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来,尝尝这大虾

大宋铁甲军 第三百二十七章 来,尝尝这大虾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青州海边,一处隐蔽的港湾,这里是柴家庄买下的地皮,修的货物港口,此处地形偏僻,距离青州城一百五十余里,极少有人来这里。

阮小七在这等候着呢,但凡有回家回来的工匠,凑够一百人就发船。

阮小七说:“咱们这做好事,帮助这些吃不上饭的人,搞的还偷偷摸摸的。”

徐副将说:“这里就这样,百姓没办法,在家里被逼的吃土没事,但是就是不能去城里要饭,去要饭就给打回去。出去逃荒,还得零零散散的走,大批量走官府怕造反。”

正说着来了一群人,是从养马岛回来的一个工匠,带着有二十几人回来了,男女老少的都有,一个个破衣烂衫的,跟叫花子队伍一样。

过来噗通给阮小七跪那了,说:“阮营长,你得救命啊。”

阮小七说:“什么情况,你过来就跪我跟前干什么,先说说事情。”

这工匠说:“我一共带来了十五个大人,七个小孩。大人里有我三大爷六十五了,超年龄了。七个小孩都是村里的孤儿,在家呆着迟早是死,有口吃的就行。”

阮小七把这工匠叫一边去,说:“回去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怎么给你说的。不是咱们心狠不愿意帮他们,你要明白,咱们是坐大船航海到养马岛。就你三大爷这年龄,可能晕船厉害了人就没了,一船的人,又担心传染瘟疫,人只能扔海里,你明白吗?”

“我明白,可是我三大爷留在家里那是必死无疑,出去还有一丝生机。他懂得,我都说清了。”工匠说。

“这些十来岁的孤儿也是个问题,不过问题不大,我给庄主说说,管口吃喝还是可以的,安顿在定海港码头吧。你再给你三大爷说一遍,厉害关系说明了。”阮小七说。

文书过来给大家又说了一遍,只有身体强壮的男人,没裹脚的强壮女人才可以拿工钱。老人儿童过去了也就混个吃喝,而且要走海路,风险高,生老病死各安天命,不来讹人的。

不过这个年代这点比较好,人命如草芥,不存在讹人这种情况,要不然阮小七还真不敢收。

下午时候已经聚集了三百二十余人,今天来的人还是很多的,差不多每个工匠都回来了十几个人,主要以年轻力壮的男人和妇女为主,还有少量的孩子,老人极少,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兵荒马乱的年月,哪有那么多老人,大多被淘汰了。

“徐副将,安排蜈蚣船准备,半个时辰后起航定海港。”阮小七命令道。

“是。”

徐探海转身去安排了,阮小七一招手,叫过来一个壮丁,在养马岛,他就是个小工,搬砖活水泥的,才二十岁。

阮小七问:“你带回来几个?”

“一个媳妇,六个发小,一共七个。”壮丁说。

“你这媳妇找的挺快啊,新找的?”

“嗯,我娘拿了五百文,就把她领回来了,才十七。她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天天吃草根。”壮丁说。

“回去的时候给你们说的还记得吗?”

“记得,女的必须十八才能结婚。俺知道,她去了先安排个活干着,等明年了,再结婚。”壮丁说。

“好,小伙子好好干吧。”

三百多人都清洗了身体,把破旧衣服扔了,换了新的粗布衣服。

伙夫们说:“自己检查手脸是否干净,每人领取一个搪瓷的饭缸,自己随身带好,这就是你以后的饭碗。”

新来的这些人不懂规矩,好在有带他们来的工匠协助,大家排好队向前缓缓的移动。

每人一碗高粱米粥,然后是领取煎饼,煎饼里面夹的有葱花、咸菜,小孩一个煎饼,大人两个煎饼,再往前竟然还有青菜,萝卜大白菜大乱炖,上面还漂着几块肥肉,让人口水直流。

最难能可贵的一点,那就是打菜的大妈戴着口罩,手不抖。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小碗菜。

这个搪瓷的饭缸还挺多用,里面装汤,上面装菜。

院子里没有桌子,架着的有简易的木板凳子,大家各自找地方蹲着稀溜溜的喝粥,吃煎饼。

“好吃,好吃,真好吃。”大家边吃边说。

招募他们过来的工匠说:“慢点吃,不要着急。记住了,咱们这吃饭上管饱,但是做什么都得将规矩,讲秩序。煎饼管够,白开水管够。”

没一会儿,壮丁们、妇女们大多又去排队领取了煎饼,至于小孩们大多已经吃饱了。

也有的人没吃饱,但是不敢去领,毕竟初来乍到,胆小怕事还是有的。

当晚刚好月色正好,发了两船人到沧州定海港。

又过三日,二百工匠都已经回来了。共计招募来男丁一千两百人,健壮妇女六百余人。另外有老人、孩子五百余人。

不过这五百多孩子中三百多人都是孤儿,柴林安排他们在盐田附近住下,这里有盐田新村,这些孩子们等回头就安顿在慈幼院中,等年纪稍微大些再安排做工。

其他人在定海港登上大福船,浩浩荡荡起航养马岛。

一路之上,每艘福船上的宣传队,每天讲解养马的壮丁的待遇。

宣传员都是专门培育的文书,说话做事都像卖煎饼果子的,都是一套一套的。

水军一营,旗舰,巨大的船舱里。

文书开始讲解了,说得唾沫星子乱飞。

“到了养马岛,开始的是新的生活,全新的生活,和你们以前的旧的生活彻底不一样。”文书说。

“怎么不一样。”有的壮丁问。

“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举个例子,你们在家多久吃一次虾?”

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说:“今年春天的时候,一直吃野菜,吃的浮肿了,跑去小溪里捞了半天,搞了半斤虾,结果回家的路上被官府没收了,说我非法捕捞,还拉去关了五天的小黑屋。”

其他的壮丁说:“饥荒年月,虾也不好抓,偶尔抓点打打牙祭吧。”

“我要告诉你们,来了养马岛就彻底不一样了,在养马岛,只要你努力干活,努力工作,不偷懒不耍滑,吃得喝得用得绝对有保证,今天就让你们尝尝咱们这的虾是什么味道。”文书说着朝着工作人员一招手,没一会儿,六个伙夫抬着三大盆红彤彤的大虾过来了,离得老远都能闻到喷香的气味。

这是船上的厨子做的麻辣香虾,在大福船休息的时候水军士兵捕获的大虾,这年月海里的对虾特别多,一网捞好多。

七八个一斤左右的大虾,非常的鲜美。

“这是咱们大船上的厨子做的香辣虾,采用了新鲜的大虾,每只大虾都有巴掌长、干辣椒、大姜、葱花、花椒、酱油等精心烹调的,味道太好吃了。”文书说。

壮丁们都流口水了,尤其是十几岁的孩子,更是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