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二百零六章 新的贸易线路

大宋铁甲军 第二百零六章 新的贸易线路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段景住说:“草原上马匹极多,尤其是秋季,牧民担心马匹冬季冻饿而死,会大量出售,一口铁锅换一匹马,几十斤茶叶换一匹马,价格是真不贵。只是这一路过关,税费、打点花费很多。不知道哥哥需要哪种马?”

“这要看段兄弟能搞到哪种马了,不管是训练好了的骟马,还是小岁口的母马都行。但是我不要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生马,没经历过训练的草原马性子太野蛮,咱们的马场很小,可没那精力去训练。”柴林说。

段景住点头称是,没训过的马不好弄,路上也不好赶。

柴林说:“大致要求骟马体重六七百斤左右,母马五百斤以上,母马一定要小岁口的。矮小粗壮也没事,但是一定要身体健康。”

段景住提醒说:“哥哥,辽国草原上这种马多如繁星,为何中原很少见到呢,主要是因为咱们大送人非常不喜欢草原矮马,不神骏,这种马养了可不好卖。”

“多谢段兄弟提醒,年前也定了一批草原铁蹄马,那马才矮小的,也就五六百斤的块头。不过我庄上要了这些马主要是为了培育骡子的,咱们沧州本地的乌头驴子身高体大,和草原马杂交生下来的骡子很好,高头大骡子,体重平均都在八百斤靠上。”

“好,那就好。骡子好卖,如果单纯繁育草原马是要亏本的,繁育骡子那就没问题了。我熟悉的地方是草原中部的一个小部落,挨着一片荒漠隔壁,盛产的草原马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走沙漠,耐力好。”

“好,段兄弟放心大胆的去做吧,一次几百匹,一千匹都没问题。”柴林说。

段景住记下来了,决定初二就回去召集兄弟,组建商队,开始往北方草原卖货。

和北方辽国、金国贸易,柴林的途径是很少的,而且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获取矮小粗壮耐粗饲料的草原马。按照柴林设想,最少得有十几万草原马,才能说得过去。毕竟轻骑兵、通讯兵、辎重兵都需要用马。

休假的时间总是短暂,这几天柴林几乎是一天没停过,除了去各军兵营,那就是去工厂、铁矿探望。

正月初五,这天阳光正好,已经立春,风也没那么冷了。

柴家庄东村正在举行第一届耕地大赛,举办地点就在村南的空地那。

这年头也没个手机电脑的,很难有这么热闹的事情,数千百姓围观,上到七八十的老人,下到刚会走的孩童都有。

参加比赛的还真不少,一人两头牲口为一组。有毛驴组、骡子组、马组、黄牛组。都是耕地的老手选的强壮的牲口。

柴林首先讲话,说:“耕地大赛今年是第一次举办,从年前就开始筹办了。咱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学会和掌握耕地的知识。许多人都以为耕地很简单,很容易,其实大错特错。技术好的人耕地,人不累,牲口也不累,耕作起来游刃有余。技术不好的人就会拿鞭子打牲口,地没耕多少,气还没少生。更有的人不爱惜牛马,以为牛马就能耕很多地,往往会伤了牛马,甚至造成牛马死亡。”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说:“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柴林接茬说:“这话说的很对,咱们目的是把地耕好,又不能累坏了牛,所以这才有了这次耕地大赛。好了,大家看比赛吧,等比赛结束后我有重要的喜事要宣布。”

耕地大赛的主持人是柴刚,还真像那么一会事,往临时搭建的台上一战,拿着个铁皮喇叭。

“今天是咱们第一届耕地大赛,一等奖两名,纹银二两。二等奖四名,大麦二百斤。三等奖十名,食盐五斤。”

众人欢呼,“好,快开始吧。”

柴刚说:“首先是毛驴组的五个选手上场。”

十头毛驴,五个人上来了。毛驴的额头上还戴着大红花,一律是大健驴,乌头驴身材高大,每头差不多也有五六百斤的体重。

比赛内容也很简单,每组耕二分地,不能光快,耕出来的地还得好。评委是本村三名六十岁来岁的老把式,更何况还要这么多观众看着,公正性还是没问题的。

毛驴组的五人还是比较猛的,显然是平时没少了训练,驴和人配合很到位,把地耕的又快又好。二分地面积很小,不过会儿,耕地完成。三名评委,很快评选出了最好的一人。是柴家庄西村的李二驴,虽然个佃户,但是他家租着三十亩地,家里养了两头毛驴,小日子过得挺好。

接下来是骡子组,骡子一出场技压群雄,把毛驴比下去了。骡子的块头比马、驴都大,看块头都在八百斤以上,耐力好,走得快。

选手们大鞭子一挥,熟练的指挥着骡子耕地,钢铁的犁铧翻开肥沃的土地。其中有一组是单骡子的,这头骡子少说上千斤重,大黑骡子力气很大,竟然不比两个骡子的差。

有个高个子赞叹说:“啧啧,这骡子就是猛啊,比毛驴速度快多了。”

旁边有个矮小的说:“这可不是快多了一句话能说的事情。如果是普通的沙土地,两头毛驴一组,一天也就是三亩地,再耕毛驴就累伤了,但是两头大骡子轻松八亩地。”

高个子说:“吹吧,两头骡子一天能耕八亩地?”

“绝对的,这还是保存实力的,如果第二天不干活,耕十亩地也不成问题,骡子的力量很大。我有个亲戚就是养骡子给人家耕地的,一个月给人耕二百来亩地,赚两贯多钱。”矮小的说。

高个子说:“我家报上去了领养一匹马,不知道能批准不,要是养好了,过不了几年也能有骡子了。”

“你就别想了,骡子不能生,为了长远发展考虑,养马肯定要生马的,生骡子那估计还得几年。”

正说话的功夫,骡子比赛结束了,评委和看客们正评比谁耕的快,耕的好呢,没一会儿评比出来了。文书做了记录,准备一会儿发奖。

紧跟着出场的就是黄牛了,相比起毛驴、骡子,这是最常见的耕地牲口,也是最常用的。

牛耕地,如果是健壮的大牛可以单独一只耕地。如果是母牛或者身体弱点的牛,需要两头一组。沧州本地黄牛,疏于选种育种,官府管理松散,基本都是民间自育。只极个别健壮的牛能到一千斤左右,大多数的母牛也就七八百斤,而且农户养牛大多不舍得一点精料,导致牛吃草特别多,造成了大草包肚子。

紧跟着出场的是马匹,也是为了宣传草原马,让百姓们容易接受。

马场派出了十匹草原马,组成了五组犁子。因为本地马非常的少,大户人家有几匹都当宝贝,普通人家养马的很少。

随着选手们一声鞭子响起,矮小粗壮的草原马四肢发力,拉起犁来非常的轻松快捷。

“好,真好。这矮马看起来就壮实,真有劲。”有的说。

也有的说:“说什么呢,再怎么矮也有毛驴高了,六七百斤还是有的吧。”

加油,加油。众人欢呼呐喊。

没一会儿,马匹也耕地完了。

选手们休息了一会儿,大家纷纷上去和选手交流经验,相互探讨一下如何耕地省力,还能让牲口不累。这些都是农民非常爱学的知识,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有机会更多的交流交流,不至于闭门造车。

柴刚喊道:“现在已经选出来了毛驴组、骡子组、黄牛组、马匹组的第一名。接下来就是这四个第一名,比一比哪个最快最厉害。”

众人也是十分的好奇,围拢在四周观看。这四种牲口到底谁耕地好,这是一直争论不休的事情,今天终于有机会验证了,大家大眼瞪小眼的盯着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