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好姐夫 > 第344章 收复辽东(6)

东汉好姐夫 第344章 收复辽东(6)

作者:相辞江湖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9:14 来源:笔趣阁

数千名斥候散在辽东,没有什么探听不到的东西,张宁觉得时机来了,就八百里快马急报赵云,让赵云收拢兵马,死守新昌一个月。

赵云原有兵马五万,掌控新昌城的时候损失了三千多人,后来招降了柳毅旧部一万五千人,其余残部有的逃走了,有的卸甲回乡,现在城中基本稳定了,赵云就把三万玄甲骑兵分成两部,直接安排在新昌城西、城东五十里的地方。

由于面对的敌人是十万大军,也算是公孙度的主力了,赵云还是不敢托大,传信给太史慈。

太史慈留了五千兵马分布在各舰上,其余将士都登岸集结,增援新昌城。

公孙度自以为做的很隐秘,还大张旗鼓地到辽阳视察防务,无非就是做给张宁他们看,他公孙度都敢在战争期间离开大本营,说明襄平是固若金汤的,公孙度不担心高顺、张宁他们攻城。

装X可以,但是装大了就是作死了。

公孙度在辽阳鼓舞士气的时候,传令兵急报,高顺、麹义从西、北两个方位上向襄平发起了进攻,在昌黎休整多日的卞喜、眭固两部直奔辽阳而来。

公孙度大惊,急急忙忙带着兵马撤向襄平,半路上被麹义的骑弩兵截住,漫天飞蝗,射杀着公孙度心腹部队的将士,公孙度不敢有所迟疑,带着部队猛冲猛打,不计代价地往南疾驰,襄平只有五万部队,如何面对高顺和麹义的十余万大军?而且还是装备了“大杀器”投石机阵的兵马!

但事与愿违,公孙度根本就回不去了,襄平外围已经遍布姜盛的兵马,各营都是品字形分布,在广阔的辽东平原上如星罗棋布,麹义的骑弩兵作为机动力量还在四处转悠,公孙度暗叫完蛋,只能又撤回了辽阳。

攻打辽阳的卞喜、眭固两部本就是牵制辽阳守军的,公孙度来了正好。他们也不攻城了,就在城外扎营看着,你一出城我就攻城,你一打我我就打退你,公孙度只能困守辽阳了。

襄平没了公孙度的调度,单凭中郎将阳仪指挥,根本不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襄平也成了困守的一座孤城。

高顺的重步兵已经在襄平各处城门外布成了防御阵势,襄平的守军根本就没有机会出城了,整个城门洞都被高顺陷阵营的弩车阵封锁了。

在冷兵器作战中,箭矢那是珍惜资源,但在姜盛麾下的各军中,弩箭那可是管够,阳仪组织了几次出击,都被密集的弩箭射了回去,最后也不敢动弹了。

而进攻新昌的两路兵马此时已经陷入了被两面夹攻的境地,公孙康在东路,被一万五的玄甲骑兵接着,然后西路的一万五千玄甲骑兵加工过来。

五万大军被三万玄甲骑兵断成两截,然后就是死缠着不放,公孙康兵力虽然众多,但被玄甲骑兵牵着鼻子走,连续几天都没有向新昌城移动半步。

公孙恭捡了个漏,正好西路的玄甲骑兵去夹攻公孙康了,公孙恭顺利来到了新昌城下,却见赵云亲率两万大军在城下列成了阵势,就等公孙恭所部的到来,城头熙来攘往的守军也绝对不是假的。

打还是不打?公孙恭举棋不定,这新昌城怎么会有这么多兵马?难道赵云的援军来了?那么是从哪里来的援军?

赵云的任务是固守新昌城一个月,他却弃守改攻,把守城战变成了运动战。

张宁让赵云固守是担心公孙度放弃襄平而往东攻略辽东和乐浪,新昌城肯定是首当其冲的,没想到赵云灵活用兵,愣是拖住了这十万辽东军。

这么一来,襄平就好打了,没有了这十万后顾之忧,高顺和麹义可就放开了打。

由于襄平城大,城中百姓众多,张宁考虑到姜盛的仁德之名,不想过多杀伤无辜百姓,要不然就算得了襄平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就放弃了投石机阵“炮火”覆盖的计划,改为劝降加强攻的策略。

没有投石机阵的覆盖,高顺的攻城战打得很辛苦,襄平城也算是幽州第一大城,连涿县也多有不及,城内储备的物资极为丰厚,原本是供十万大军两个月之用,现在就六万兵马在城中,支撑个几个月都不是问题。

城中的守军依仗着充足的物资储备,虽然现在全城封死,但士气上并未收到多少影响,虽然不能主动出击,但高顺他们要想攻城也绝非易事。

张宁和高顺等人研究了数日,决定还是先行试探性攻城,试试守军的战力。

高顺令轻步兵换上了清一色的玄甲,面部以黑纱遮掩,然后借着夜色接近城墙,然后组装起云梯车,这些云梯车都已经被涂上了跟城墙类似的颜色,现在是月末,没有月光,这些搭在城墙下的云梯车并不容易分辨。

组装完毕后,就把云梯车贴着城墙放置,从城头上往下看并不明显,为了避免被守军发现,高顺令各营每天擂鼓,吸引守军的注意力。

就这样持续了几天,城墙下的各处云梯车都已准备完毕,于是数万步弓军借着夜色暗伏在城墙下面,慢慢升起了云梯,这些云梯就跟后世的消防云梯一样,能够伸长三倍。云梯顶部托着一个石板,花色跟城墙的石头一致。

城头巡夜的士兵完全没有发现,垛口外多了一块石板,从上面往下看,还以为是城墙的一部分。

张宁的伪装计策看来做的很到位了,在城墙下面的将士们休息了一夜,黎明时分,都拿出干粮吃了下去。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高顺军各营开始例行的擂鼓行动,城头的守军看了看不远处高顺各部的营寨,并无异动,于是继续例行的巡逻。

入夜之后,城头的守军中出现了一队巡逻兵,路过的另一对巡逻兵显然不认识他们,只是礼貌性的打个招呼。

现在城中最大的官员就是中郎将阳仪,他带着亲兵到城头来查看值夜情况。

阳仪转了转,自言自语地说道:“今晚怎么多了一队巡逻兵?看来将士们还是尽职尽责的,强敌在外,能够自发加大巡逻密度,只希望主公早点杀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