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塞外江南 > 第八百零三章 胡家窑头的春天

塞外江南 第八百零三章 胡家窑头的春天

作者:黄土守山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7:09 来源:笔趣阁

杨承志在酒厂的仓库中呆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看看时间将近十一点,想到早上五师伯苗玉兰说过的话,杨承志苦笑这出了酒厂。

在回家的路上,杨承志联系了一下村支书杨凤山,和他说了一下酒厂扩建的事情。

杨凤山听杨承志说要把酒厂在距离杨家沟五里路程的胡家窑头,先是愣了一下,他不知道杨承志为什么要把酒厂建在胡家窑头。

按道理说杨家沟还有很多地方适宜修建酒厂,难道杨承志又有了什么打算不成。

不过杨凤山也没有去问杨承志,只是告诉杨承志前两天承包胡家窑头村东的事情已经办妥了。

胡家窑头的村民这些天开始修建水利工程和平整土地,在播种的时候两千四百亩农田就会全部种上黍稻。

杨承志安顿杨凤山哪怕是再从别的村子雇点人也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他不想年年找人维修水利工程。

其实杨凤山不知道的是杨承志之所以把酒厂修建在胡家窑头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他也知道杨家沟还有很多地方可已修建酒厂。

之所以选择在胡家窑头,杨承志是想让杨家沟以后作为这个地区的一个中心,既然作为一个中心,这些工厂之类的建筑就不应该存在。

村子里的那些空地他想留作以后做其他用处,这也是他要把村子的酒厂改建为纯手工酿酒的一个大型的作坊。

同时把酒厂修建在胡家窑头,一方面能增加胡家窑头村民的收入,毕竟占用胡家窑头的土地肯定要补偿给胡家窑头一定的钱财。

也能让胡家窑头的村民进入到酒厂工作,还能告诉其他村落他杨承志已经开始带动周边的村子了。

想要尽快致富的话就勤快一点,同时还必须的在村子中有好一点的人缘,要不然的话就是发展到那个村子,他也不会得到太大的好处。

杨承志回家,这边的杨凤山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给胡家窑头的村支书胡军,让胡军在村子周围找一片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荒地。

胡军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就召集村民开会,当村民们听说杨承志要在他们村修建酒厂。

这些穷怕了的村民基本上都没有吃饭就都集合到村中的大队,他们想确定一下这事情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话,他们就不用想以前那样穷了。

等到了大队,胡军把从杨凤山哪里得到的消息说了,村民们都露出不相信的表情,他们都知道杨家沟的情况。

他们也都疑惑杨承志为什么不把酒厂修建到杨家沟而要修建到胡家窑头,要是修建一个小型的酒厂还有可能。

可胡军却说这酒厂是大规模的,杨家沟以后就这一个酒厂,这就让人们有点怀疑了。

眼见村民们都不相信,为了证明事情的真实性,胡军只能给杨凤山打了个电话,又询问了一下到时候酒厂修建起来怎么样招工。

杨凤山明确告诉胡军,村子里勤劳的、有孝心的、家境贫困老实的人优先录取,至于那些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无良村民要是不能改变的话根本不会进厂工作,至于年终给村民发的福利,这些人也不在行列。

胡军一直坐在主席台上,面前就放着扩音器,手机也开着免提,所以杨凤山和胡军的对话村民们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下村民们真真相信了杨承志真的要在胡家窑头修建酒厂,带领村民们致富,这让胡家窑头的大部分村民们相当激动。

他们都知道在杨家沟中除了杨承志之外,就说道杨凤山和杨树强两人,这两个人在杨家沟可以说成是杨承志的代言人。

杨承志的很多事情都是靠杨凤山和杨树强来完成的,所以没有人会怀疑杨凤山和他们开玩笑。

前来开会的村民中,那些有不良习惯的村民听到杨凤山所说进酒场上班的几个条件之后,一个个哭丧着脸,他们没想到酒厂就是开到胡家窑头他们从中也不能得到多少好处。

有好几个人在听到杨凤山和胡军说的那些话之后,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有几个甚至一下瘫软在地上嚎啕大哭。

真要是他们得不到进酒场的机会,那他们以前那点优势肯定会荡然无存,他们想要找杨承志的麻烦,他们肯定不敢。

他们都知道杨承志身边经常有着不少凶猛的大型动物,他们可是听说过这些动物的凶残,他们这些人可不是傻子。

更何况村民们大都得了杨承志的好处,要是他们去找杨承志的麻烦,村民们这一关也过不去。

坐在主席台上的胡军看到主席台下面那些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无良村民那种表情心中就感到一阵舒爽。

这些村民们的本性并不坏,可是由于村子过穷最后洗染了一些不良的风气,这才变成这个样子,要是这些人好好调教一凡的话,他们未尝不能成为一把干活的好手。

做了多年村支书的胡军当然能看出这些人都露出了后悔的表情,心中暗叹杨承志的这个决策在他们这个地区是最为实用的。

这些穷怕了的人们要是有赚钱的机会肯定不会错过,但是当他们知道杨承志招工的条件之后,这些人肯定会想着办法往好的方向转变。

这样的话当地的民风就会变得越来愈啊好,到时候杨承志只要一发号司令的话,这些人都会跟着响应。

胡军在主席台上坐了几分钟,这才轻咳一声开口说道:“我也知道咱们村子有些村民有些不好的习惯,大家也别灰心,承志曾经和我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这些在农村出生大多数没上过几年学的村民哪能明白这句话,都一个个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胡军。

