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广积粮

大宋铁甲军 第一百六十九章 广积粮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那边怎么来了个美女,身材真好啊。”吕一刀忽然说。

那伤者转头,问:“在哪里?”

吕一刀双手捏着小腿一用力,咔嚓一声脆响。

“啊。”伤者疼的大喊。

吕一刀说:“拿夹板,打绷带,好了,回去修养吧,三个月就可以下地走路了。”

伤者还在蒙着呢,问:“这就好了?”

“嗯,刚才是为了让你分神,没想到你小子还真上当。”吕一刀说。

柴林称赞说:“吕郎中,摸骨手法不错啊,这得有十几年的功底吧。”

“游方的郎中啥都得会点,不然没办法给人看病。”吕一刀说。

柴林拍了拍吕一刀说:“好好干,升官发财肯定是不会,但是保你一家衣食无忧。”

吕一刀很感激,说:“大人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接骨诊费二十文,五付伤药费三十文,一共才五十文,这种情况也不用住院,回家修养就行了。由于是工伤,伤者不用出一分钱,走马场的账。

有人带着吕一刀换了衣衫,正式在医馆上工了,柴家庄大医馆,按照柴林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医院方面发展的,郎中穿白大褂,戴口罩。上下工前必须用香皂洗净手脸。

柴林带了孙桂来到木工坊,孙桂还纳闷呢,问:“庄主,你带我来木工坊做什么,难不成有木工受伤了?”

“不是不是,马上你就看到了。”

这是一辆橡胶轮的两轮箱式马车,车厢的两侧可以掀开,里面是药柜,一侧六十个抽屉,一个抽屉又分为三个格子,两侧共计可以存放一百八十种草药。虽然说草药成千上万种,但是最常用的也就是三几百种,一百八十种草药应急用足够了。

“这是移动的药柜?”孙桂问。

柴林说:“是的,准确点说这叫郎中马车,随军打仗,军中郎中携带药材不方便,有了这个马车就方便多了。请你来把把关,看看哪里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孙桂左看右看,围着医疗马车看了一圈,道:“这车没得说,能装大量的药,再配合上各种药丸、方剂,绝对够用的。要说改进的地方那就是这药柜太高了点,一般人跟本够不到,只能配一条高凳子了,另外嘛,车尾后面我看还有空位,可以做几个铁架子,用来放熬药的炉子。”

“好好,还是孙馆长想的周到,我这安排木匠改进,加装炉子架,配备取药凳子。”柴林安排说。

木工坊能工巧匠很多,做这种郎中马车不在话下,柴林当即安排生产八辆,乡兵营配备六辆,另外两辆配给大医馆,作为出诊偏远农村时候用的,大医馆用的车前还挂了两个大铃铛,车一走铃铛就响起了,行人车马远远的听到声音就会让开道路。

忙完医馆的事情柴林又回到了兵营,开始做其他的事情了。

柴家庄东北方向二十里,有个村子叫做陶家村,村中人大多姓陶,由于这个村子周围有适合烧窑的陶土,所以村子里有三四家烧陶瓷的作坊,规模都比较小,也就是供应一下附近村落。

陶兴旺家的兴旺陶瓷坊是村里最大的陶瓷窑,天气寒冷,最近也没烧窑。

陶兴旺今年三十多岁,在村里也算得上一号人物,养着三个长工。大冬天没事,四个人在窑厂的房子里准备烧一批小瓷坛子,村里人喜欢用这坛子腌制鸡蛋的。

希律律一阵马叫,陶兴旺出来一看院子里来了三人骑着马,为首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柴家庄的庄主柴林来了。

陶兴旺过来见礼,道:“柴大人,今儿怎么有空到我这窑厂来转转。”

“巡逻路过,刚好想起了,看看你这里有没有大水缸,我那庄上正好需要一批。”柴林说。

陶兴旺很高兴,没有什么比生意上门更好的了事情了。

陶兴旺说:“大人你算是来对了,十里八乡的窑厂就我这里烧的大水缸最好,只要不摔不打,用几十年都不坏,我带您去看看。”

柴林跟着陶兴旺来到后院,偌大一个院子里堆积着有好几百口大水缸。

“这是三百斤的大水缸,再大也有,五百斤的,不过太大移动不方便,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三百斤、二百斤的水缸。”陶兴旺指着水缸给柴林介绍说,“这缸壁厚,烧着的火候好,不漏水,非常耐用。”

“不错不错,不知道陶老板卖什么价钱?”柴林问。

陶兴旺说:“大人说笑了,您要用谈什么钱呢,我安排长工给您送几口过去就是了。”

柴林笑道:“要是几口缸我也不来你这里了,先来一千五百口三百斤的水缸,后面估计还得要上万口。”

陶兴旺吓了一跳,差点一下坐地上,三百斤的大水缸一下要一万口,天大的生意啊。

陶兴旺说:“柴大人,一千五百口水缸咱是有的,再多了就没了,只能等天暖和了开火烧制。”

“呵呵,不着急。那就先要这一千五百口缸,什么价钱一口?”柴林问。

陶兴旺想了想,说:“大人,这一口缸人工加上烧制,成本怎么也得四十文,再加上官府一文多的税,还有送到你庄上的运费。给大人按照五十文一口可好?”

柴林早算过,这价格还是很合理的,陶兴旺一口缸利润在七八文那样,做生意不能扣太狠,让合作伙伴不赚钱。

柴林说:“好,明天就安排送货吧,拿着契约,到我庄上找李云掌柜的,后期合作多着呢。”

陶兴旺连忙点头道:“好的,好的,明儿一早我就安排送货过去。只是我能多嘴问问嘛,贵庄要这么缸做甚么用?”

“这也没什么保密的,我庄上刚好一千五百户,每户一个大水缸用来储备粮食,在配上一个木头盖子,能有效预防鼠害。”柴林说。前几天柴林让武松拉着一千五百名壮丁去了趟乐陵,虽然说没打仗,但是来回好几天。这水缸就是各家的奖励了,让百姓把粮食存安稳了比较好了,毕竟这年月不是旱就是涝,偶尔还来个战乱。”

陶兴旺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大人庄上的百姓真是好福气,有个这么为百姓着想的庄主。”

柴林说:“陶老板接着忙吧,我们回了。”

“柴大人慢走。”陶兴旺一直看着柴林走远了,这才回屋里,叹息道,“真大气,从来没见过一下买这么多缸的。”

今天跟着柴林是解珍和典正南,解珍也很纳闷,问:“哥哥,一千五百个大缸是为了村民存粮食,那以后要货的一万口大缸是做什么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