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辽兵南下

大宋铁甲军 第三百七十七章 辽兵南下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苏知府走后没多久就进入了初秋。

今年是难得的丰收年,高粱羞红了脸,谷子压弯了腰,稻穗沉甸甸。各县进入抢收模式,为何要用抢收呢,是因为粮食成熟后危害特别大。各种鸟铺天盖地的,每天糟蹋粮食。尤其是麻雀飞在谷子地上,乌云一样。

这段时间,府衙、县衙不安排任何的劳役,全力收秋,柴林也没任何的动作。

府衙里,秦师爷笑眯眯的看着柴林,说:“柴庄主,现在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事情该说了吧。”

“就知道瞒不过你老狐狸,苏大人出身名门,年少得志,又是家大业大。从本质上说,他对我还有知遇之恩,无论如何都不能害了他,所以让他去了洛阳。”柴林说。

秦师爷叹了口气,说:“嗨,世间事哪有对错。功名利禄,转眼就空。大宋百年基业,终究是偏暗一隅,和那汉唐没法比的,天下一乱没个几十年是别想消停了,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怎么想先朝后放,火烧眉毛先顾眼前了。辽国以兀颜光为元帅,阿里奇为先锋,十万大军不日即将南下打草谷了。”柴林说。

秦师爷正喝茶呢,手里的茶杯啪嗒掉地上了,摔了个粉碎。

“此事当真?”秦师爷说。

“千真万确,快的话二十天,慢的话一个月辽国大军就到了。不过不用太担心,辽国这是疲惫之军,跟金国打仗吃了大亏,过来也不是为了占地盘,无非就是钱粮。咱们要做的就是把沧州守的跟铁桶一样。”柴林。

“这消息就算传递给朝廷也未必有人肯信,就算信了也未必有人在乎,就看河间府和冀州府、深州府边军如何了,如果他们战力不错,御敌于国门。如若不然,辽国大兵能挥军之下大名府。咱们沧州问题就大了,牛总兵吃饭的用,将熊熊一个,兵熊熊一窝,他又不会把兵权交出了,你有什么打算。”秦师爷说。

“什么打算,沧州刚刚开始发展,断然不能遭到破坏。所以这总兵必须是个能打之人,牛总兵就看他上路不上路了。”柴林说。

第二天上午,沧州城北厢军大营,三千余厢军士兵正闹心呢,最近军饷三月没发了。一个月五百文大钱还拖欠,真让人受不了。

守门士兵发来了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带队的倒是挺熟悉,沧州乡兵柴团练。

一身重甲整整齐齐,身后是无边无际的骑兵。

“什么人,严禁入内。”士兵还没喊完,一支羽箭嗖的一下钉在了头顶帽子上面,吓的把下半句话给吞回去了。

营门大开,骑兵鱼贯而入,当先是一千两百名重骑兵,骑着高头大马,人马具披甲,手里拿着长矛,背上挂着弓箭,腰间配着马刀。一个个冷气森森,堪比西夏的铁鹞子。

紧随其后的是两千骑兵,骑着是矮小的草原马。但是也是人人有皮甲,手里拿着弓箭,腰间挎着马刀。

殿后的是一千名重甲横刀营,一个个士兵牛高马大的,一身重甲,这步人甲少说重了也有三四十斤,力量小的都穿不了。手里拿着一米半长的锋利横刀,腰间还挂着大斧头。

柴林今天也是下本钱了,把林冲、孙安两个重骑兵营、庞万春一个轻骑营、武松一个重步兵营都给调过来了。

“集合。”

柴林一声令下,整个厢军炸营了,这是什么情况?乡兵来指挥厢军了,这不是乱套了吗?

形势比人强,还是要乖乖听话才好。

高台之上,柴林一抖任命书说:“辽国大兵压境,现在进入战时状态。即日起,我这个沧州团练使就成了沧州总兵了。原牛总兵因为贪墨军饷,对抗搜查已经停职了。”

“我们要见牛总兵。”牛总兵的亲信们说。

这其中有十几个是牛总兵的亲戚连襟等等,沾亲带故的。

柴林说:“给你们个机会,放下兵器铠甲,回家收拾金银细软,回家养老去吧。”

“你说回就回啊,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要见牛总兵。”这十几个人还挺硬,人有时候就这样,脑袋短路了。

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典正南带领数十名亲兵就上去了,一个个拿皮绳给捆住了。

柴林问:“军法官何在?”

“在。”军法官站了出来。

柴林问:“战时不听号令,辱骂将领者如何处置?”

“按律当斩。”

柴林一挥手,道:“推出辕门砍了。”

拿着鬼头刀的刀斧手早准备好了,就等有人不服,没一会儿回来复命。

三千厢军一个个目瞪口呆,这新总兵可真狠啊。

柴林问:“他们已经去见牛总兵了,还有谁想去见牛总兵的站出来。”

柴林连问三遍,无人应答,现在想来牛总兵恐怕已经上路了。

柴林说:“乡兵也好,厢军也好,都是沧州父老,喝着同一条河的水长大的。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从即日,再也不分乡兵、厢军,统一整编为沧州军,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考虑,不愿意继续当兵的留下兵器铠甲自行离开。愿意留下的,今日全部补发三个月饷银,另外每人奖励一亩地。点香。”

刘壮拿过一根短香点燃,大概也就半个小时,没有任何一个人离开,整个校场上除了马呼吸的声音,再没有其他的声音。不是没有人想离开,而是不敢。

黑压压的数千军队站那里呢,尤其是一千二百名重骑兵,一个个只露着眼睛。

时间到了,柴林说:“好,很好。大家都是好样的,从现在起就是我同生共死的兄弟了。来人,发钱,发地契。”

三千名厢军暂时收缴了武器,排队领钱,每个人都是补上了原来欠的三个月的钱,而且是按照八百文发的。另外还有一亩地契,虽然不知道这个地在哪里。但是长官说了,这地每年一百文的收益,能祖祖辈辈的传下去。手印一按,地契一领那就是沧州军了。

骡子大车拉着数十头生猪进军营,高粱烧酒成坛子的搬进来,犒赏三军。

伙食大大的改善,比原来的生活条件上了一个档次。对于普通小兵来说改编是很好的事情,只有原来牛总兵的亲信不乐意。

林冲、孙安带领一千二百名重骑兵撤离。庞万春带领两千名轻骑兵去在旁边另立大营,武松带领横刀营全面接管厢军。

厢军这几年也没什么进步,反而损兵折将的。

三千厢军共计骑兵五百人,步军两千五。到横刀营全盘接收两千五百名步兵,五百名轻骑兵则调入庞万春的轻骑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