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好姐夫 > 第357章 作死的袁术

东汉好姐夫 第357章 作死的袁术

作者:相辞江湖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9:14 来源:笔趣阁

火药的发明即将改变历史的走向,但真正形成战斗力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锻压技术、车床、无缝管材等不是这个时代所能掌握的,自动化武器的研制更是毫无可能,可姜盛还是萌生了想法。

姜盛暗中派了赵云带领一支五十人的小分队前往常山,这五十人是从黄巾之乱时就跟随姜盛的老兵,现在都已经是杂号将军了,是绝对信得过的。

常山那里是姜盛穿越来的第一处,在那里他首先认识了赵云、夏侯兰、童琳,那时候他看起来才二十岁的样子,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还是新兵,一晃十六年过去了,姜盛已经贵为晋王,而这里始终是姜盛铭刻于心的。

童渊在常山认了姜盛这个孙婿,交流武功,赠送天罡亮银枪和枪术心得和价值连城的夜光玉。

最重要的是姜盛之前把后世的自动步枪和手雷埋在了洞里!

这回安排赵云去常山就是把手雷和自动步枪带回邺城!

张宁还没归顺姜盛的时候,手底下就有一批工匠,加上姜盛发迹的乐安郡培养出来的发明者,这回可以把热兵器提上研发日程上了。

来自后世的姜盛知道军事科技的重要性,于是在军事学院新设了一个军事科学院,专门负责新科技的研究试验,试验场地就在邺城西北的大山里,首任科学院长是左慈。

姜盛凭着对后世军事技术的记忆,绘制了大量的图纸和式样图,然后交给左慈,让他组织人手研究。

由于研究出来的火药成分比较杂,爆炸效果比较差,姜盛也不强求炸弹、炮弹之类的,只写了大致的构想,让左慈他们研究去吧。

在姜盛的主持下,大汉朝廷出台了《北方四州建设发展战略诏》,对于冀州、幽州、青州、并州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划。

幽州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定位为工业基地,姜盛治下的各地手工业、冶炼业等工业项目全都迁到辽东,未来大汉的军事工业也将在辽东大发展。

青州拥有绵延两千多里的海岸线,造船、捕捞、近海养殖成为主业。

并州拥有丰富的煤资源和广袤的牧场,成为大汉的能源和战马供应基地。

冀州大部分是平原,土地肥沃,易于耕种,又是临时都城所在,承担了北方粮仓的重任,同时也定位为大汉的贸易中心。

昌黎、北平成为外贸互市中心,北方各民族可以到这两个地方与大汉进行商贸往来,汉夷各取所需。

北方的大发展热火朝天的搞了起来,雒阳校尉部的战事也一触即发。

曹操屯兵八万于官渡南岸,麾下夏侯惇、曹仁、许褚、曹纯等名将赫然在列。

典韦率军进驻豫州以后,张辽就撤回了河内,重新整合之后,张辽麾下有了十万大军,屯兵于陈留西侧。

青州荀攸也有近十万大军,五万镇守琅琊,另五万驻扎在泰山郡,刘备和曹操都不敢轻举妄动,青州地界目前比较稳定。

袁术和曹操被徐庶搅和的成了敌人,纪灵从陈国撤军以后,袁术就一蹶不振,彻底退出了豫州。

孙策把传国玉玺交给袁术,换取了三万精兵,在周瑜的谋划下渡江南下,先后破了建业、松江等地,在江南站稳了脚跟,鲁肃、张昭、张紘、黄盖、蒋钦、程普等文武鼎力辅佐,又与刘表修好,闷声发大财,实力渐渐壮大起来。

袁术见孙策成了气候,就表奏孙策为吴郡太守,把孙策彻底打发到江南去,趁机把庐江收了回来。

孙策开始的时候并不愿意,后来周瑜一番分析,孙策觉得舍弃庐江而专心在江南发展反倒更好,于是就要求袁术返还传国玉玺。

袁术当然不还,孙策就宣布脱离袁术自立,把会稽和吴郡收入囊中。

刘表见孙策得了好处,当然也不放过,派黄祖挥军东下,趁袁术豫州撤军、孙策独立的机会,拿了豫章郡。

袁术响应曹操出兵,可谓是一招臭棋,没想到姜盛轻而易举就破了这次“清君侧”行动,现在他是有苦难言!至此,他只有九江、庐江、丹阳三郡,麾下兵力满打满算也就十万人!

北有刘备曹操姜盛,西为刘表,南为孙策,袁术可谓是四面楚歌,在这个时候,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末路,就想过把皇帝瘾,于是脑子抽风,自称“仲皇帝”。

此举一出,天下哗然,姜盛首先发布檄文,把袁术骂了个狗血淋头,并召集天下群雄共讨之。

刘备紧随其后,并首先出兵南下,兵指九江郡。

刘表以蔡瑁为水军都督,沿长江东下,进入庐江。

孙策兴兵西进,染指丹阳郡。

袁术派出纪灵、桥蕤、张英兵分三路,分别抵御三支敌军。

由于姜盛麾下张辽大军已至,曹操不敢轻动,只是象征性的声讨袁术,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姜盛亲率四个军共十二万兵力,由邺城往东入青州,屯兵于聊城与驻扎聊城的徐晃第二军合兵一处,突然向济北发起进攻。

济北算是比较尴尬的,东边泰山郡早就在姜盛的控制范围内,西边是冀州,姜盛的老根据地,北面是济南,也是姜盛的地盘。

济北就像一枚钉子,扎在姜盛的地盘上,所以姜盛突袭济北,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曹操的注意力在东郡和陈留,对于姜盛的突然袭击无能为力。

经过十天的闪电式进攻,济北落入姜盛手中,得胜之师继续南下,迅速拿下东平国。

曹操这下慌了,急令夏侯渊、李典调集任城、山阳两郡的部队,作出防御,防止姜盛的部队继续南下。

结果姜盛见好就收,留徐晃的第二军驻扎在豫州延伸到兖州和徐州之间的三不管地带,对兖州和徐州虎视眈眈。

主力大军休整数日后,姜盛挥军向西,直奔东郡而去。

张辽在官渡按兵不动,曹操也不敢乱动,眼瞅着东郡落入敌手。

万般无奈之下,曹操令程昱组织了五万多民勇支援东郡,无奈只是杯水车薪,被姜盛的先头部队击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