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塞外江南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家长的感激

塞外江南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家长的感激

作者:黄土守山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43 来源:笔趣阁

随同白副县长过来的几人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站起来,怒声道“你是谁,县里投资办学不是你们这些人想知道就知道的,这学校的一砖一瓦都是白县长多放努力才筹建来的”。

这人说完,台阶下参观的人们顿时嘘声一片,就连平城电视台的摄像机也对准了台上的白县长,见白县长面色难看没有说话,就把镜头对准了台下发出嘘声的家长。

杨承志怒极而笑,“你连我是谁都不知道,你就说这学校是你们修建的”,说这杨承志快步向前,从主席台下的椅子上拉起一个人道“你告诉他我是谁”。

主席台下被杨承志从椅子上拉起的人正是学校工程队的老板,工程队老板脸色发白回过身来。

大声说道“我tm的干了半辈子工程,见多了工程竣工典礼,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县领导,我在杨家沟呆了大半年,我咋没见你给学校送过一砖一瓦,你们什么时候来过学校。我天天呆在学校怎么没见过你们”。

工程队老板这话一出,台下顿时炸了锅,人们纷纷指着台上的白县长和随同他过来的几人小声议论。

工程队老板抬手压了压,“这大半年我见的最多的就是杨老板,修建学校的一千三百万也都是杨老板亲手交给我的,难道杨老板也是县里的领导,我好像听说杨老板只是一个种地养鱼的农民”。

杨承志拍了拍工程队老板,“谢谢,以后咱们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中午晚上把受苦的兄弟们都叫回来,好好吃一顿”。

工程队老板抬手抱了一下杨承志,“就喜欢和你这种人打交道,看见那种吃人饭不拉人屎的人就想吐,兄弟我先招呼工人,一会过来好好喝点”,说罢朝地上拖了一口快速离开。

现场主席台下顿时笑成一片,而台上的几个人好似吃了屎一样,面色难看,低头都灰溜溜的离开学校。

见白副县长那一群人离开,台下更热闹了,人们都大声叫道:杨老板,杨校长上去给说几句,我们可都是奔着你办学的理念来的。

还没等杨承志说话,台下的人就把他拥上了主席台。

上了主席台,杨承志四下打量了一下,挠了挠头,笑着说道’“这也许是平城甚至于华夏最为特殊的竣工典礼了吧,看看台上就我一个光杆司令,要不你们上来几个也当当领导”。

台下顿时笑成一片,这次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没带一丝其他意思。

等众人笑过,杨承志拿起话筒,“大家也不要叫我杨老板,杨校长,我就是一个种菜养鱼的小农民,我也不会说什么,大家提问我回答就行”。

一个戴眼镜的看似是城里人的家长,站起来问道“我也不叫你杨校长了,就叫你小杨,我们都想知道,你这所学校收费标准和办学条件”。

杨承志想了想,清了下嗓子,收起了笑容,“这位大哥问的好,我也听说别人建立的私人学校收费,一个学期三千五千不等。

他停顿了一下,说句实话,我起初建校是为了杨家沟的孩子们,我不想看这些孩子们因为没钱上学,最后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一辈子呆在村里。

我这所学校不收费是不可能的,我不怕你们说我偏心,杨家沟的孩子上学,一切费用全免,谁家有孩子上学,学校一年补助这个家庭五千。

至于其他地方的学生,一年没人收学杂费八十,书本费校服住宿的费用学校全包了,来学校上学的学生吃饭自己掏钱,一天三餐,餐餐见肉,顿顿有奶,一天生活的标准是三十,中午一顿学校管了,剩下两顿大致算了一下,一天每个学生大致是八华夏币。

至于你们担心的师资问题,大家不用担心,这所学校都是高薪聘请过来尽职尽责各地的名师,如果有那个教师不负责,立马开除。

至于说学生,我想和很多人说对不起了,学校一共有三十六个教学班级,一到九年级,每个年级四个班,每班五十人,所以入学必须通过考试。

成绩差不怕,来这所学校必须是勤奋好学的孩子,那些依仗家世背景的,坚决不收,另外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每年补助该学生一万华夏币,从杨家沟出去的学生以后要是能考上大学,凭借录取通知书,到学校一次性领取四年的大学费用。

杨承志这话一说完,台下顿时如同起了巨浪一样,掌声雷动。足足有十分钟掌声才停下。

一个村里的家长,战战兢兢的站起,看样子还是刚从地里回来,身上还沾了不少泥土,“小杨,我想问问,辍学在家的孩子能不能来上学,以前都是家里穷把孩子误了,我这家长不称职”说着话泪水不由的顺着黑黝黝的脸庞落下。

杨承志听了两眼发红,“要,只要是勤奋好学的孩子,我们都要”。

“小杨,你这花了一千多万该学校,投资这么大,收费基本上没有,还补助学生,我们想知道你是为了什么”。

“我不为什么,我不想看到因为家里没钱,孩子们整天爬到学校门口张望的表情,只要我有办学能力的一天,我就要附近的孩子们都有学上”。

这话说完,台下顿时有很多村里的家长都哭出声来,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里穷而上不起学,最后只能呆在村里,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农民。

而他们所说的一切,都被平城电视台的记者记录下来。

那个手拿话筒的女记者,举起话筒说道“杨先生,咱们是第二次见面了,不知道你还认不认识我”。

杨承志看到手拿话筒的记者,一下想起去年十月时的那件事,不确定的问道“你好像是张春梅,张记者吧”。

女记者笑了笑,“杨先生好记性,我想知道,你这学校是建在昊天县,刚才好像的罪的是专管教育的副县长,我想知道要是他们过来为难你,学生怎么办”。

杨承志怔了怔,笑道“你们做记者的就是厉害,一针见血,别的不说,我先感谢你去年如实的报道,希望你今年也像去年那样,把我说的如实报道出去。

我相信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华夏绝大多数人都是有良知的,再说我这学校的各种手续都是平城市委颁发的,他们凭什么管这个学校。

我办校一不为赚钱,二不图名利,以后这个学校教学都会交给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劳模教师管理,教学的事他管,其他的事我管,要是有什么人给学校穿小鞋,就是闹的燕京,我也会讨还一个公道。

台下的家长教师们齐声叫好,就连张春梅也不禁鼓掌叫好。这才是真正为民办事的华夏人。

见人们不再提问题,杨承志说道“一会大家都不要急着回家,先到食堂试试学校的伙食,今天是为了招待大家,饭菜可能有点好,不过即使你们走了,学校的伙食,没有今天好也不会太次,就按照小康人家的生活标准对待每一位在校的学生。

家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会还是不该回,张春梅道“大家都不要回了,杨先生既然真心挽留大家,大家先替孩子体验一下食堂的伙食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