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呼延灼

大宋铁甲军 第四百一十九章 呼延灼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朝廷的力量那还是很大的,发动起来快的吓人。

六百里加急调呼延灼率领三千铁甲连环马赶奔冀州,高俅从京营禁军中精选了两万步兵,赶奔冀州。大名府负责粮草辎重调配。

几道严令下去,朝廷的运行速度还是很快的。

呼延灼接到命令丝毫不敢怠慢,率领本部三千铁甲连环马赶奔冀州。

两万禁军在军官的带领下赶奔冀州。

辎重运输就由大名府担任了,调了四千壮丁,往冀州运输粮草。

大军一动,沧州就收到消息了。

这个时候柴林刚刚把青州打下来,正忙着治理青州。

接到情报,柴林就把林冲、秦明等人调回了沧州。

公孙胜说:“哥哥,那呼延灼可是将门之后,实力不容小觑了。沧州是咱们沧州军的根基所在,沧州在,咱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东山再起。沧州丢了,沧州军的支柱就没了。”

柴林本来是不打算回去了,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听人劝,吃饱饭,沧州的确不容有失。

这就是前文说的,柴林把黄信任命为青州兵马都监,统兵四千,留下萧让处理政务。

柴林率领主力返回沧州。

沧州军乘坐的是第二舰队的蒸汽盖伦船,速度极快。两天的功夫就把大军调回了沧州。

沧州城,柴林接过了总指挥的权限,两个军师吴用、公孙胜负责参谋。

侦察营负责侦察敌情。

主要兵力有柴林亲兵营六千,刘唐炮兵营五千,林冲重骑兵营一千五。另外还有一万多青州新来的在海边训练。

三通鼓响,柴林升座中军。

柴林说:“呼延灼在冀州厉兵秣马,三千铁甲连环马,两万精锐禁军,眼看就要进兵沧州,诸位将领有什么想法。”

秦明新来,又是热心肠,说:“大人,末将听闻呼延灼铁甲连环马,人马都是重甲,马和马之间用铁链相互连接,攻击力十分强悍。唯有钩镰枪才能破敌。”

“秦明兄弟说的对,钩镰枪专破连环马,听闻徐宁教头是钩镰枪使用的行家。”柴林高兴的说,不管办法怎么样,秦明为沧州军着想了。

林冲说:“咱们有诸多火炮,还用不到钩镰枪,退一步说,就是用铁丝网也照样大破连环马。”

秦明一拍笆斗大的脑袋,说:“瞧我这脑子,咱沧州军不同于一般的队伍。”

刘唐说:“哥哥,咱们沧州的发展来之不易,一旦遭受兵害,将会对百姓造成很大的伤害,咱们还是御敌于外。”

秦明倒吸了一口冷气,还得说沧州军厉害。要是换了青州军,绝对是要固守的的。

吴用说:“那咱们就在沧州最西面的永安县城外等候呼延灼。挖陷坑,拉铁丝,做好对付铁甲练连环马的打算。”

柴强说:“这呼延灼要是不过去咋办,毕竟咱沧州地形一马平川,他要是绕开了永安县,直扑沧州,岂不是危险。”

吴用拿小杆子指着地图说:“主场作战,侦察上非常方便。牛皋的五百轻骑兵已经铺开来了,像呼延灼那么大规模的调动,跟本无法避开咱们的眼睛。最主要的是咱们可是有重骑兵的,林冲、秦明率领一千五百重骑兵,虽然人数少点,但是这战斗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关键时刻拖上几个时辰没问题吧。”

林冲一听这话,说:“吴军师也太小看我们重甲骑兵营了,虽然人数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我敢说,如果硬抗呼延灼三千连环马,打赢不可能,但是绝对能把连环马打残了。”

吴用说:“林营长不用上火,我这只是打个比方。”

柴林说:“咱们的重甲骑兵可是好不容易才拉起来的队伍,这期间耗费多少心血。光是训练磨破了多少骑兵的身体,所以咱们的重甲骑兵都是宝贝,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硬碰。”

林冲点点头,重甲骑兵训练可太难了,光是穿甲就费劲。一千五百重甲骑兵,配备的有一千五百名辅兵,这些辅兵就是专为重甲骑兵做后勤的,可想而知重甲骑兵是多么耗费钱粮的事情。

柴林看了看地图,说:“如今天气渐渐寒冷,现在有两种可能。一是呼延灼年前不打,专心训练士卒,等开春后再战。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呼延灼想速战,不论哪种可能,都不耽误咱们修建工事,就定在永安县城西北的那片开阔地吧,冀州过来走那条路最近了。炮兵营伙同亲兵营即刻开赴战场修建工事。公孙军师留守沧州城,调度粮草辎重。”

“是。”众将应诺。

大致作战方法就这么定下来了,大军快速行动。

最先开拔过去的是重甲骑兵,一千五百正兵,还有一千多人的辅佐兵,浩浩荡荡过去安下营盘,镇守在了预定地点。

再说呼延灼,他是一百个不愿意年前打。

这年头可没什么暖冬一说,冬天打仗十分的受罪。

士卒穿着冬衣再穿铁甲,行动十分不方便。

但是高俅的措辞十分严厉,再有一点,那就是呼延灼这人跟关胜一样,有个毛病,那就是特别自负,总感觉自己不得了,总感觉自己牛。就想着,打就打吧,打下沧州来还不耽误回家过年。

呼延灼手下有三员副将,也都是大名鼎鼎的好手。

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还有京城禁军的火炮高手,轰天雷凌振。

而且呼延灼军中还有铸铁火炮五十门,从东京运来的这些火炮十分沉重,生铁铸造。一百口径的就要三千多斤。主要是因为朝廷的铸炮能力远远不及沧州,使用的是生铁铸造,重量轻了担心炸膛。

呼延灼训练了十几天,眼看就是十一月下旬,天气越发的寒冷。

呼延灼决定不再耽搁,以韩滔为先锋,大军东进沧州。

冀州到沧州本来就近,行不过三日到达冀州沧州交界之地。

韩滔来报,说:“将军,前面就是沧州地界。敌人的重甲骑兵就驻扎在前方,将领都曾经是朝廷军官。”

“哦,都是谁啊?”呼延灼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