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全品类艺术家 > 第二百三十八章、武侠

全品类艺术家 第二百三十八章、武侠

作者:大唐泼僧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1:01 来源:笔趣阁

想在好莱坞也拍一部史诗级大片,并自己去配上一曲好听的音乐,对康多鱼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现在还是拉来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投资,先创作一部武侠片试试。

康多鱼有了这个想法后,立刻动笔创作起来。

在他陷入迷离状态时,他脑海中出现了一些武侠片的片段。

他打算把这些片断用自己的讲故事能力连接起来,试试效果。

一代大侠李太白已经不想再见江湖的腥风血雨,准备退出江湖。

于是他托付好友于岱言将自己的青峰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王爷收藏。

这把已有千年历史的古剑伤人无数,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决断能够表明他离开江湖恩怨的决心,也能使这把古剑不再饮血。

但就在青峰剑被送到王爷府的当晚,青峰剑就被人盗走。

太极宗师于岱言和盗剑的贼子打了一场,确定对方是个女人,轻功十分了得,来自一个快要消失的门派。逍遥派的弟子

于岱言紧追不舍后,发现一个蒙面人消失在九门提督吴大人的府内。

想去搜查九门提督的府衙是不可能的,就算王爷也没有这个权利。

于岱言感觉,又一场腥风血雨就要到来了,而上一次江湖上的腥风血雨是被李太白用无剑胜有剑的高超剑法镇压的。

但现在,李太白的决定将引起新的江湖厮杀。

果然,太极宗师的猜测变成了现实,一个叫青峰仙子的女魔头横空出世。

她以锋利的青峰剑和快如闪电的一字电剑的剑法挑番了数个武林宗门。

成为了人见人怕的存在。

那青峰仙子还让那些向她求饶的武林门派尊她为武林盟主。

只是奇怪的是,这个青峰仙子只在晚上出来,骑着千里马去挑翻武林各大门派,白天就消声灭迹了。

让那些想找她报仇的人根本找不到她。

因为杀人的兵器来自李太白,所以许多武林人士找到李太白门上,问剑仙李太白要人。

他们怀疑祸乱江湖的女剑客是李太白的弟子。

李太白表示不知道女剑客是谁,至于自己的宝剑早就被盗。

本来退出江湖的李太白觉得江湖的新一轮风波是因为自己的剑引起的,所以他决定出山,寻找女剑客,拿回自己的剑,并把女剑客抓住,交给武林同道处置。

然后李太白调动起自己在江湖中布置的眼线,开始追踪女剑客。

经过一番激烈的侦查和反侦查。

李太白终于确定,杀人无数的女剑客是宋王府的郡主,地位超然于武林人士。

抓郡主去交给武林人士去杀了报仇,肯定会引起朝廷对武林人士的捕杀。

但任由郡主没事干去杀武林同道也不合适。

于是李太白决定亲自上宋王府走一趟,用自己高超的武功驯服教化爱杀人的郡主。

李太白的剑术已入化境,只需要一根柳枝便能施展玄妙的剑法。

他上王爷府说明自己要给郡主当剑术老师。

但门卫说郡主已经有老师了,而且还是江湖上有名的剑客一字电剑,所以郡主不会拜李太白为师。

一字电剑以出剑快而闻名江湖。

但在李太白看来,一字电剑只是个小角色。

于是来收徒的他,改口说自己是来挑战一字电剑的。

这下爱看热闹的门卫才回府中禀告了郡主。

郡主十分好奇,她本以为天下第一剑客就是剑术师父一字电剑,而李太白的名头比一字电剑响亮是因为用了利器青峰剑。

所以有人挑战师父,她很想看看是什么货色如此大胆。

然后她把一个正在把妹的白胡子老头叫出来,去和李太白比剑。

白胡子老头一开始还气势汹汹,但一走到门外见到是李太白,立刻怂了。

口口连声求饶。

但郡主见李太白只拿柳条,所以把青峰剑拿出来,让师父用青峰剑和李太白打。

但一把白胡子,比李太白至少多修炼了二十年武功的一字电剑就是不敢和李太白比武。

郡主自认为剑术已达化境,所以她手持青峰剑要和李太白比武。

但二人一交手,郡主便多次被柳条抽中,被李太白打的节节败退,从地上退到房上,从房上退到树上。

郡主被李太白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最终落败。

并心甘情愿拜李太白为师,接受李太白的管教,从此江湖上的这一轮风波被消散于无形。

康多鱼把武侠剧本给梁发看了,梁发感慨道:

如今的武侠片越来越难拍了,武侠虽然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但真正首先为我们构筑清晰具体的武侠形象的,还是以梁羽生、金庸、古龙为代表的一批人们。是他们将武侠变为了一种流行文化,这才开始深入人心。

而另一方面,他们实在太成功了,给后来者留下的是难以逾越的高度,武侠故事的描写方式已经基本定型,而其审美趣味也在大众心中根深蒂固,循规蹈矩只能继续生存,而求新求变又很难找到突破点。

但康多鱼的这个故事却找到了描写武侠世界的全新方式,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个人风格。

梁发为了拍好这部电影,请来知名的武术指导。

协助拍摄过许多武侠剧的知名武指看了康多鱼的剧本后也说道:

康多鱼的武侠视角,不在侠义,而在江湖,他的用意,是要将江湖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来描写、展示、分析,采用中立的叙事视角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在金庸的很多作品中,同样有对社会百态的深刻揭示,但两者的情况不同,前者是写长篇小说,他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在行侠仗义的文字表象下去暴露深层的矛盾问题,但作为一部电影,康多鱼必须舍去旁支末节,直奔主题。

因此,侠客们的义举不再是重点,他们在江湖与世俗之间穿梭的悲喜得失,所思所想才是重点,而且,康多鱼也并不总是盯着矛盾冲突的发展,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故事的主线与当时的世俗社会、人心习俗进行交叉穿梭,从而为寻找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这部电影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这是康多鱼独有的才华与风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