看到村民们的反应,胡军头上一黑,尼玛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于是刚忙再次说道:“承志的意思就说以前犯了错误的那些村民,只要你改正的好的话也是可以加入酒厂工作,不过这的靠村民们监督,即使你进入酒厂如果在烦了以前的毛病,承志也会把你开除出去”。

那些有不好习惯的村民听到胡军这一说,一下都来了精神,一个个精神抖擞的看着主席台上的胡军。

其中有一个胆子较大的村民往前走了几步说道:“军叔,杨承志真是这样说的,只要我们改了以前的坏习惯就能和其他人一样得到应有的福利”。

胡军看了眼说话的村民,心里不由的一乐,他知道刚才说的那些话起了作用,其实这些话是杨凤山说的。

但是杨凤山说过这事杨承志的底线,杨承志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无良村民,但是要他们改变的话还可以考虑。

胡军也知道,当时杨家沟有这些坏毛病的村民也有好几个,但是后来在杨承志这种决策的影响之下,这些村民现在都变的和其他村民一样,杨承志也接纳了他们。

坐在主席台上的胡军面带严肃的点点头,朗声说道:“大家记住,既然承志愿意把酒厂建在胡家窑头,这说明承志心里一直惦记着咱们村,咱们可不能给承志丢脸,争取让承志多在咱们村投资,咱们村在一年不两年之内也想杨家沟一样富有”。

听胡军这样说,胡家窑头的村民一下来了精神,他们似乎看到了他们村也和杨家沟一样每人家里至少存了上百万华夏币存款。

人们齐声说道:“为了后辈儿孙,我们要奋斗”。

看到村民们这样叫喊,胡军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能激起村民们沉寂了的热血就是没有杨承志的投资,胡家窑头也不会贫穷太久。

胡军在村民们喊完之后,继续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就先说好,等酒厂建起来后,村里进酒场上班的人必须还和杨家沟一样不能把我们的老本丢了,所有的农田一分也不能荒废,承志他最喜欢的就是种地了”。

所有的村民都点头答应,杨承志怎么起的家他们都清楚的很,就是到了现在杨承志有花不完的钱,但是杨承志却还不停的承包农田种地,就从这一点就知道杨承志不会丢弃农村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

既然杨承志喜欢种地,他们当然不敢丢弃种植,或许杨承志那天又把村子的其他农田全部承包了,那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要知道现在杨家沟所有的农田都被这个年轻人承包了,一亩地那可是两万华夏币,那可是一个只会下蛋的老母鸡谁愿意丢弃。

有靠近主席台的村民高声问道:“军叔,既然要把酒厂建在咱们村,咱们是不是的找一块良田”。

胡军瞪了这个村民一眼,“你见杨家沟的酒厂药坊和学校占用良田了,承志说了酒厂就要建在那些不适宜种植的荒地里,咱们大家想想那块荒地面积大点,适宜修建酒厂”。

这一下主席台下面的村民可就乱套了,四五百号人七嘴八舌的,你说这快荒地好,他说那快荒地大,很快这会场就乱作一团了。

看到会场乱作一团,胡军头上一黑,这尼玛想依靠群策群力,结果注意没出一个,会场变成了菜市场了。

会场的村民们吵闹了一会,胡军拍了拍桌子,大声说道:“让你们商量一下,都这么高声干嘛,大家把一间统一一下,等下午我还的过去和杨凤山商量呢”。

这一来村民们的声音一下低了不少,十多分钟之后,村民们意见达成了统一,一共选出了三块荒地。

这三块荒地都在村子的边缘,面积足够修建一个大行的工厂了,而且这三处地方都是村里的用地。

意见统一之后,胡军让村民们都回去吃饭,自己吧村里的主事人都叫到家里吃饭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些村民回家之后,立马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亲朋好友,那些离开胡家窑头在外打工的村民在第一时间就接到家里的通知赶快回村。

这些在外打工的村民都知道这两年杨家沟在杨承志的带动下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酒厂药坊打工半年的收入就是他们在外面好几年的收入。

他们也曾托关系找人想进酒厂药坊,可没有杨承志的话他们根本不能进去,这听说杨承志要在胡家窑头建立酒厂,而且招工还在本村。

所以这些人立马就有了回村的打算,他们中很多人立马找到他们的头头结算工资收拾东西回村。

那些搬迁出去的,在胡家窑头消了户头的原胡家窑头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连死的心都有了。

在前两天他们听村里的亲朋说过杨承志承包了村东的一些农田,那个时候他们就后悔搬迁出去。

他们就找关系托人想把户口重新迁移回胡家窑头,可从村里传来消息,胡军不接受任何外来户,哪怕你以前是胡家窑头的村民。

用胡军一句话,在胡家窑头需要你的时候,你觉得你是有钱人迁移出去,等胡家窑头发展你想回来分一杯羹,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现在再听到杨承志酒厂要迁移到胡家窑头,每个胡家窑头的村民都鞥够进入到酒厂上班,而且酒厂占地还能补偿不少钱财,这些人才真正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帮助一下村里的那些相亲,而背井离乡离开养育他的村子。

很快杨承志要在胡家窑头建酒厂的消息就传遍了这片地区,这片地区的其他村子的村民纷纷找到村里的干部质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和杨承志沟通,导致天大的好处落在了胡家窑头哪里。

这些村的干部也很无语,他们当然知道这些好事落在胡家窑头的背后有着杨凤山的推动,再说自己的村子距离杨家沟比较远。

不想胡家窑头那么近,就凭借这一点杨承志首选胡家窑头也能说得过去,可自己怎么和村民们解释他们还真没法说,只能和村民们说这些事情的一步一步来,等下一步就会发展到他们这个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