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塞外江南 > 第六十三章 意外之喜

塞外江南 第六十三章 意外之喜

作者:黄土守山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7:09 来源:笔趣阁

为了等王凤瑞老爷子雕琢玉器,杨承志、王海燕在燕京呆了八天。

八天里天天由左语媚小美女做导游,两人逛遍了燕京城的大街小巷,吃遍了燕京的各种美食,小美女和杨承志、王海燕熟的不能再熟,感情蹭蹭的往上走。各种衣服买了一大堆。

好不容易等到王凤瑞老爷子的电话,说玉器都做好了,杨承志自己打车过去。

一块鹅蛋大小的紫罗兰老爷子硬是个做了四个镯子,六个玉佩,三个戒指,八个坠子,看着精美盒子中做工精细,雕琢精美,散发紫韵的大小首饰。

杨承志好一通感谢,心满意足的带着首饰回到燕京酒店,给小美女打了个电话,让她过来挑选玉器,又给左建华也打了一个。

没多长时间,左建华,左语媚,董兴华都过来了,杨承志把刚带回的玉器摆到床上让他们挑选,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挑,毕竟这一件最少也的十几万,怎么能好意思拿。

最后王海燕给董兴华选了一只镯子,左语媚一个玉佩,一个坠子,左建华一个戒指,一个玉佩,三人高兴坏了。

分好玉器,王海燕把剩下的都装好放进袋子里,“董阿姨,左大哥,语媚,我们也来八天了,明天就打算回平城,有时间你们过去玩”。杨承志说。

“也对,平城那你还有一大摊子呢,回去收拾几天也就过年了,等有空来燕京一定再到阿姨家看看我们啊”。董兴华遗憾的说道。

左语媚红着眼“承志哥,海燕姐你们走了,我想你们咋办”。

王海燕抱了抱左语媚“语媚,平城离燕京也不远,双休日也能过去”。

第二天早上,左建华开着一辆小皮卡来到酒店“承志老弟,走下去看看老哥给你弄的小货车咋样”。

三人七大八小的提着袋子,出了酒店,酒店门外边停着一辆八成新的小型货车,等上了车杨承志才听左建华说这辆是改装过的车,上路能上一百五十多迈。

左建华又拿出一张银行卡,“承志,这是这次你的神仙醉的钱,三百万别嫌少,这酒都老爷子送人了,等再送过来价钱肯定比这高,”

“杨承志结过卡,随手给了王海燕,“怎么会呢,三百万相当多了,”三人闲谈了一会,左建华打车离开。

杨承志打小清苦没有学过开车,还好王海燕有驾照也能开车,两人开车向平城方向驶去。

因为久不开车,再加上对道路不熟,三个小时的路程,两人足足开了五个小时才回到杨家沟。

回到家,院中的黑子,青云一家,金毛,大金,小金甚是开心,把杨承志按在地上好一通亲热,弄的杨承志一脸口水,满身灰尘,王海燕、杨树春一家,贾丹萍母女看的是哈哈大笑。

打发走这一群最亲密的伙伴,一群人把杨承志带回的东西都搬进客厅,杨承志高兴的招呼众人“大伙都过来分赃了”。

王海燕轻捶了他一下“什么分赃,难听死了”。

杨承志哈哈一笑“大家看看海燕给你们买的东西,过年呀,没别的送大家,就给大家买点衣服”。

看着手中每人几套衣服,杨树春,贾丹萍两家人都不好意思了,从到杨承志家里帮忙,工钱没少给,每天还不用回家做饭,孩子也在这院子玩的开心,杨承志他们还不时的给买这买那的,村里人羡慕他们,都说他们老实人有好报,遇上了杨承志这好心的老板。

草草吃了贾丹萍做的饭,王海燕进卧室休息,开了五个多小时的车,一个娇滴滴的美女如何受得了。

杨承志抱着买回的医用药箱上二楼,进书房,打开药箱,把铜像放在一边。

杨承志细细打量这个檀香木药箱,药箱外面面积比里面大了许多,药箱的确有夹层,可杨承志观察了好久也没发现怎样打开夹层。

他又把药箱放到光线比较足的地方更加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雕在药箱外表面的七朵梅花上都有一个比筷子略细的小孔,同时这七朵梅花也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雕刻在箱子上面的。

想到这一切,杨承志找了一根粗一点的硬铁丝,按照记忆中杨老爷子说给他的北斗七星的顺序,一一把铁丝插了一遍,刚插了最后一个小孔,药箱的里面卡擦响了一声,杨承志心头一喜,心道“有戏”。

