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员外吃瘪

大宋铁甲军 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员外吃瘪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何县令犯嘀咕了,张员外本县富户,平时没少了拿人家的钱财,关键时刻不帮着点不像话。可是这武松也不好惹,一把刀就好几千贯,更何况这属于纠纷,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何县令说:“张员外,武大郎说的也不无道理,他的长相的确有些丑了。把潘金莲许配给了武松,也算是成了一桩美事,现在婚书都办了,木已成舟,再说无益。不如这样,你这使女当时多钱买的,让这武松十倍赔了你就是。”

张员外都快哭了,当年趁人之危,花了一两银子买的潘金莲,翻十倍又如何。

潘金莲的卖身契武大郎都拿着呢,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纹银一两。

武大郎给武松打了个眼色,武松说:“金莲的典身契是一两银子,养育了金莲这几年也不容易,相当于金莲的娘家人,我出二十倍,二十两银子赔给张员外吧。”

说着武松拿出二十两大银子递给了张员外,张员外干生气没办法。全清河县人都知道武松是个愣头青,青头愣,真惹毛了他杀人放火也不算个事,这张员外也不敢往死里得罪武松。

“好吧,咱们两清了,再无来往。”张员外说。

何县令很高兴,说:“本官英明神武,化干戈为玉帛,调解了张员外和武大郎的纠纷事件,县志里给记下来,将来定能传为美谈。”

“好的大人。”文书说。

“威武。”退堂了。

张员外走了,武大郎、武松、潘金莲也要走。

师爷过来了,说:“武都头,慢走,大人请你后堂叙话。”

武大郎、潘金莲就在前面等着,武松跟着师爷去了后堂,还挺讲究,亭台楼阁假山荷塘,有几分苏州园林的风范,赵官家喜欢花石,下面官员争相效仿,以至于影响了整个大宋的风气。

何大人换了衣服,在客厅等着武松呢。

见礼过后,何县令说:“武都头请坐。”

武松也没客气,知府大人都见过,何惧一个小小县令。

武松说:“今日之事,多谢何县令。”

何县令摆摆手,说:“没事,这事吧就是张员外斗气,和解了对大家都好。”

这何县令明明是找自己有事,但是偏偏不肯直说,聊了好一会儿才说:“武都头既然在沧州任职,可认识柴家庄的柴庄主。”

武松说:“认识啊,不知道大人有什么事情。”

何县令说:“本官籍贯是武夷山人,家中有个哥哥做生意,常年奔波泉州到东平府,看中了柴家庄的香皂、四轮马车了,想去谈谈生意又怕无人引荐,这才写信给了本官。”

武松知道柴林香皂、四轮马车做的很大,但是他是武将,武将不得参与经营,这是规矩。

武松说:“回大人,我只能引荐一下柴庄大掌柜周福,至于生意能不能谈成,可就不是我一个小都头决定的了。我们沧州府的苏知府和柴庄主谈事情都得商量着来呢。”

“这是自然,武都头放心,不论成与不成本官都会感谢你。”

武松说:“我写封信,大人让掌柜的拿了去沧州府找周福大掌柜,让他们具体面谈就行了。”

武松简短了写了一封介绍信,把事情说了说。

何县令心满意足的收了书信,安排人把武松的腰刀还了回去。

武松起身道:“大人,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就先回去了。”

何县令说:“武都头回吧。回头本官吩咐下去,让街上巡捕多关照一下大郎,不要让人欺负他。”

武松告辞走了,非常的吃惊,没想到柴林哥哥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连一个县令听到了名声都得巴结自己。

一行人回到家,一家人都很高兴。

武大郎叹道:“二郎,你是真出息了,有本事了。你把刀很值钱吗,为啥县令看了都给面子?”

“这是哥哥亲手送我的雪花镔铁刀,吹毛利刃,切金断铁,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武松说。

潘金莲下厨房做饭去了,这金莲不仅仅生的漂亮,做饭更有一手,煎炒烹炸样样精通。

武大郎把武松拉到自己房间,打开自己的私房钱。

“我这几年起早贪黑卖炊饼,积累了也有七八十两银子。加上你给我的一百两银子,我这里将近有二百两的银子。如果能好好利用,说不定能把生意做大了,二郎有什么好想法吗?”武大郎说。

武松哪里懂经营,不过哥问了也得动脑筋,想了会儿一拍脑袋,说:“饭店,柴家庄开的饭店,大车店多了去了,盈利很好。不管啥年月吃饭始终是第一位的,我记得哥会做铁锅炖大鹅,炖上一锅,配上两个炊饼,一般人都能吃饱了,卖个七八文一份不成问题吧。”

武大郎直摇头,说:“一只大鹅要几十上百文,一只鹅最多做十来碗,一碗卖八文钱岂不是要赔死了。”

“不不,铁锅炖大鹅可不能全是鹅肉,这就需要哥来研究搭配了,什么蔬菜便宜搭配什么蔬菜,一碗里面能有三两块鹅肉就行了,就是吃个味道。你要是真弄一碗鹅肉,有的人吃了上火背上长疮还来找麻烦呢,所以鹅肉一定要少少的,以素菜为主。”武松说。

武大郎豁然开窍,说:“要是这么说来,一只大鹅最少能卖五十碗。我想起来了,咱家在村里还有十几亩水塘,这么多年一直是三叔种莲藕呢。从家里雇个人,养个千八百只鹅不成问题,饿了吃草,养鹅肥水还能养鱼,莲藕也能大丰收。”

“那还等啥,咱明天就回家。不过哥回家之前一定买点好的衣服,柴庄主经常说,只看衣服不看人,这世道就如此,咱们只能适应。”

大郎说:“好吧,我听你的。”

大郎出去给自己置办了两套丝绸的衣服,穿起来怎么看都像个土财主,手指上亮闪闪的金戒指一戴,牛气的狠。

武松看了看,说:“不行,还差点,哥在家等着。”

潘金莲见武松要出去,说:“官人,带着我一起去逛街啊。”

武松说:“好吧,娘子随我一起去。”

武松还真不错,对这个媳妇稀罕的很,一路逛街,给媳妇买了丝绸的布料,胭脂水粉等等不在话下。

出了清河城东门,有个骡马市场,下午了,人马都不多了。

潘金莲问:“官人,咱们来这做什么。”

武松说:“过几天咱们就要回沧州了,我哥一个人在这清河县容易受欺负,我给他包装包装,这样也好去村里招募些帮手。”

“好的。”

市场上耕马不少,粗大笨重,拉车耕地的货色。毛驴子也不少,但是都矮小,没有乌头驴那么高大。

忽然发现一头巨大的骆驼映入眼帘,骆驼有个好处,那就是它趴在地上让人骑到背上,到了地方,它又趴下来让人下来。而且人骑在两个驼峰之间,非常的方便安全。

武松试了试,这骆驼真老实温顺。

卖骆驼的汉子说:“这是头五岁的扇骆驼,随着商队跑过西域,今年用不到了,所以想给他卖了,诚心要三十五两银子。”

武松对骆驼没啥研究,不过在沧州见过长安商队的骆驼,的确是好东西,脚大,走路稳当,对吃喝不讲究,有草、有水就行,最主要的是拉风,回头率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