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塞外江南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华老爷子的打算

塞外江南 第三百九十四章 华老爷子的打算

作者:黄土守山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7:09 来源:笔趣阁

杨承志听了他这个极品堂哥的话也是一阵无语,吃就吃了还不小心,这吃东西还能不小心一口都就把一个成人拳头大小寿桃样子的炎帝糕。

“小华哥,还有几个,再给你一个这下不能不小心了啊”。杨承志笑着说道。

他这话一出,餐厅中顿时笑声一片,左建华可不管别人怎么笑,快步走进厨房用筷子夹了一块炎帝糕,还用手半捂着,好似怕别人抢走一样。

几位老爷子每人吃了一块后,齐齐转头看向厨房门口的杨承志,不用说几位老人还觉得不过瘾。

杨承志苦笑一下,心道还好做了两锅,要不然的话,这还的重做去呢,转身进了厨房,每个桌子上又上了一盘炎帝糕。

众人见又上了一盘,赶紧伸筷子把属于自己的那块炎帝糕夹到自己的碟子里,有几个人夹了一块炎帝糕,端着碟子就出了厨房,看样子是回房间中慢慢品味去了。

等吃完炎帝糕,人们都意犹未尽的看着杨承志,似乎还在等杨承志再从厨房中往出端几盘。

杨承志摇摇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没了刚才做了两锅炎帝糕,剩下的面粉还等明天招待客人呢,大家想吃等这几天忙完,我再给大家做”。

众人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餐厅,回房间去回味这难得一见的珍品的味道去了,而那些还没有吃完炎帝糕的人,端着个小碟子走在人们面前,还端起碟子在众人面前显摆,把没有炎帝糕的那些人气的就想伸手去抢他们碟子中的炎帝糕。

见众人都离开了餐厅,还坐在餐厅中品尝炎帝糕的几位老爷子,孙老爷子看了眼盘子还剩下的几块炎帝糕,眼睛里流露出不舍的眼神。

王老爷子赶忙把盘子拉倒自己面前,大声叫嚷道:“看什么,每人两块,你们吃了两块这剩下的是我们几个的了”。

孙老爷子苦笑了一下,暗中自责自己干嘛吃的那么着急,现在人家在哪里细细品尝,自己只能羡慕了。

华老爷子放下筷子,抹了下嘴,“承志,你这黍稻能不能大面积种植,要是能的话,我想在华夏一下”。几位老爷子听华老爷子问起这话都停下筷子看着杨承志,想从他口中得出真实的结果。

杨承志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面色复杂的说道,“华爷爷,我不知道该怎么和您老说,说大规模种植肯定是能,不过我想大多数人不愿意种植这种东西”。

他这话倒是把几位老爷子都弄迷糊了,就连坐在不远处的梁玉贵和闫永强两位老爷子也纳闷起来,他们不知道杨承志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华爷爷,黍稻在什么地方也能中,只不过这黍稻的产量太低,一亩地下来至多打上几十斤,你说人们还愿意种它吗”。

剩下的这些人一听一亩才能产几十斤,这一顿就吃了好几亩的黍稻,都觉得不可思议,最后人们都想到上天是公平的,能出现这种逆天的作物,要是产量上去了,人们就不会种植其它作物了。

不过众人也奇怪,真要是这么低的产量,杨承志干嘛还要种植一千亩,再说那这些黍稻是从哪里来的。

“承志既然产量这么低,你怎么能保证以后燕京酒店的供应,”华老爷子问出了一个关系到孙女酒店生意的问题。

“华爷爷,您们都知道我现在有一套特别的种植手段,这些黍稻就是我实验出来的结果,要不然的话,我怎么敢让村里人种植这种东西”。

“那你这种种植的方法是不是可以,”华老爷子步步紧*,想追问出杨承志到底有什么办法种植这种逆天的作物。

杨承志摇摇头,“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多了,黍稻要想增产必须有中药催生,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在水库附近种植这种作物,因为我配制的药液可以投放到水库中,这种药液不好配制,即使我说出药方别人也不能配制出来,所以黍稻离开杨家沟种植,产量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不一定能种植活”。

这些人因为有了猴儿酒、神仙醉这两种别人根本酿制不出来的药酒,所以杨承志在说出黍稻要增产也必须要有掺杂了中药的水浇灌,餐厅中的人们都信以为真。

华老爷子他们几个听杨承志这样一说,不禁长叹了一口气,黍稻不能够大面积的这也算国家的一种损失了吧,要是黍稻能和其它作物一样那么高产,那华夏的国民生产总值起码也能提升几个百分点吧。

“承志能不能给我一点黍稻的种子,我让人带回去研究一下,看能不能种植出产量较高一点的品种”,华老爷子不死心,他想让华夏的农业机构研究一下黍稻,看能不能栽培出一种新型的黍稻。

