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塞外江南 >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上山

塞外江南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上山

作者:黄土守山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43 来源:笔趣阁

看到杨承志落荒而逃,王海燕三人放声大笑起来,王海燕拍了拍穿着的衣衫,衣衫上根本没有放置手机的地方。

跑出餐厅的杨承志也听到了三女的笑声,不过他可不愿意再回去了,他害怕三女再有什么鬼点子,自己一个人可对付不了三人,要是王海燕真的给那两个小魔女打了电话,自己可就遭罪了。

到了院子,杨承志在额头上抹了一把,三人分开的时候都是文文静静的,这到了一起怎么都变得这样疯狂。这落差太大了点吧。

在院中杨承志拿出电话给平城第三人民医院的张建打了个电话,想询问一下医院中患者的情况怎么样。

张建告诉他这几天病人的情况还不错,只不过医院的门口又多了不少患者,医院没有他的命令也不敢轻易接受病人。

再说这医院现在也没有多余的病床留给这些身患绝症的患者,医院中只有朴贤珠和温益智两人给患者瞧病也忙不过来,这样医院一直没有接受病人。

知道了病人的情况,杨承志略微想了一下,告诉张建,想办法尽力让这些病人住下,要是实在不行的话,就把办公楼的空余宿舍腾出来留给病人。

反正自己给这些病人诊治基本上都用中医,只有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为了让病人放心才用医院的那些仪器给病人检查一下,所以只要有病床病人基本上就可以入住了。

他让张建告诉温益智,平城第三人民医院在全世界范围内招收中医,有愿意共同探讨中医学的中医都可以报名,不过这要参加考试。

听到杨承志终于做出要大量招收中医学者,张建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在年初的时候就一直让杨承志在三医院创办一个中医部。

但是杨承志一直说自己太忙不愿意,现在不知道杨承志为什么突然间就让他通知朴贤珠、温益智他们开始招收中医学者。

他那里知道杨承志现在不在是以前那种心境,更何况杨承志现在觉得他先天后期的修为,自己觉得在平城这个地方自保之力肯定有了。

更何况自己已经要大展拳脚,这酒厂、药坊甚至饮料厂都要开始筹建,再加上这个中医也没有什么。

更何况中医上自己不是还有很多的帮手,孙天亮,温益智、朴贤珠这些人都是闻名于世的中医圣手,除了一些绝症之外,他们这些人或者他们的跟随者差不多都能解决,自己也能轻松不少。

要是最终这个中医部能正常运转的话,自己也可以搭配一些汤药,随时留给那些绝症患者,虽说汤药没有针灸见效快,但是只要能把病治好就行。

不过这汤药的熬制就需要一个可靠的人了,自己到时候拿出的药草有很多都是空间中拿出来的,要是碰到心有不轨的人,把病人的病情耽误了可就麻烦了。

这要是说病人是发烧感冒什么小病的话,拖上几天n可定没事,可他接受的大多数是绝症患者,只要稍有差错这些人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所以这熬制汤药的人必须是一个可靠之人,对于这个人选,杨承志也有了目标,一直和杨家交好的温家就是一个这样的人选。

想来温益智会同意温家的后人到这里帮忙,毕竟他们在学习中医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药草的搭配,这些可是在一般医书中见不到的配方。

至于到时候他们该如何解决中医各派的融合问题,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毕竟这病人u并不是一种,这些大派集合起来正好能发挥其所长。

杨承志又简单的和张建交代了几句,自己这两天有时间就过去,这才挂了电话,挂掉电话,杨承志对着天空招了招手,这才出了院子。

出了院子杨承志去疗养院的方向走去,从疗养院开工兴建到现在,他还从来没有过去看过,他甚至不知道这疗养院是什么建筑风格。

当时外公他们和自己说过,这疗养院是一种复古式建筑,但是这复古式有很多种,因为每个朝代的建筑风格都不一样,现代社会中一般复古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想他自己设计的建筑风格就是明清时期的样式,但是疗养院具体是什么风格杨承志还真不清楚。

漫步在去年修好的马路上,看了眼anzai杨家沟现在的一变化,杨承志心里感到一阵自豪。

在自己刚回来那会杨家沟是什么样子,那种建筑土的不能再土,当时村里的村民是什么生活,这村子是什么情况根本不能和现在相提并论。

现在杨家沟的村民基本上年收入都在几十万华夏币,这是两年前村民想都不敢去想的,同时村里原本一到下雨下雪都会变得泥泞的道路都修建成了柏油马路。

而这一切都是他回到杨家沟才出现的,当然这一切都得意于他外婆家传的那个神奇的玉佩,要是没有那块玉佩,或许他现在和村民们一样整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着农活。

a他走自柏油马路上想着心事,天空中大金小金一家五口都盘旋在上空侦查着周边的情况,杨承志出来就是让他们侦查一下自己不能发现的事情。

由于走的i较慢,一百米的路程杨承志差不多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才到了疗养院的的建筑工地。

工地四周都被蓝色的铁皮遮的严严实实。只留下一道五六米宽的一个豁口,但是这个豁口却被两道大铁门堵得严严实。

看到这两扇铁门关的严严实实,杨承志一阵无语,这也太保密了,按道理一般的建筑工地只不过用一些遮挡物遮掩一下,这主要是害怕一些孩子们出了意外。

而现在这个建筑工地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在干什么,这也太过神秘点了吧。

不过杨承志随即想到这个疗养院最后是供给那些为华夏见过立过功勋的那些老前辈,这些人对于华夏来说那都是栋梁,有了他们的存在那些外族都会考虑一下。

这要是放到别的地方修建这个疗养院的话,或许整个村子都会搬迁出去,华夏政府是不会给那些对华夏有不轨之心的人留下这样一个机会。

或许这也是左老爷子他们一致要求,对外或许说只是平城的一个干部疗养院,所以整个地方从修建到现在一致没有媒体来打搅。

虽说名义上是普通的疗养院,但是在开工修建的时候政府还是尽量保密,他们或许也害怕到时候出现什么意外。

在大门外转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什么,杨承志只能摇着头朝山上走去,穿过自己去年移栽过来的果园,杨承志到了今年政府补偿的山坡上。

