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塞外江南 >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过年前的准备

塞外江南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过年前的准备

作者:黄土守山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7:09 来源:笔趣阁

杨承志知道了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冷落了两个美女红颜,也觉得不好意思,就好王海燕说了一声,追到阁楼上,给两个美女红颜好话说了一箩筐,才让两个美女红颜露出了笑容。最后两个美女红颜罚他明天一起到机场去接从港岛过来的家人。

杨承志听了两人商量后惩罚的结果,冷汗直冒,诺诺道,“这样不好吧,我冒然和你两去接你们的家人,别到时候让你们家人在机场就给收拾了”。

两女没好气的白了杨承志一眼,“你搂我们,亲我们那会怎么不这样想,不行,明天你必须陪我们去平城机场”。

杨承志暗暗叫苦,这人太*真不是好事,刚顾自己当时高兴了,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不过再想想这事情以后也要去面对,心里就坦然了许多,见就见这又不是上刑场,就当是提前相亲了。

其实这几个月,范若彤和蓝灵也和港岛的家人联系了多次,她两的家人都知道两人在华夏平城这个地方治好了身上的伤,并且也打算在这个地方发展。

两家人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平城医治好伤势都为她们感到高兴,他们都想到平城杨家沟感谢一下医治好自家孩子的那个神奇的年轻人,同时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留在那个地方发展。

从得知两人一直呆在平城杨家沟养伤,而后等待发展,两家人就上网查阅了平城的发展进程。

可查到的结果让他们担忧,平城虽说是华夏的一个重工业城市,可经济发展比港岛甚至与和港岛相邻的南方城市差的太多了。

他们都害怕自家还在在这个地方发展不起来,等事业失败后,那她们事业的黄金时期那就过了,他们这次也打算感谢杨承志的同时,劝说一下两人和他们回港岛发展,那里毕竟使他们起步的地方,凭借她们现在的名气创办个什么公司也能走红。

最后三人商量了一下,明天把王海燕也带上,因为就这样把杨承志拉去见家人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别说是自己的家人了,就连王海燕这一关也过不了,自己的男友让别的美女拉去见家人,这让她心里怎么想。

三人商量后,两女去做王海燕的工作,而杨承志却去找村支书杨凤山了,这马上就要过年了,村里起码也的有个过年的样子。

等在杨家沟大队见到杨凤山的时候,杨凤山正在和村里的干部们商量过年这事情,这一年来村里在杨承志的带领下变化也太大了。

别的不说就说村民们的收入,算上杨承志给他家发的福利,就是那些以前靠国家低保生活的孤寡老人一年的收入也在两万华夏币。

而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今年的收入至少都在十几万华夏币,这是他们在去年的时候想都不敢去想的,即使是现在还有很多村民看着家里的一堆华夏币发呆,还认为他们做了一场梦。

见杨承志过来,杨家沟的支书杨凤山,村长杨树强,会计杨天明一齐站起来迎接这个带村子走出贫困的年轻人。

村长杨树强是一个和杨凤山岁数差不多的中年人,一米七的身高,壮壮实实,国字脸因为村里的劳作有点发黑,一看就是一个严谨朴实的村民。

会计杨天明四十多岁,一米六五左右,有些偏瘦,一副老式的近视镜挂在鼻梁,看起来书生气十足,听村里人们说,杨天明当年有机会上大学,可因为家里太穷最后才放弃了上大学回村种地,因为他当时是村里文化最高的人,所以村民们选举他做了杨家沟的会计。

杨承志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凤山叔,树强叔,天明叔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又不是县里的领导,不用迎接我,我不会给你们发工资的”。

听杨承志这样一说,三人齐声哈哈大笑,杨承志不知道其实这三个人他都给发工资,杨凤山,杨天明,杨树强都在他新建的酒厂中上班,并且还都是管理层,这说不给发工资能不让这三个人发笑。

其实这也不怪杨承志,那天他给工人们发年终奖的时候,就是在台子上给大家拜了个年,剩下的事情都是闫雪飞杨凤山他们几个办理的。

“承志,谁说你不给我们发工资,今年我们三人每人在酒厂拿了一百万华夏币的年终奖,你这老板也当得太那啥了吧”。现在的杨凤山因为得到了一百万华夏币的奖励,心情舒爽,说话也有了不少底气,看着杨承志笑着说道。

