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二百二十七章 第一个计策

大宋铁甲军 第二百二十七章 第一个计策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吴用也很高兴,这么多年总算是盼到了明主,也能做一番事业了。当即安排把家里的肥羊杀了两只,招待众人不提。

吃过午饭,时间已然是不早了。

柴林说:“先生,我等先去东平府,你安顿一下家里再去吧。”

吴用拿了一个包袱,说:“哥哥以国士待我,我又岂能因私废公。家里没什么要安顿的,我这就随哥哥走。”

吴用两个儿子十五六岁了,一个婆娘三十多点,依依不舍,吴用一晃羽扇,对儿子说:“你两个好好协助你娘,把咱家的一亩三分地好好耕种,待我办好了哥哥的事情回来还种地。”

两个儿子拜道:“爹爹请放心,家里有我们。”

不远处,典正南小声说:“吹牛的遇到吹大牛的了,咱们沧州的军师一个比一个能吹。”

解宝说:“又胡说,人家这叫自信,视天下英雄如同狗屎一般,铲平了还回来种地。”

吴用依依惜别了婆娘、孩子,出了家门。

柴林给吴用牵来一匹黄骠马,这马是沧州本地农马,个头跟柴林的大黑马差不多,专门训过的走马,走碎步不颠屁股。

吴用连忙道:“怎么能让哥哥牵马,我来自己来,我自己来。”

吴用接过了马匹,倒也会骑马,一路之上和柴林聊了很多,柴林把自己大致的实力都给吴用说了,请人家做军师,最基本得让人家得到尊重。

吴用听完很吃惊,两千多精兵,水军、步兵、骑兵齐全,一年还能赚几十万贯。

吴用问:“哥哥,咱们此去东平府是做什么?”

柴林介绍说:“东平府的程大人,一心为民,考虑东平的百姓不富裕,年前遇到了,相谈甚欢,白给了地皮让我去建市场、开工坊。”

吴用说:“哥哥,咱们得小心点才行啊,好多官府都这样,先把商人引进去,到时候来个关门打狗,前期投资血本无归了。程大人虽然官声不错,但是咱们得提前预防着点。”

柴林点点头:“先生说的不错,程知府知道我姓柴,跟我交往的时候十分小心。在东平府所开的工坊外人都不知道是柴家庄的产业,造纸坊取名东平纸坊。”

“这是自然,哥哥姓柴,程大人想利用哥哥取得政绩,又不想过多交往。我有一计,可把程大人拉到咱们这边来。”吴用说。

“噢,你想到了什么?”柴林问。

吴用嘿嘿一笑,柴林就知道这吴用又想出来什么毒计了。

“你说说。”

“听闻程大人有一女儿,年方二八,生的貌美如花。这个年龄的女孩儿该许配人家了,哥哥一表人才,家财万贯,岂不是正班配。如果你做了程万里的女婿,岂不是把他拉拢过来了?”吴用说。

柴林想了想,话糙理不糙,还真是这个道理。

“不妥不妥,我刚和扈家庄的扈三娘定亲了,家里还有个丫鬟。”柴林说。

吴用劝道:“这都不是事。那扈三娘做老大,程家女儿做老二就是了,至于丫鬟想怎么安排怎么安排。偌大的工坊开在东平府,要是没点把柄,程大人还不想怎么拿捏你就怎么拿捏你。”

“有道理,等到了东平府再定吧,如果程大人的女儿不是太丑我就勉为其难了,如果太丑那就算了。”柴林说。

吴用道:“哥哥真是个实在人,看来我这次跟对人了,哈哈哈。”

一路无话,下午太阳西下就到达了造纸坊,这地方选的挺大占地五十亩,挨着路、挨着小港汊。距离东平港还有十几里地,距离东平城就更远了,怎么也有二十多里地。

眼前是一片芦苇草垛,堆了大概有几十堆,每一堆都有数千斤之多,因为考虑防火,堆积的很分散。

厂房还没建设好,只弄了个围墙围着。吴用看着眼前这一大堆芦苇,说:“哥哥,这是要编苇席卖吗?”

柴林笑道:“刘备发迹前就曾织席贩履,不过我收的这么多芦苇可不是织席子的,而是做纸的,更准确的说,是做生活用纸的。”

纸价相当的贵,作为中等收入的吴用很多时候都不舍得买,但是生活用纸不买还不行。

东平造纸坊的负责人叫做陈隆,三十七八岁,一脸的沧桑,人送外号造纸隆。是周福从沧州找来的人才,陈隆家里造纸的,结果经营不善倒闭了。这陈隆会造书画纸和草纸,倒闭是因为人工太贵,纸张售价贵,卖量太少,所以亏本了。他和十几个工匠都被周福招募来了,成为了东平造纸坊的当家人。

陈隆一见到柴林就大倒苦水,说:“庄主啊,你可来了。账房不听劝,硬是收了五十堆二十五万斤芦苇了,这么多芦苇用石臼加工,要干到到后年马月。”

账房说:“我是按照柴庄主的要求收购的,五十堆才二十五万斤,距离五十万斤还差一半呢。”

柴林问账房:“你没给陈主管解释清楚吗,咱们用机器粉芦苇很快的。”

“我说了,他不信。”账房说。

陈隆道:“他满嘴胡说,一台机器一天能粉三四万斤芦苇,庄主准备了两台机器,一天可以粉七八万斤。我造纸这么多年了,就没见过那么厉害的机器,就是把驴累死都不可能。原料堆积容易引发火灾,很不安全。”

柴林说:“好了,此事打住,账房做的没错,他是按照我的要求来的。陈主管也没错,毕竟陈主管也是为了造纸坊的利益考虑。芦苇接着收,最少要库存一百万斤才行。因为春耕一起,农户爱放火,芦苇一烧咱们就没原料了。”

陈主管说:“我想知道庄主到底用什么粉碎的芦苇,居然有那么快的速度。不然我不同意收购芦苇,既然我做了这个主管就的为庄主负责,不能闭口不言。”

柴林说:“不要着急,晚上你就看到了。准备八个工人加夜班。”

造纸坊的房舍还很少,亲兵营只能在院子里安营扎寨了。

吴用也是犯嘀咕,外面堆积了那么多的芦苇,春天这么干燥,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别看草堆之间有安全距离,但是大火一起,跟本抵挡不住,来个火烧连营就麻烦了。

操作工组装了机器,开始烧锅炉。

柴林等一行数十人在院子里起锅造饭,美美的吃了一餐晚饭。

柴林对吴用说:“先生今天晚上要睡帐篷了,这里房舍还没建好,距离客栈也太远了。”

吴用笑道:“哥哥说笑了,我是出身贫寒,什么苦都吃过,睡帐篷都不是个事。”

典正南说:“吴先生,怎么看你也不像是个吃过苦的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