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好姐夫 > 第312章 给左慈下套

东汉好姐夫 第312章 给左慈下套

作者:相辞江湖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9:14 来源:笔趣阁

于吉缕着胡须缓缓说道:“天数使然,只是借贫道之口说出而已,依《归藏易》所载卦象显示,令郎取名应补以水相,贫道不才,愿为公子取名。”

姜盛听于吉这神神道道的,笑道:“你二人故弄玄虚,只是为我儿取名而来?”

于吉道:“滋润化育,涵衍天地,又以姜姓匹配,可免凶灾,贫道为公子赠一字——涵!”

姜盛一呆,自己当初去长安杀董卓的时候曾写手书给荀彧,若是遭遇不测,则以手书示人,现在这手书还是绝密的物品,被荀彧妥善保管,这于吉如何得知姜盛之意?

“那道长以为我儿的名用单字还是双字?”

“单字为上上之选,若是以族谱排列,应为双字的,也并无不可。大人的来源颇为隐晦,贫道无法确定族谱情况,所以对双字名不做点评。”

姜盛盯着于吉看了半天,问道:“好,那就借道长吉言,给我儿取名姜涵。不过我还得问问,道长未见我儿,即以面相卜卦,岂会看不出我的来历?”

于吉道:“大人乃天外流星,超脱星宿之局,贫道肉胎凡体,实在看不透。”

左慈也道:“大人的来历极为奇特,仿佛异世之人,贫道也看不透。”

姜盛根本不信这些星象占卜之说,但两人对自己来历的表述让姜盛不由得不信这些东西,这种穿越而来的,本就是异常之事,这两个道士岂能看得透?

“既然看不透,那就不要徒费心神了。左慈,道观建在何处啊?”

“就在邺城北山西南峰上。”

“在山顶?你可真能折腾啊,在山顶建道观,工程何等浩大?”

左慈道:“嘿嘿,虽然工程浩大,但是地有所值啊,正是贫道炼丹的绝佳之地。”

“好吧,既然建了,就由着你折腾去吧。”

左慈道:“于吉是我师兄,来冀州也不能没个地方呆啊,还请——”

“免谈!你的道观就不能待吗?”

“我偏好丹鼎之术,免不了乌烟瘴气,而师兄偏好符水之数,经受不得,所以——”

“那好吧,就在你对面山峰建一处馆舍。”

于吉道:“大人不必理会左慈,贫道行走天下,随处都是歇脚地方,盖了道观,我可就迈不开脚了。”

“留在冀州有何不好?不必风餐露宿。”

“左慈,你小子就是懒!云游天下乃是我辈之道,你这样留在一处,可就耽误了修行了。”

姜盛静静看着两人斗嘴,并不言语,两人吵了半天,左慈被说的面红耳赤,就道:“我不与你争论,你要走就走吧。”

于吉也是很干脆,就对姜盛道:“那贫道就告辞了,请恕贫道直言,令公子有天子之象,还请好生教导,以求万世流芳。”

于吉说完就走,出了姜府之后扬长而去,左慈也向姜盛告辞,他也要回道观了,临行前交给姜盛一个小盒子,说道:“贫道在山中凝炼九九八十一天,方得此丹,特来敬献给大人。”

姜盛打开盒子,见里面是一枚光彩照人的丹药,看起来跟金属球一样,就问:“这玩意儿能吃?”

左慈点了点头,姜盛却摇了摇头,说道:“你这里面有金石之毒,长时间服用必定会毒发身亡,我劝你也不要搞这些东西了。”

左慈闹了个大红脸,尴尬地说道:“贫道以炼丹闻名于天下,你不让我搞这个,那贫道该做什么?”

姜盛心念一动,说道:“我给你一个配方,你去搞,要是炼成了,你就是改变历史的人,千秋万代都会敬仰,不过呢,危险性很大!”

左慈道:“有何危险性?”

“有可能会爆炸,若是配料足够多,很可能会炸平你的道观!”

“你有些夸大了吧?我之前炼丹的时候也被炸过,顶多就是炸裂了丹炉。”

“信或不信都在你,但要是不注意,我也只能送你驾鹤西去。”

左慈见姜盛不像是开玩笑,就道:“那不知这丹炼出来有何用?”

姜盛道:“你先不要考虑干什么用,先炼出来再说!”

姜盛边说边在纸上写了一行字,上面写了三样物品:硝石、硫磺、木炭。

左慈接过去一看,感到不可思议,“就这么简单?”

“是啊,这三样物品你认得吧?这是必需的三种原料,你找到之后要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进行炼制加工。”

“硫磺和木炭都是容易着火的,嗯,不知道要按照什么比例?”

“我要是知道,还用你去炼制吗?我只知道一点,炼制此物的时候,不可过热,否则就可能爆炸!”

“好吧,那贫道就去试一试,不过你得派些人给我用,我一个人收集材料好难的。”

“没问题,用多少人你报个数就行,我让荀彧安排。”

左慈道:“我要二十名青年汉子。”

“这没问题,人我给足,给养物资也给足,你只要把这东西给我做出来就行。”

左慈拿着纸就走了,姜盛令人通知荀彧,全力保障左慈的道观,并派兵马在山下守护。

邺城文武送来的礼物都被周仓放进了姜府的仓库,然后把登记了送礼者和礼物编号的册子交给了姜盛。

姜盛见这些礼物很多都是奇珍异宝,顿感意兴索然,凭这些文武官员,从哪儿能弄到这些东西?恐怕大部分都是贪贿所得,于是让秦绾负责逐个退回,并在退回的礼盒中加了一张字条。

这字条是姜盛亲笔所写,并盖着姜盛私人的印鉴。内容是:

两袖清风何来奇珍异宝?

忠义勤廉方为无价之礼!

秦绾带着越女营将士来到姜盛府中,把堆积在仓库的所有礼品分发下去,然后逐家逐户地送回。

那些文武官员见姜盛把礼物退回,都感到不可理解,同时又担心姜盛罢他们的官,等看到盒中字条才明白了姜盛的苦心。

十常侍的下场,他们都知道,姜盛写这张字条就是点醒他们,并不是要对付他们,若是不思悔改,下场自然不用多说。

有些文官把姜盛的亲笔字条奉若至宝,精心装裱之后,挂在书房显眼的位置,这种做法很快就流行起来,成为佳话。

姜涵满月的时候,姜盛给邺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发了请帖,邀请他们参加姜涵的满月宴,算是答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