山坡上的土地被翻新过,田地中就连一块拳头大小的土块都看不到,整个山坡被弄成了十块左右。

差不多每一块都有一百多亩的样子,每块田地间都有这修好的水利工程,像水渠或者储水大仓之类的。

走过这些新休建的水渠和储水用的水窖边看了一下,每一个水窖的上面都用粗大的钢筋焊接了一个盖子,盖子上的钢筋都比较稠密,其中的缝隙就是兔子都很难掉进去,当然这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他可是害怕那些熊孩子掉到里面,同时这些设施的质量都是相当可靠,这些蓄水的水窖中储存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水库水。

当然这一切都是杨承志特意嘱咐的,他知道这些地区肯定要用水浇灌种植下来的沙棘,所以才让杨凤山把蓄水池中关注三分之二的水库水,他对杨凤山说这是为了以后方便用水才这样,杨承志心里也是相当满意。

这些事情都是杨凤山和强叔一手代办的,自己从承包了这片山坡还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现在这些地方也只等自己规划种植什么了。

再看看山坡的四周都栽种着六七十公分高低的沙棘,算一算一大圈沙棘的面积至少也有几十亩上下。

杨承志抬眼看了一下天空中盘旋的大金小金它们,几个小家伙都发出了安全的信号,告诉杨承志这个地域现在根本没有什么人。

杨承志心神一动,开始把空间水注到蓄水池中,知道蓄水池差不多快满的时候才停手。

就是这样等杨承志把所有的蓄水池都注满之后也差不多十一点多,先天后期的他在注满之后也是大汗淋漓,直喘粗气,这家伙把空间水灌注到蓄水池也耗费精力,这一上午下来他也承受不起。

还好现在已经是先天后期了,这要是去年这个时候,就是几个蓄水池也的把他累个半死。

做好这一切,杨承志一边恢复精力,一边闲逛,他可不想回去让家里那些人看出来他一身臭汗。

等走到山坡的最高处,杨承志像四下看了一眼,现在的杨家沟一片狼藉,要是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村落。

可杨承志看的不是这些,他在用风水学看杨家沟那些挖好的地基,看了一会杨承志长叹口气,心中对师公张进飞更加佩服。

自己站在高处村子的位置才能真正看出杨家沟现在的风水怎么样,正如张进飞所说自己绘制的图纸中的那些地基正好和大院断开,这样的村子建造起来也是一个废村根本没有任何发展前途。

但是要按照师公张进飞说的在自己大院东面设计一个建筑的话,正好能将龙头和龙身连载一起,起到了二龙戏珠的作用。

而风水学中,像北方地区最好的风水就是二龙戏珠了,杨家沟好比一枚龙珠,而沙沟的这条溪流和杨家沟背靠的桑干河正好作为一大一小两条巨龙把村子团团围住,正符合了风水中的二龙戏珠了。

看完村子的格局,杨承志正打算下山,忽然他的心头一闪,他想到了这片山坡的或许能能作为风水中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屏障。

要是二龙戏珠能有一个屏障的话,这个地方的风水就更加旺盛,这个屏障不倒的话,只要能看到这道屏障的所有村落都会有好运伴随。

想到这些,杨承志开始在这将近两千亩的山地赚来转去,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建筑作为屏障,但是杨承志心里却有了另外一个打算。

用建筑作为屏障固然是好,但是这建筑肯定不能长久,要是年久失修的话,这种屏障带来的好运就随之消散。

现在杨承志心头在想用植物设计这个屏障,只要不遇到什么火灾的话,凭借空间水,这个地方的植物会永远活下去,那样的话这风水不就一直存在。

别说是杨家沟了,就是其他附近能看到这个植物屏障的村落的风水也能有所改变。

想了半天,杨承志心头忽然一闪,他想到一种绝佳的植物,那就是在水库边生长的紫竹,竹子这种植物很容易成活,只要保养得当的话,就是万年竹子也不会自然死亡。

用紫竹修建一个屏障虽说自己到时候的收益要比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要少了许多,但是紫竹长成以后可以作为一道这个地区特有的一道风景。

同时紫竹还可以作为一种药材,每年也能有一定的收入,到时候自己开设的中医部和医馆所需的药草不就多了一味。

打定决心种植紫竹,杨承志又观察了一下村子,开始丈量修建紫竹屏障所需的地方,等他丈量完成,在田地中做好标记的时候,衣兜中的手机响了起来。

杨承志听到这歌铃声,心道: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这个铃声自己在村子很少响起,不过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回家吃饭的时候才会响起。

这个铃声是他为父母设定的铃声,自己在村子的时候,每到吃饭自己还没有回去的时候,母亲左玉霞会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去吃饭。

现在母亲让自己回去吃饭,这说明饭菜已经做好了,可他却想起了五师伯苗玉兰要求这些天,他天天下厨,这下倒好,昨天说好的事情今天自己就给失约了,昨天刚把师伯哄的开心,这几天有给得罪了,这下回去可就麻烦了,杨承志一想到苗玉兰发火,额头就出了一层水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