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好姐夫 > 第59章 借粮

东汉好姐夫 第59章 借粮

作者:相辞江湖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9:14 来源:笔趣阁

于禁率军在城中与黄巾军死战,姜盛部从东南城墙也杀进城去,整个邺城内杀得难解难分。

周仓部在付出了近五百人战死的代价后突破了东北角,至此,姜盛官军的三路兵马已经全都入城。

何仪所率黄巾军抵挡不住,就往内城退,快到内城东门的时候,于禁率骑兵突然杀到,堵在了东门外。

北有周仓,南有姜盛,西有于禁,唯有往东出城一条路了。何仪指挥残部往东而去,试图逃出邺城,逃到东门的时候,发现城门下已经有两千骑兵久候多时。

这两千骑兵原本被姜盛留做预备队,城破之后就被姜盛传讯召来把守东门,策应主力部队,此时派上了用场。

何仪率军苦战,被追上来的周仓一刀砍了脑袋,何仪既死,黄巾残部纷纷弃械投降。

至傍晚时分,邺城黄巾全都被肃清,姜盛收兵入城,在城东扎营休整。

姜盛问于禁怎么会进了城,于禁把进城一事向姜盛作了汇报,姜盛深以为许。

“文则,是你救了邺城百姓啊,也让我没有铸成大错。”

于禁只道姜盛说的是皇甫嵩军令和收复邺城的事,却不知姜盛是另有所指。

姜盛收复邺城后,官军士气大振,又连破邯郸、曲梁、广平,宣告了张角进军京师计划的全面破产。

皇甫嵩率官军一路北上,攻克曲周后安下营寨,随后组织官军向广宗发起了攻击,张角亲自登城指挥作战,打退了官军的七次进攻,又令张梁率骑兵从北门迂回到皇甫嵩军大营,试图以火攻搅乱,却不想早已被暗哨发现。

皇甫嵩进入冀州之后一直小心翼翼,特别是姜盛对他的提醒。

黄巾军多次受姜盛火攻偷袭之害,有道是在战争中学习战术,黄巾军也照葫芦画瓢,学起了火攻偷袭的战术,但毕竟还是姜盛的徒弟辈,官军焉能不防?

姜盛在W县之战的战报上就明确提醒皇甫嵩,在主力出战的时候一定要在大营周边广布暗哨,防止敌军偷袭。果不其然,张梁的突袭被轻松化解,官军骑兵出战迎敌,斩黄巾骑兵六百余人。

张梁率骑兵仓皇逃回广宗,从此不敢再出城攻击。

卢植在广宗时广筑营垒、深挖壕沟,本来就是围困作战,董卓主冀州战事的时候,张角四处出击,把卢植搞的铁壁合围工事全都填充摧毁,皇甫嵩又来这招,不过皇甫嵩的战术不仅是围,而且设置了三层防线,原来的时候黄巾军还能突破合围为广宗送补给,这皇甫嵩的三层防线让物资无法通过。

这一围,张角才紧张了,原来何仪部战力相对较强,现在何仪被搞掉了,卞喜也不知所踪,广宗黄巾才真正意识到情况不妙。

进入十月,冀州的秋意渐浓,连续近一月的作战已经让官匪双方疲惫不堪,广宗的物资储备尚可用上一阵子,但官军的补给却跟不上了。

朝中十常侍怂恿灵帝卖官鬻爵,各州郡县官员只顾了搜刮民财买官做,哪还不得上什么冀州战事。

皇甫嵩向朝中连发十次奏报催促粮草,均被搁置。冀州战事不得不暂时停下来,皇甫嵩派出使者向幽州、青州、冀州、并州、兖州、司隶校尉部等求援,却杯水车薪,堪堪保证日常所需,若是开战,必败无疑。姜盛从邺城获得的粮草已经运了半数给皇甫嵩,但杯水车薪。

在姜盛的建议下,皇甫嵩派人借粮。皇甫嵩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百姓是不可能借粮给官军的。

冀州战事久战不决,朝廷又乌烟瘴气,借了粮却无法保证何时归还,皇甫嵩乃名门之后,想当然地以为百姓不会支持官军。

其实皇甫嵩没有完全理解姜盛的意思,这个借粮可不是跟百姓借粮,而是向地主大户“借粮”。姜盛位卑,自然不会明说找大户借粮,这些大户要么跟地方大员有旧,要么就是朝中有人,可不是他姜盛能得罪得起的,而皇甫嵩就不一样了,再怎么说也是三品大员。

冀州虽说久经战事,但今年的收成相对于其他州郡倒好得多,地主大户存粮不少,虽说黄巾活动区域被强征了不少,但偌大的冀州还是有很多大户没有受到影响。

姜盛见皇甫嵩多日都没有动静,早已按耐不住,带着二十名卫兵赴曲周(属邯郸)拜见皇甫嵩。

姜盛见到皇甫嵩后开门见山,直接劝皇甫嵩向地主大户征粮,若是遇到阻碍,就已左中郎将的身份给地主大户打借条,将来向官府朝廷要还。

这些地主大户真正是为富不仁,皇甫嵩率官军为平定冀州浴血奋战,还不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利益,现在要粮的时候推三阻四。

皇甫嵩也发了狠,带着亲兵卫队赖着不走,那些地主老财避无可避,只好开仓放粮,但随后就写信给朝中十常侍告发皇甫嵩。

邺县是中常侍赵忠的老家,皇甫嵩到了邺县之后发现赵忠的庄园堪比皇庄,而家人却拒不借粮给皇甫嵩,皇甫嵩二性子犯了,上奏灵帝说赵忠的庄园超出皇庄的标准,应该没收充作军用。

皇甫嵩手握数万官军,又有镇贼大功,灵帝不得不准了皇甫嵩的奏报,并对赵忠进行了申斥。赵忠记恨在心,就派人跟皇甫嵩要五千万钱的补偿,遭到了拒绝,这梁子算是结定了。

与十常侍有联系的冀州地主大户们联名上告,要求罢免皇甫嵩,但张让、赵忠等人考虑到冀州黄巾军还要皇甫嵩去解决,所以暂时就忍下了,还劝冀州方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皇甫嵩经过这么一闹,征集了数百万石粮草,足够官军使用半年。与皇甫嵩的强征不同,姜盛的粮草就来的容易些。

冀州南部各县百姓听闻姜盛的官军缺粮,就把家中余粮主动贡献出来给姜盛军,因为百姓都是有感情的,姜盛为他们谋得了安定的生活,他们懂得感恩。

姜盛深感民意拳拳,但毕竟百姓生活条件不好,姜盛就派人登记百姓送来的粮草数量,然后折算成金银,逐家逐户地付钱。

此举感动了冀州百姓,家中有青壮年劳力的都被家人送入了姜盛的军营,要求跟随姜盛征讨黄巾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