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来的都是我兄弟

大宋铁甲军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来的都是我兄弟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柴家庄客房,石秀和三位兄弟正喝酒聊天呢,准备明日出发招工。

柴林、典正南这个时候到了。

石秀很高兴,起身说:“哥哥,你怎么来了。”

柴林说:“有日子没坐一块聊聊了,今过来好好跟哥几个喝点。我身后这位典正南,你们也认识认识。”

石秀惊讶道:“好雄壮的汉子,比我高出一头。哥哥身边都是一等一的好汉。”

典正南听石秀夸他很高兴,道:“多谢石秀哥哥夸奖。”

几人少喝了点酒,吃了些肉。

柴林说:“这次去博兴县招人相对比较麻烦,侦察营的兄弟去那边了解,附近的百十个村子穷困潦倒,百姓过的很苦。为了不引起大规模的流浪人涌到沧州,咱们还是得把工钱压的低低的,月钱一百文,高粱一百斤。不过奔着救命的原则,只要报名过来,那就可以先把这一百斤高粱发了。”

“哥哥这个主意好,只是如此一来就需要大量车马运输粮食。”石秀说。

“对,就是因为这事我才过来的,考虑来考虑去,咱们不能去无隶县,无隶县县令不是苏知府的人,和咱们不对付,虽然不至于怕了,但是还是小心为上。”柴林说着拿出地图,指着地图说:“乐陵县的西南角和青州博兴有一个小角接壤,正是因为如此,过山龙才能短期内聚集了数千名山贼。已经和石文炳县令书信沟通了,为了彻底切断山贼的人手来源,咱们在这个位置,乐陵县的张家屯设立招募点,向东三里地,过河就是博兴县的枣梨村,别小看这三里之隔,两方百姓过的那是天壤之别,许多人在垂死挣扎。咱们明日一早就带人手过去,为了增加可信度,你和兄弟们都穿上皮甲、戴上竹头盔,咱们这是正规官办的铁矿招工。”

石秀说:“没问题,哥哥怎么安排咱们怎么干。”

二日后,乐陵县张家屯村东的一处空院子热闹起了,院子打着一杆大旗,大旗上四个大字,沧州团练。

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柴家庄庄主到了,进进出出的乡兵都是穿着皮甲,带着竹子头盔的士兵,拿着长枪大刀的。

来来回回的大车也运了上百车的粮食,一袋袋的都是陈年的高粱,虽然没有发霉,但是虫子是避免不了,从乐陵本地大户手里以一文钱二斤的价格收购来的。为什么用陈粮呢,因为陈粮虽然口感不如新粮食,但是真正能救灾。不是是真正的穷苦人是不会吃这种陈粮的,也避免了有钱的人家来占便宜。实际上柴林的提前发一百斤陈粮的举动救活了数万人,功德无量,只是柴林还不知道而已。

这年头就是这样,穷的连隔夜的粮食都没有,但是富有的,粮食堆积的如山如海。

门口搭建了帆布的招工棚子,红纸上写的很明白,铁矿招工,月粮一百斤,月钱一百文。

乐陵本地百姓大多是看不上这么低的收入的,铁矿,那是重体力活,月钱没三百文是不会干的。但是对面的青州就大不同了,百姓困苦不堪。

柴林、石秀坐镇招工棚,等着来找工作的上门,账房、文书,郎中、后勤都准备好了。

前期宣传也静静悄悄的开展了,也不愁没人来。

刚铺开,就来了一个汉子,三十岁左右,身高了能有一米八,大骨架,身上没多少肉,大冷天的穿一件破羊皮袄,裤子上补丁落补丁。

稍微的有些胆怯,过来问道:“这里是招工吗?”

石秀说:“没错,正是这里招工。想找工作吗?”

“当然,只是真的能提前给一百斤粮食吗?家里揭不开锅了。”

“既然说了那肯定能给,前面那有个六十斤的杠铃,你举起几下试试,咱铁矿要的是壮工。”

“没问题。”这汉子过去弯腰就举起来了,六十斤的杠铃轻松举过头顶,还转了一圈。

石秀一看,有巴子力气,说:“试试旁边那个一百二十斤的。”

这汉子力气果真大,一百二十斤也轻松举起。

柴林说:“汉子有巴子力气,叫什么名字?”

“小人姓王,叫王二狗。前面枣梨村的。别的不敢说,要说这力气,我吃饱了能挑三百斤担子,五里地不用歇息的。”

柴林说:“人挺壮实,就是这名字有些不合适,这样,给你改个名字,你这说话声音也挺洪亮的,就叫王宏吧。”

“小人多谢大官人赐名。”王宏谢道。

郎中大致检查了身体,文书登记了王宏的名字籍贯,合格通过。

柴林说:“看着有巴子力气,估计在村里也是个有威望的人,你们村能有多少想找工作的人?”

王宏说:“想找工作的多了去了,但是身强体壮,适合干铁矿的我估计不多,大几十人还是有的,附近几十个村,三五千人还是有的。”

“看你还没吃早饭吧,去后院,吃了早饭给你发粮食。”柴林说着安排王宏来到后院。

王宏还是很拘谨的,毕竟不知道人家的规矩。

因为这里距离过山龙的土匪窝不远,所以带领的是士兵,就连伙夫也是军中的伙夫。

王宏小心翼翼的进来,伙夫说:“洗手洗脸,自己拿饭盆。”

“好嘞。”王宏拿起从来没用过的肥皂把自己粗糙的手脸洗干净,然后拿了个搪瓷的饭盆。

为工人们做的是白菜炖豆腐,大锅里还加个鸡架,就是借个味道,上面没肉的。

饭就是高粱、大麦的杂粮煎饼,还有扒了皮的白嫩大葱。

王宏领了一碗菜,三个煎饼,一颗大葱,正常人也就是饭量。

伙夫安排说:“菜、饭都不许剩下,当然了你是没吃饱,煎饼随便吃,但是菜就这一碗。”

“煎饼真的随便吃?”王宏有些不敢相信,这年头人肚子里都没油水,平常百姓家里能有个咸菜条那就是好菜。

“这还有假,咱们大人最喜欢能吃的了,你要是一顿能一头羊,那你就厉害了。”伙夫兵说。

王宏就吃开了,新做的煎饼那叫一个鲜美,吃了嘎巴脆,白菜炖豆腐更不用提了,鸡肉味。菜省着吃的,煎饼敞开了吃,吃了十二个煎饼,再也不好意思吃了。

吃完了,擦擦嘴,发现柴林在后面呢。

“多谢大官人的早饭。”王宏道。

柴林说:“客气话不要讲,咱们柴家庄讲务实。既然报名那就是柴家庄人,既然跟了我,那就是我兄弟,饭总得管饱你。这里有一百斤高粱米,还有十斤咸菜,五斤虾皮、五斤咸鱼。你拿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