杨承志点点头,“华爷爷,这个当然可以,您什么时候需要和我说一声”,他嘴里这样说,心里却在想,现在黍稻变成这样主要是因为空间水的作用,要是没有空间水的作用即使是栽种出来,味道也会大变样子,这和他种植的蔬菜和其它地方种植蔬菜是一个道理。

几位老爷子走后,杨承志进厨房看了看用了一半的黍稻面粉袋子,回头又看了下跟在身后的李继红和仝美,摊了一下手,苦笑了一下,“这点面粉肯定不够明天用,我再找人磨一点去。

李继红和仝美点点头,他们都听说了明天村里的五百来人都要过来捧场,这点面粉至多就够二百人,剩下的四百多人不可能就站那看戏。

杨承志出了餐厅找了几个村民,又从后院地窖中抗出两大袋黍稻,让他们带到磨坊磨成面粉。这才转回了厨房中。

回到厨房的时候,厨房中一个人也没有了,杨承志看着地上的黍稻面粉袋子,心里一动,这东西要是用空间水活成面不知道口味是什么样的。

想到这里,杨承志就行动起来,从空间中弄出一大桶空间水,称重,和面,按照梁玉贵老爷子教给做炎帝糕的方法做了一锅炎帝糕。

二十多分钟,一锅炎帝糕就做了出来,这过炎帝糕和刚才做出的炎帝糕基本还是一样,只不过做成桃子样子的炎帝糕要比刚才做出的炎帝糕的颜色要深。

刚才做出炎帝糕的颜色是粉红色的,而现在做出的炎帝糕颜色变成了艳红色,看起来更加诱人。

杨承志拿起来尝了一个,味道要比刚才的那两锅要强上几分,他心头一喜,赶忙找了一个大袋子,把这一大锅炎帝糕装起来,他想把这一锅炎帝糕拿回去给几位老爷子放在家里慢慢吃。

他把餐厅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然后提着这一大袋子炎帝糕出了简易餐厅,回到了楼中,客厅中几位老爷子正在陪梁玉贵和闫永强两人说话聊天,在客厅的一边只有王海燕和左玉霞坐在那里不时的给几位老爷子倒点茶水什么的。

几位老爷子和王海燕、左玉霞看到杨承志提着一个大袋子进来,都奇怪起来,因为杨承志把刚刚作出来的炎帝糕装进了大袋子,这一到院子,天气冷,袋子上一下涂上了一层白色的雾气,所以客厅中的人们都不知道杨承志提了一袋子什么东西。

“承志,你提的什么东西了”,左玉霞面带疑惑的问道。

杨承志做了个禁声的动作,转头朝四下看了一眼,低声问道,“妈,家中那些人都去那了”。

左玉霞见儿子神神秘秘的样子,不由的一笑,“他们都出去看村里扭秧歌去了,放心家里就剩下这几个人了”。

“妈,我刚才照着梁爷爷教我们的炎帝糕的做法做了一锅炎帝糕,味道和刚才你们吃的不一样,你们尝尝”。

听杨承志这一说,王海燕站起来进了厨房,拿出来几个盘子,一把筷子,放到了茶几上,杨承志把提着的袋子上到茶几上,用筷子夹了两盘子刚刚做出来的炎帝糕。

这时候坐在那里喝茶聊天的老人们也注意到他们这边的情况,等杨承志从袋子中夹出炎帝糕的时候,梁玉贵和闫永强两位老爷子面色一变。

从两盘炎帝糕散发的香气,两人就知道杨承志做出的炎帝糕要比刚才他们师兄弟两人做出的炎帝糕味道要好。

等王海燕把一盘炎帝糕端到几位老人面前的时候,几位老人也看出了盘中的炎帝糕的颜色要比刚才吃的要深,散发的香气也浓郁了一些。

“承志,这是你做的炎帝糕,”梁玉贵指着盘中的炎帝糕问道。

杨承志呵呵一笑,“梁爷爷,我闲着没事干,就试着做了一次,做成了这个样子,您和闫爷爷尝尝,提提意见”。

梁玉贵和闫永强两位老爷子夹了一个咬了一口,眼睛一亮,这个炎帝糕味道比他两做出来的要强上不少,,两人不由的点点头,朝杨承志伸起大拇指。

“承志,你不干厨师这个行当太可惜了,第一次做做出的味道比我们两个老头子要强这么多”。

杨承志挠了挠头,把剩下的炎帝糕交给王海燕,让他放好以后给老爷子们当点心,随后转头笑着说道,“梁爷爷,我就是瞎弄的”。

梁玉贵和闫永强一听头上一黑,怎么说话呢这小子,随手瞎弄就弄出了这样的味道,我们这两个老家伙费力八气做出的炎帝糕还不如你这瞎弄的。

不过两人也没说什么,反正杨承志也是杨家菜谱的正宗传人,他做的东西在好吃,他也是自己的后辈。两人心里顿时舒坦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