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塞外江南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建校初衷

塞外江南 第一百六十七章 建校初衷

作者:黄土守山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7:09 来源:笔趣阁

金雕灵敏的警觉让三只小金雕感觉到和父母身上不一样的气息,三只小家伙睁开圆溜溜的眼睛朝窝外看去,看到杨承志,咕咕的叫了起来。

在杨承志的神奇空间中呆过几天的它们一下子就感觉到它们稀罕的那种气息,高兴的叫了起来。

杨承志伸手摸了摸三只小家伙,三只小家伙用带钩的小喙轻轻的在杨承志受伤啄了几下,算做是见面的礼物。

看着可爱的三只小家伙,杨承志从空间抓了一条二三斤大的鲤鱼,剁碎了放到一个小盆中,放到窝里,三只小家伙闻到肉香,站起来争抢盆中的鲤鱼。

正看着三只小家伙,脑后觉得一阵凉风扑过,杨承志头也没回,他知道肯定是大金和小金回来了。

果不其然,大金和小金就落在他的身后,在它们的身边有两只死去的动物,一只是野兔,另一只被野兔压在下面,看不清是什么。

杨承志拿开野兔一看,原来是一头小野猪,杨承志指了指小野猪的尸体,回首又指了指六棱山,大金点了点头。

杨承志心道:还没听村里人说山里有野猪呢,等哪天上山去看看,顺便弄头野猪尝尝鲜,从小一直听老头子说野猪肉好吃,他还从来没有吃过呢,在楼顶上呆了一会,杨承志把三只吃过鲤鱼的小金雕放到空间,大金、小金见孩子被主人放进空间,抓起野兔飞起放到了楼门口。展翅高飞又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杨承志想了想下了二楼,悄悄的绕过三位还在那里厮杀的老爷子,到后院的简易房中,把黑玉。墨玉和它们的五只小宝宝都收进空间,让它们在那里面体验一下空间的神奇。

在院子转了一会,吃了几个水果,杨承志带着黑子出了大门朝修建学校的地方走去。

一出门看到了门前的变化,上午回来没顾得上看,现在才发现,门前原本的水泥路都变成了五米多宽的柏油路了。看来走了这二十多天,村里的路都修好了。

在去学校的路上不时的碰到扛着农具的村民,村民看到他都亲切的打着招呼,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北方的六月正值农忙的季节,种地的村民都忙着去地里除草,松土,好让自己在秋天的时候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四五分钟,杨承志来到了修建学校的地方,见原本空旷的地上,铁架中间已经建起了二层,二层搂顶上建筑工人正顶着烈日,搭建三层的铁架。

在学校动工的时候,村支书杨凤山那会就说,杨家沟一共就一百来户人,除了老人成年人,上学的孩子一共也就那几十个,按他的意思,学校盖一排平房就足够了。

杨承志不同意,他考虑的要比杨凤山远,他想把杨家沟打造成一个人人都想过来的世外桃源,到那时想来杨家沟上学的孩子必定不在少数。

所以他力主在选好的校址上修建一栋三层,共有三十六个教学班级的教学楼,还让在教学楼不远处,修建一栋二层的住宿楼,一处占地面子足有一千平米的餐厅。

这二十多天过去了,他看到在已经修建到二层的教学楼西面,住宿楼和餐厅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就等外部和内部装修了。

杨承志进去专门找了一下承包施工的工程老板。老板告诉他学校最迟在八月中旬就能全部完工,如果今年打算招收师生的话,提早动手,这个承包工程的老板,一直以为这学校是杨承志独资修建的一所私立学校。

其实他想的也差不多,杨承志他现在就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打算杨家沟的学校和其他地方的学校一样,全凭国家派发教师和资金。

在过完年的时候,他也专门找人打听过,现在平城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好,导致教学条件不如其他地方。

平城地区的很多学生都远离平城,到和平城紧挨的一个叫朔城的城中就读。

这也导致平城学生流失严重,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师见学生质量差,就应付差事,学生学不到知识,升学率也是逐年下降。平城的有学生的家长不惜借债让孩子出外面读书。

就说现在的杨家沟,几十个孩子就剩下十来个还在杨家沟就读,剩下的都让父母送到朔城去了,杨家沟没有老师,只能聘请了一个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在村里教书。

而朔城的升学率是年年攀升,这里面当然有一大部分都是平城学生存在有关。

所以说杨承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想新建这样一所学校,留住平城地区的生源,把升学率先搞上去,这样良性循环,平城地区的学生也不用跑老远去外地求学。

他想法是高薪聘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先把杨家沟这几十个学生教好,慢慢向周边地区发展。

听完工程队老板的话,杨承志出了学校,转向去杨家沟大队。

去了大队正好村支书杨凤山也在,杨凤山见杨承志过来,高兴的问道“承志,去燕京逛好了吧,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天”。

杨承志笑了笑,从衣兜中拿出一包左建华过来留下的软中华,扔给杨凤山,杨凤山拿过软中华,手一哆嗦,他可是知道这烟的价格,六七十一包呢,这一包烟的价钱能让他抽十多天别的烟了。

“凤山叔,我刚才去了一趟学校,工程队老板说,八月份就能完工,我打算今年先把咱们村在外面的孩子们全部招回来,你看怎么样”。

杨凤山摇摇头道“我看难,你也知道咱们这的教学质量,以前没钱的时候,咱们村的人借钱也让孩子去朔城读书,今年跟着你赚了不少钱,他们更是不会让孩子回来,他们都想让孩子成材,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做一辈子农民”。

“凤山叔,那你说为啥孩子们不想在咱们村里读书。”

“没老师,教学条件太差,别说是孩子家长了,我看见自己还觉得寒碜呢”。

“那凤山叔,你说咱们盖这学校是为了干啥,花好几百万盖起的学校,总不能就那放的吧”。

杨凤山沉默了一会道“承志,叔也知道你为了杨家沟,想让杨家沟的孩子们不用出去受那罪,可问题是上面不给咱们村派老师,即使是派过老师,人家老师也不愿意在咱们村呆啊”。

“如果咱们不要县里派发的教师,县里会不会说咱们”,杨承志想了想问道。

村支书杨凤山眼睛一亮,“承志,你是说咱们自己花钱请老师,让他们过来教咱们村的孩子们,这也是个办法”。

“凤山叔,咱们这一个差不多的教师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

“好像是一千五六吧”。

“那成,凤山叔,你出去给打听一下,哪有尽心尽责一心想教好学生的教师,只要他来咱们杨家沟,能好好教咱们村的孩子们,咱们一个月给他五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