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造蒸汽船

大宋铁甲军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造蒸汽船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定海港口,造船坊。

一艘三十米长的蜈蚣船被拖上了岸,柴林这个时候才掀开锅驼机的上的盖布。

造船坊的主管余浩还蒙着呢,不知道这是什么机器。

“余主管,下面咱们一起,把个锅驼机装在蜈蚣船的尾部。”柴林说。

余浩说:“这大家伙得有七八百斤重吧,做什么用的。”

“这可不是大家伙,这是小家伙,如果装满水的话整整一千斤重。这个叫做锅驼机,由锅炉和蒸汽机组成,蒸汽机转动,带动这个螺旋桨来驱动船飞快的航行的。”柴林介绍说。

余浩一看那螺旋桨直径也有百十厘米,重量一百多斤,精钢材料的。

别看有现成的锅驼机、传动轴、螺旋桨,真是安装到船上还是很费劲的。

港口有人力拉的木架手拉葫芦龙门吊,千多斤的锅驮机用滑轮吊起来,然后慢慢放在蜈蚣船仓尾。

船舱底板感觉不厚实,余浩担心机器颠簸给搞烂了,让工人找来木板再下面垫一层木板。

余浩打算让工人通过龙门吊把机器吊起来呢,谁知道典正南说:“哪有那么麻烦,我抬一起一点,你们一点点的方就行了。”

说着,典正南竟然把千斤重的锅驼机掀起了一侧,看得工匠们直发呆。

工匠们先把木板固定在了船舱底,又把锅驼机固定在了木板上。好多细节造机器的时候没想到,现在都需要改进,柴林一一拿本子记下来,船用蒸汽机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还是那老一套的办法蒸汽机飞轮通过皮带连接传递能力给螺旋桨的传动轴,传动轴带动螺旋桨。这只是临时的办法,螺旋桨这种高强度的运行还是采用轴传动比较靠谱,皮带传动明显的糊弄事情。

现在的问题是从船尾开口后传动轴开口处的密封问题,总不能让船漏水航行。

设计的时候柴林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的,传动轴外面是一层钢管,转动的时候里面的轴转动,外面的钢管不转动,木匠开孔安装,没用多久就把螺旋桨安装上了。

干活感觉不到时间,安装完竟然已经天黑好久了。

柴林从天工二营带来了一名锅驼机操作工,安排他烧锅炉,慢慢烧,明天能开动就好。

实际上从冷水一直烧开还是很费时间的,毕竟这锅炉虽然不大,但是也有五百来斤的水。

这操作工就睡在船舱了,晚上好方便加煤炭管理锅炉。

一夜无话,第二天大家来到船舱,只感觉到非常暖和。

柴林拉了一下蒸汽减压阀,呜呜的蒸汽喷出,吓了众人一跳。

柴林对锅驼机操作工说:“准备开始实验。”

“好的。”

操作员拉下蒸汽阀,蒸汽机开始慢慢转动起来,十几秒钟后飞轮快速旋转,传动轴在皮带的带动下飞速旋转了起来。

外面负责观察螺旋桨的人喊道:“转了,转了,转的飞快。”

余浩一看船尾开口那里有小麻烦了,因为震动的原因,昨天做的密封防水竟然有了细小的裂缝了。漏水这在大海上可不是闹着玩的。

“庄主,把锅驼机停了,我需要想办法重新加固开孔处的防水。”余浩说。

柴林也看到了,由于是旧船改造的,肯定有许多不合适的地方。

“好,你多想想办法,弄好了咱们下午去港口试验一下。”柴林安排说。

余浩带的这十来名工匠,科学理论懂得不多,但是能解决问题,实际动手能力很强。一会儿就提出了五六个解决方案。

在余浩忙碌的时候,柴林来到了铁矿场。

三千余来自青州的矿工住着地窝子,吃饭在帐篷里。

典正南、解宝两人都惊呆了,只见巨大的矿山到处都是戴着藤编头盔的人。矿山分成两个部分,南面一部分是雇佣的矿工。以百人为一队,立一面队旗,设立队长一人,十人为一小组,设小组长一人。南部一片聚集了三十队,用铁钎、十字镐、大锤开挖铁矿石,然后用大锤粉碎,再有矿工用小手锤进行进一步破碎。各队长、小组长既是工人,又是监工,一来保持干活的速度和质量,二来不断提醒注意安全,矿山干活都是石头,安全非常重要。

所有人都带着藤编的帽子,内衬着皮毛,能暖,又有防护作用。负责粉碎的矿工口鼻上还蒙着好几层的纱布,这是为了预防粉尘入嘴设置的。

这三千来人来源还是比较复杂的,有本地矿工,有从登州招募来的,更多的是从青州招募来的难民,这些难民来的时候每人提前发了一百斤粮食,也算是解决了家里人的口粮问题。

犹豫最近雨雪不断,石秀那边已经停止招募人手了。

王宏,作为一个招募人手最多的介绍人,现在在工地上做张汉的副手,负责协调各队人员调度等等。

王宏一抬头,惊喜的发现,竟然遇到了柴林,连忙施礼道:“柴大人,您来了。”

“嗯,我来看看工人们生活和工作怎么样。”柴林说。

王宏道:“十人住一间地窝子,也不冷,条件还算可以。工作也相对轻松,下雨,下雪大部分的工人都休息了,只有棚子下面劳作的工人还在干活呢。”

“吃的怎么样?”柴林问。

“早饭米粥咸菜煎饼,午饭一般是骨头炖菜加上煎饼,晚饭基本一样,有时候有成捆的大葱运来,还有些海货,比家里强多了,在老家咸菜条都得数着吃。”王宏说。

有个矿工干活的时候看到柴林了,忽然停下来,丢掉手中的大锤跪在了柴林面前。

“感谢柴大人的救命之恩。”说罢给柴林磕头。

柴林不知道什么事情啊,连忙把人拉起来,这矿工年纪不小了,快五十岁了。

“什么事情,起来说话,不用行此大礼。”柴林说。

王宏说:“柴大人可能不记得了,这是我第一天介绍的矿工,我们村的。”

这人说说:“我家孙子饿的就快死了,多了亏了领了柴大人发的一百斤高粱米,才得以活命,所以要感谢柴大人。”

好多矿工见是柴林,纷纷行礼。

柴林扯着嗓子说:“今天过来,就是看看咱们矿工兄弟日子过得怎么样,睡觉能不能睡好,吃饭能不能吃饱。”

有矿工喊道:“日子过得爽着呢,我在家三年没买过新衣服了,来到这里还没开始干活就先发了一身新衣服,新鞋子,还有新帽子。”

也有的说:“比俺们想的好啊,原本以为有煎饼、大葱就不错了。谁知道还有咸菜、米粥,骨头炖菜,偶尔还能吃上一顿海鲜,生活很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