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好姐夫 > 第336章 青州海军

东汉好姐夫 第336章 青州海军

作者:相辞江湖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9:14 来源:笔趣阁

荀攸见姜盛满意,也是大为高兴,就建议姜盛再看看其他几艘船,姜盛欣然同意。

虽然是冬天,但海水温度还行,除了岸边有些浮冰之外,海里并未结冰,姜盛就乘着冲锋舟往来于大船之间。

这些大船都有绳梯和吊篮,荀攸安排姜盛用吊篮上船,姜盛没有同意,自己攀着绳梯上了船,看来这几年没怎么动身体,体能倒也没有减弱。

这些船大体上就是四种样式,第一种就是旗舰型的,体积大,火力猛,另外四艘楼船也属于这种,外包钢板,与最大的这艘相必,体积小了一些,舵楼只有两层,容纳八十名船员和二百士兵,但安装在上面的连弩机和投石机都明显比最大的这艘多,火力船无疑,姜盛定义为驱逐舰;

第二种是流线型的船,体积小于驱逐舰,甲板上没有投石机,全是弩机,容纳士兵较少,但机动性很好,可以用做护卫舰;

第三种是从底仓到甲板顶部都包着钢板,钢板的缝隙中都安装了铁矛和尖刺,用于海中冲撞敌船的;

第四种就是货船类型的,船舱后面可以打开,类似于后世的滚装船,顶部有弩机,中间船舱可以容纳五千步兵或者两千骑兵,也可以用作粮草物资运输船,抗风能力强,但速度慢,不抗打。

还有些小型的冲锋舟,可以随大船携带,在浅水区使用。

姜盛当初只是想到了动力和大体的样式,没想到渔民们发挥聪明才智,鼓捣出这不同类型的舰船,看来组个舰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不知道这船的性能如何。

回到岸上之后,荀攸道:“属下曾带着这些船出过海,主公大可以放心,现在我们就可以出海试航。”

姜盛点了点头,陈纪连忙组织人手去召集水手,参与造船的这些工人大部分都熟悉海上的情况,直接被招募过来,太史慈所率的将士也被安排上船。

陈纪组织人员用木板架起了简易浮桥,连接到运输船,那些战马被骑士们牵着涉水出去,从运输船后方登上了船。

准备完毕之后,姜盛登上了旗舰,带着四艘驱逐舰、二十艘护卫舰、十艘冲撞船、四艘运输舰,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海。

海面上有一米多的轻浪,但姜盛所在的旗舰却毫无影响,水手们在底仓用力踩踏着踏板,齿轮传动装置带动着螺旋桨飞速旋转起来,激起一轮轮浪花。

一名老渔民掌着舵,控制着旗舰航行的方向,前甲板上一名水手打开了船帆,借着西北风往东南航行,速度快了许多,其余的船舰也都根据旗舰的旗语变换着方向和风帆角度。

航行了一个时辰,陆地渐渐模糊了,到后来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大海,姜盛看着速度,足有七节(约每小时十三公里,1节=1海里/小时=1852米/小时),这也是借助了风帆的力量,单靠人力,最多也就是五节的航速。

天色开始变换,船顶的旗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那老渔民道:“大人,天气看样子要有大风,我们还是返航吧。”

“好,你是船长,你说回就回吧。”

那老渔民不再多说,让旁边的助手到船顶发出旗语,这些旗语姜盛大概懂得,但跟后世的相比还是不规范,但各船的船长都懂,整个舰队开始转向。

姜盛站在甲板上,扶着栏杆,对于各船转向看得真切,风帆已经下来了,旗舰在右转,左边的船桨用力向后划水,而右边的船桨则向前划水,整艘旗舰原地调头。

跟在后面的驱逐舰、护卫舰等船则左翼的左转掉头,右翼的右转调头,空出中间的水道,正好让旗舰通过。

姜盛估算着时间,整个舰队掉头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已经重新编成阵型返航。

这时候的船可没有后世那么高端,什么雷达、导航之类的,整个船的航行全靠船长手中的罗经仪。

姜盛看着这罗经仪上面刻着甲乙丙丁等指示方位的汉字,问道:“这是罗盘吗?”

老渔民道:“这个叫做罗经仪,那些占卜风水的道人都有这个东西,但在我们手里可不是用来看吉凶方位的,而是确定航向的。”

姜盛不禁赞叹,中国人民的智慧真的是逆天了,大航海首要的就是罗盘,现在有了大船,看来大汉也可以推行大航海运动,比欧洲提前个一千多年。

“这个罗经仪可以做成大的,固定在舵楼里,那样航行会更加方便和准确。”

众人都是点头称是,随行的官员除了太史慈,其他人都根本不懂,也只是附和。

太史慈突然提醒道:“我们的船队已经往南偏移,应该适当调整航向,要不然可就回不了黄县造船厂了。”

姜盛眼前一亮,笑道:“看来子义也懂航海啊。”

太史慈道:“属下自幼在黄县长大,略懂一二。”

“好!你说略懂!那海军司令就让你做吧!”

“海军司令?”众人都不明白,但海军这个词还是明白的。

“哈哈——海军司令,就是海上舰队的最高统帅,这样吧,给你个比较易懂的职位,横海将军,今后这些船就组成青州海军,你是总负责人,准许你在青州范围内招募选拔水兵,择优安排职位,报总参谋部备案。”

“总参谋部?”这又是个新名词。

“就是替我谋划组织作战事务的机构,今后一切成规模的作战都要经过总参谋部的议定。”

太史慈以大司马姜盛的名义在青州各郡县招募懂水性的青壮劳力,百姓们纷纷打听姜盛是要干什么,有人就把早先姜盛发出的发展渔业捕捞的布告拿来传阅,百姓们这才明白,于是热烈响应招募,纷纷投奔到黄县来,陈纪调集了大量的给养物资,暂时保障这些人的吃用。

姜盛在黄县逗留了半个多月,凭借后世的记忆,对战船的结构、类型以及配属武器的研发提出了建议,那些老渔民们都听得很仔细,姜盛又把自己记着的东西,写了出来。

因为姜盛是陆军出身,对于海军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有些技术上问题他是不便多说的,只提出了大概的方向,让劳动人民的智慧去研究尝试吧。

二月初的时候,太史慈已经招募了两万多人,又把两万青州兵划到海军中,世界上第一支海军就这样成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