打开药箱,见药箱里面底板向上隆起,用手一扣,这块脱了漆的底板就被拿起,下面露出一层十公分高的一个夹层。

夹层里面只有看似一部书黄色绸缎包裹和一个不知什么皮制成的皮囊。

杨承志轻轻拿出那部古书,古书材质不错,也不知放了多久也没见损坏,这部古书没有名字,打开第一页,看了几眼,杨承志心头一怔狂喜。

他又从空间取出杨老爷子珍藏的医术,从里面拿出一个用防水油纸包裹的纸包,打开油纸,里面露出一部古书,这部古书颜色要比药箱中的那部要深,但是材质基本一样,杨承志看了老爷子留下古书的最后一页,又看看药箱中古书的第一页,他手捧两部古书激动的一下跳起,真的是它,我真的找到了。

杨承志手中的古书是华夏中医界,所有中医梦寐相求的神书,相传华夏神医华佗为曹*治病,却遭到曹*猜忌,伸手牢狱之灾,最后惨遭杀害,在临刑前一天晚上,把毕生心血所著的《青囊经》留给狱卒,让狱卒送还给华家后人或是弟子。

狱卒知道华佗是神医,所留之书必定是神品,于是悄悄带回家重抄了一份,藏在自家院子。

正打算送《青囊经》给华家后人,却发现他的妻子做饭没柴正用原本《青囊经》生火做饭,等抢到手里时只剩下一半。

狱卒愧疚,在送还的路上受风不能讲话,等把《青囊经》残本送到华家后人手中,只来得急写了我家后院几个字就死了,华家后人去他家找了几次没找到,华家人只能依照残本《青囊经》给人医病。

到后世人们所见的基本都是后人根据《青囊经》残本写来的一些皮毛,真正的《青囊经》从此不见下落,后人相传药圣张仲景得到过《青囊经》。

再后来,杨老头的祖辈得到了《青囊经》上部,杨家凭借半部《青囊经》成为一方名医,到清政府战乱开始,杨家祖辈差点让洋人灭门,杨家人不在出世行医而改行学厨艺,医术和厨艺结合,杨家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厨艺。在当时也是名震一方。

到杨老头这一辈,杨家只剩杨老头,杨老头一辈子没有成婚,所以就把杨承志当作杨家的接班人,所以杨老头在杨承志小的时候一直对杨承志严加管教。

杨承志也算上进,学会了杨老头的八成手艺,老杨头也把杨家祖传下来的半部《青囊经》留给杨承志,并告诉杨承志《青囊经》上半部能医治一些常见的病例,但是下半部却有医治疑难杂症的各种良方。并嘱咐杨承志有机会就打听一下《青囊经》的下半部。

这不机缘巧合下杨承志买回一个名医用过的药箱,并在里面找到了杨家几十辈人都没找到的《青囊经》下半部,这如何不能让他激动。

杨承志冷静下来,用那块黄色绸缎把《青囊经》包好外面有用油纸包上,放进老杨头珍藏的医书中放进空间,他知道这事不能传出去,要是传出去的话,一定给他带来巨大的灾难。这部古书只能在无人的时候自己阅读,熟记了。就连他最亲近的王海燕也不能告诉,要告诉也只能告诉养育他成人的老杨头。

既然药箱中留的是神书《青囊经》,那么那个不知名兽皮制成的皮囊也一定是好东西。

杨承志兴奋的把那个皮囊取出,不知放了多少年的皮囊,皮囊还如刚做出一样,柔软,皮囊好似现代人们用的皮夹一样,只不过比人们装钱用的皮夹要大了许多,他打开一看见皮囊左右两边插了长短不一八十一支金针,八十一支金针共分九组,每组九支,暗含古人所说的九为极致之说。

金针的尾端上镶嵌着五种颜色不同的宝石,暗合了古人所说的五行之理。

看着九组镶嵌五色宝石的金针,杨承志暗想,这难道是传说中的五行金针,不过又想到老杨头说过,即使得到五行金针,如果没有运用行针的方法,五行金针和普通金针一样。

杨承志用手捏了捏皮囊,觉得有一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仔细观察一下,在兽皮皮囊上看到一处细小的缝隙,他用金针轻挑皮囊上的缝隙,缝隙裂开,里面露出一层薄薄的丝绢,轻轻抽出。

展开丝绢,面积有一平米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绳头小字,杨承志细细看了开头的几句,心里忍不住又是一阵惊喜,这金针真的是五行金针,丝绢上写的正是五行金针的运气方法。

杨承志把书房门锁上,仔细研究这五行金针的运气方法。

到晚上王海燕过;来敲门,杨承志才算把五行金针的运气方法牢牢记在心里,把丝绢小心叠好放进空间。

杨承志打开房门,“承志,你干什么呢,这么憔悴,”王海燕看着双眼红肿,脸色苍白的杨承志问道。

“海燕,药箱买值了,在里面我找到一套金针,”杨承志兴奋的摇了摇手中的皮囊。

王海燕也很高兴,不过对于中医术不懂的她,只是认为杨承志得到了一些黄金做的金针,“承志,赶紧洗洗吃饭”。

杨承志也知道王海燕不懂中医,也没在说什么,把皮囊贴身放好,随杨海燕下楼吃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