡子师爷的尸体,那仵作也是猛的很,未经家属许可直接验尸。

“肺内、喉头、鼻腔都有灰尘,还有浓重的硫磺味道,是他杀无疑。外围的两名受害者也是如此。”仵作说。

宋提刑沉默了许久,说:“事情可能是这样,这个小霸王想在这里将什么人引到这里烧死,周围遇害的两个人就是负责放火的。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人提前放火烧了。这四人逃跑不及,被烟熏死。”

宋提刑一招手,叫来一个官差:“带人去紫光车行,把今天跟小霸王出来办事的带去衙门,另外抓紧调查小霸王约的谁,也带到衙门。”

“是。”

张三被提刑司的捕快带走的时候,正在回春楼和四个美女喝酒呢。

提刑司衙门,宋提刑提审张三。

“张三,可知道为什么请你到这里来。”宋提刑问。

“大人是官,小人是民,大人想让小人来,小人就得来。”张三说。

“知道就好,那本官问你,为何把那紫光车行的孙二烧死在九里亭。”

“孙二?哪个孙二,我从来不认识什么孙二啊。”张三一脸的不解。

“孙二,就是紫光车行的掌柜,外号小霸王的就是。你为何烧死孙二?”

“小人今天从中午到下傍晚,一直在喝酒,不明白大人说的什么。”张三说。

师爷过来小声的给宋提刑说:“酒楼的姑娘、老板都问过了,他的确一直在喝酒。”

宋提刑一拍桌案,道:“你早不去喝酒,晚不去喝酒,偏偏这个时候去喝酒,来人啊大刑伺候。”

一上来就上烙铁了,通红的烙铁。

张三吓一大跳,这玩意可厉害,给猪头褪毛就用这个。

“姓宋的,你可想好了,出了这个门,老子就要把你告的丢官。”

宋提刑够狠,他对自己的推理很自信,他认为小霸王要烧死张三,张三提前下手,烧死了小霸王。

三角烙铁烧的通红,贴在了张三的胸肌上面。

嗤嗤的冒烟,空气中弥漫着烧烤的味道。

“啊,”张三疼的大叫,满额头都是汗。

“有种你把老子弄死,不然的话,出了这个衙门我就要把你告上朝廷。”

可惜一翻折腾下来,张三没招,一盆冷水泼下来,张三疼的没个人样了。

衙役害怕了,说:“大人,人犯晕刑,难以继续。”

衙役可不傻,真把人弄死了背锅的可是衙役。

宋提刑说:“弄下去,关入大牢。”

话刚说完,滕知府带人来了。

滕知府很不高兴,“宋提刑,拿人、用大刑,可有认证、物证?”

宋提刑一看,顶头上司来了。

“腾大人,并无人证物证,但是下官推测的没有破绽。”宋提刑说。

滕知府怒道:“瞎胡闹,你是堂堂大宋提刑官,在明知道没有认证没有物证的情况下,绝对不可以擅用大刑,为何如此草率。明天你宋提刑的大名就要火遍全城了。”

宋提刑其实考虑过很多的,张三不过一个泼皮,新晋的暴发户,没什么后台,甚至弄死了也不会有人为他出头,所以他才敢在张三明明有不在场证据的时候擅自用大刑。

宋提刑无话可说,他做的事情的确不符合规定,什么都符合规矩能办成什么事情?

“再给下官一天的时间,我一定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

“还一天,一刻钟都不行,满京城人都在指责本官。”

原来三百辆驴车正在城里大街小巷的空跑呢,上面写着:提刑官衙门,徇私枉法,擅用大刑。求开封府滕大人为民做主。

东京城多大点地方,三百辆驴车撒开了,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京城什么地方,明天天子都知道了。

底层百姓平日里受够了欺凌,现在有人挑头出来,也跟着起哄。

渐渐的从三百人,发展到三四千人之多。

车夫们聚集在府衙门前,跪地不起,找腾知府告状。

腾知府的压力可想而知。

北宋言风毕竟开放,第二天就有御史上书,在朝堂之上把宋提刑官给告了。

这一下打到了宋提刑的软肋上了,按照大宋律,用大刑必须是在证人、证物齐全,缺少犯人口供的情况下使用。

现在宋提刑相当于随便抓了个人,带到衙门就用大刑。

而且张三有不在场的证明。

细查之下,这案件就不是瑕疵的问题了,而是程序彻底错了。

应该是先找证据,再用刑,而不是先用刑再找证据。

朝堂之上,从来都是两个阵营很掐,宋提刑就成了软肋,贬官巴中府。

虽然是同级调动,但是差别就大了。

一来二去,火烧九里亭的案子就成了悬案,再没人调查。

小毛驴车行趁着紫光车元气大伤的时候,快速扩张,把原本属于紫光车行的铛铛车的生意抢了过来。

所谓铛铛车,是只固定线路的大骡子拉着的大号的马车,上车就是两文钱。

因为骡子块头大,车也大,担心撞人,就在骡子脖子上挂铃铛,走到哪里铛铛响,提醒来往人口让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