听杨凤山这一说,杨承志呵呵一笑,他想起了当时酒厂招工,年龄在六十以下够可以去酒厂上班,杨凤山三人的年龄都在六十以下,肯定会到酒厂上班的。

杨凤山给杨承志拉了把椅子,杨承志坐下,笑着问道,“凤山叔,你们在商量什么呢,是不是我过来的不是时候,要不你们先商量,等下我再过来”。

杨凤山摆摆手,“不用,我还打算一会过去找你,你看今年村里村民的收入都不错,村民们都想热热闹闹过个年,这不我们三人正商量看看每户出多少钱合适”。

杨承志点点头,眯着眼说道,“凤山叔,村里想搞些什么活动,你先和我说说,至于村民集资的事情就不用了,过年村里的花销我都出了,让村民出力就行了,大家忙了一年赚了点钱都不容易”。

杨凤山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承志,这样不太好吧,去年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好,你花了那么多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今年大家一年都收入了十多万,在让你花销这也说不下去了”。

杨承志听三人这一说不由的一笑,“凤山叔,你们也知道去年过年,正月咱们就花销了上千万华夏币,这要是让村民集资的话,那这一年不是白忙活了,这事情就不用说了,花销归我,剩下的事情你们看着办,倒是我想听听咱们村怎样红火”。

“承志,原本我们想每户出资一万华夏币,在村里先发几个大一点的旺火,你也知道咱们平城这个地方过年都有发旺火的习俗,以前咱们家家户户弄个小的,今年我们想在大街上弄几个大一点的”。

发旺火这个习俗杨承志知道,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寓意来年红红火火,发财大吉。

因为平城地区是华夏最大的一个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在平城地区过春节的时候,当地人就会用大块的煤炭垒成一个塔状,里面放好干燥的木柴,在上面用大红纸写上旺气冲天,大吉大利等吉祥的词语。

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交汇的午夜十二点,由家中年纪最大的长辈亲自点燃,同时点燃烟花爆竹辞旧迎新。

当旺火中的煤炭燃烧到精火的时候,全家老少都会围着旺火,顺时针转三圈,逆时针转三圈,顺走三圈寓意迎接美好的明天,逆时针走三圈寓意顺走过去的日子,在绕旺火行走的时候,人们都会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了好几百年,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挖出来的煤炭有了大块,这样一来垒的旺火是越来越高,旺火越大寓意来年的生活更好。

在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朔城,每年的春节后都会举办一个大型的旺火节,迎接新的一年,听说去年那个地方垒的旺火,最高的都有十二米高,用了八十顿煤炭。

所以现在的平城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行业,有一批专业垒旺火的人,活跃在平城地区,据说他们一年垒旺火的收入至少在七八万华夏币。

听杨凤山说起垒旺火,杨承志低头思考了一下,“凤山叔,今年咱们村垒上三个旺火,你这就找专业垒旺火的人,在买上几个结实耐用的铁丝网,把旺火围住,别到时候燃烧的煤块掉下来把人伤了。

“承志,你想弄多大的旺火,要一般的旺火咱们村里也能垒起来”,杨树强疑惑的问道。

“咱们要红火就要弄一个大大的旺火,找最好的专业垒旺火的,问问他们最高能垒多高,就垒多高,今年好好过个年,明年继续努力”杨承志笑着说道。

“承志,这一个旺火就是好几十万华夏币,是不是有点浪费了”,杨凤山看着杨承志说道。

杨承志点点头,“凤山叔,我也知道这几十万一夜之间就烧掉不划算,不过我觉得花这点钱还是值得,最起码能给咱们这个地方带来好运”。

杨承志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凤山叔,你们看看咱们酒厂其他村子的职工有愿意在年三十过来的没有,要有的话就让厂里的车子负责接送”。

杨凤山点点头,说道:“等下我就打电话问问他们,顺便找那些专业垒旺火的人,红火不怕咱们必须的保证看旺火祈福人群的人身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