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三百一十五章 超大棉纺厂

大宋铁甲军 第三百一十五章 超大棉纺厂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吃上了,这还真好吃,多谢老梁发的红薯。”老五叔说。

“这是庄主发的,我不过是照办而已,今年就几十亩,明年就好了,能发展个几千亩,到时候大家随便吃,吃不完都用来喂猪喂马喂牛羊,到时候不仅仅能吃上粮食,还能吃上肉,好日子就要来了。”老梁高兴的说。

“今年好日子就来了,往年咱村有几十头骡子几十匹马?现在一个村数百匹牛马骡子,哪家还有用人翻地的,全部是都用牲口。村里村外的路上每天捡不完的牛马粪,种地都不愁没肥料。再则咱村的浇地是真方便,大部分的地块都能浇地,旱涝保收啊。”老五叔高兴的说。

不止是柴家庄,柴家庄附近村落的变迁也非常的厉害,光是当乡兵发下去的毛驴就将近两千头,另外还有寄养的马匹、毛驴等等。大牲口是重要的劳动力,单单从耕地说,一头牲口能顶五个人的效率。

红薯、玉米、土豆大丰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百姓都知道了。但是棉花、花生、辣椒三种作物很低调,极少对外宣传。春天播种了五百亩棉花,亩产籽棉六百斤。五百亩地的棉花堆积如山,存满了好几个仓库。

傍晚,柴家庄柴林家的大客厅,大蜡烛点的非常光亮。

柴安、周福、老梁和庄上几位做蚕茧纺织的工匠主管都在。

柴林很高兴,说:“棉花大丰收,第一年种植亩产籽棉六百斤,加工后可得皮棉二百斤左右,得棉籽三百多斤。这是天工二营加工的皮棉,大家看看。”

柴林让解宝拿着几斤皮棉给大家看看,这棉花洁白如雪,手感非常的柔软。

柴安、老梁都见过,周福一上手惊讶到:“好柔软,好干净,加工出来就这样吗?”

“对,棉花没落地就采摘了,自然干净。”老梁说。

“这东西虽然比不得鸭绒羊绒,但是胜在产量高,容易取得,一斤半左右的棉花完全可以做一件棉衣,那将是保暖的好东西,不比羊皮袄差,羊皮袄太容易生虱子了。”周福说。

柴家庄丝绸坊的主管说:“这东西做棉袄是挺好,不过纺织成布料也不得了,棉布成本比丝绸低太多了,但是手感比麻布强很多。这东西大量种植,纺纱织布做布料实在是太完美了。”

周福说:“纺纱太慢了,还不如直接用来做衣服被子填充料合算,这样还来钱快。我感觉先让咱们的被服坊扩招一些人手,加工成品棉衣,丝绸棉被,试试市场如何。”

柴林说:“不,先不销售,先做给乡兵做三千套棉大衣,军绿色加长,要到膝盖以下的棉大衣,里面填充二斤多的棉花,领子可以用兔子皮。等军大衣完成之后在做普通粗布的被子来供应咱们自家的工坊盐场农场的壮丁、乡兵用过冬棉被,还得给周边困难户赠送一部分被服。”

柴林说着拿出了一个大概设计图来,两排扣的军大衣,显得威风凛凛。

周福说:“没问题,明天我就安排开始制作,做完也得两个月了,耽误丝绸棉被销售了。”

柴林说:“周掌柜放心,生意是不会耽误的,因为今年的产量只有十万来斤的棉花。这种东西是走量的,没有量跟本赚不到钱,所以今年冬天就不要推出了,先开始准备建造厂房,培训女工,明年秋天要棉纺工一万,织布工一万,要具备年加工棉花一千万斤的能力,到时候棉布取代麻布,成为做衣服的主流。”

周福手一抖,差点把茶杯掉地上。

“一千万斤棉花,一亩二百斤来算,也得五万亩,能推广那么多吗?”周福有些担心的问。

“莫说五万亩,就是五十万亩也能推广出去,不过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发展有个过程。明年先在沧州发展几万亩,其他地区陆续再说。正如刚才所说,光是做棉衣棉被都是巨大的消耗,销路是没有问题的,厂房在定海港附近正开始规划,明天周福带团队过去,把方案敲定了,咱们建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的工厂,比手工作坊要大数十倍都不止。”柴林说。

“好,明日一早我就过去。”周福说。

棉花是经济作物,但也是最重要的几种作物之一,衣食住行。尤其是北方,过冬没得棉衣要冻死,没棉被就没办法睡觉。

柴林早把这棉花的产业链盘算好了,卖种子的时候要赚上一笔,收籽棉的时候再赚上一笔,籽棉加工皮面会产生大量的棉籽,除了少量留种外,大部分的棉籽都要榨油,棉籽油是加工制作肥皂香皂的基本原料,有了棉籽油就可以取代菜油来加工肥皂了,就连棉籽饼也是上好的肥料。

皮棉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进行简易加工,也就是做成棉袄棉裤棉被销售。深加工就是纺织成棉布,再进行销售。

柴安感叹说:“有了这东西,过冬冻死的人就会少很多了。”

今年这十万斤棉花算柴家庄自己就给用了,给乡兵、工匠等等做完棉被棉衣,剩下的估计也不多了。

负责纺纱的主管说:“不妥不妥,棉花比蚕茧产量大太多了。棉纱虽然比较容易纺织,但是加工起来还是一样的麻烦,上千万斤的棉花,一万人跟本加工不过来,还不如直接卖皮棉来钱快。”

柴林说:“纺线的问题不用担心,不要忘记咱们有机器,轻易可以提高十倍八倍的效率。一万纺纱工,提高八倍,就相当于传统技术的八万纺纱工。纱线问题解决了,咱们在解决织布,把织布的效率也提高,两万工人就相当于十六万的工人。不敢说全大宋都能穿上咱们的棉布,最起码北部地区还是可以的。”

纺纱主管一拍脑袋,把这茬忘记了。锅驼机带动的粉碎机,完全取代了毛驴,又快又好的粉碎面粉。纺纱机肯定也有办法改进,提高个十倍八倍都是小问题。

“那好,我们今年就开始准备,明年秋天大干一场,把棉布推向市场。”大家说。

一个人做事情很困难,但是一个巨大的团队做事情就相当的简单。

乡兵营,林冲带领重骑兵来刚刚进行了早间的训练,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重骑营发展很迅速,基本做到了人马合一的情况,每个骑兵都和马匹熟悉了,冲锋陷阵的时候配合得当。

副将欧鹏、冯杰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渐渐熟练了带兵,身为将官,冲锋陷阵是次要,指挥作战才是重要任务。

林冲刚刚把自己的花斑豹拴好,传令兵过来,说:“鲍营长,团练大人请您过去。”

“好,我马上就去,你先回。”

林冲洗了把脸,赶奔白虎堂。

柴林正在那喝茶呢,林冲抱拳道:“哥哥,我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