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好姐夫 > 第212章 姜盛反董(7)

东汉好姐夫 第212章 姜盛反董(7)

作者:相辞江湖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9:14 来源:笔趣阁

献帝身边的那些宫女都不知道其中关节,还道是这宫女有个姓黄的姐夫。

献帝虽然才刚刚十岁,但已经心机颇深,经常学着董卓的做派,看中了哪名宫女就让宫女侍奉,所谓侍奉,也只是陪献帝玩,伺候他衣食起居,过一段时间后就换人了。

之前都是宫中起居官安排的宫女,献帝并不喜欢,所以董卓敢公然强X,但董卓也知道小孩子都是喜欢独占,献帝自己选来侍奉的宫女,董卓都不去碰,有几个不遂献帝的意,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换人了,现在常在献帝身边的宫女只有四个,现在加上徐玉娥,已经五人了,这都是献帝自己留下的人。

话表两头,姜盛回到乐安之后,即召集审配、徐晃等文武议事,商讨讨伐董卓之事。

田丰道:“主公,关东群雄都已经起兵,我们也应该打出旗号反董,之前主公假意奉董卓,各地诸侯多有误解,若是不明确旗号,恐怕会被群雄视为敌手。”

审配道:“言之有理,前些时日,渤海太守袁绍、陈留曹操都送信来,共约起兵之事,我尚未回复,此番可回信,表明我与主公的关系,和主公的立场。”

“嗯,此事宜速办。”姜盛表示同意。

“主公,属下还有一言,董卓军虽然遭我军重创,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诈狡猾的李儒相助,实力还是不弱,群雄各有三两万兵力,若是各自为战,难保不会被董卓各个击破。所以我建议号召诸侯会盟,推举德高之人为盟主,以统一号令,一致对敌。”

徐晃道:“正是,虽说董卓受到重创,但我们也是损失惨重啊,要想诛除董卓,单凭我们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主公,我们现有兵力一万人,还要保护乐安的治安,只能依靠诸侯的力量。”杨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公请放心,我在草原上还有两万精骑,现在由田豫率领,随时可以南下助战。”褚燕道。

田丰道:“主公,诸侯各怀鬼胎,不可依靠任何人,我们哪怕只有三千兵力,也要独立成军。”

“不错,求人不如求己,这样吧,令田豫派五千骑助战,乐安抽调六千,整军备战。正南啊,物资保障这方面,就交给你和杨凤了。”

“谨遵主公号令!”审配和杨凤当即表态。

且说曹操假诏串联各地诸侯,得到了广泛的响应,而审配给曹操和袁绍回信后,他们才知道审配是姜盛的人,姜盛穷其精兵与董卓军死磕,重创了董卓的实力,受到了群雄的尊敬,所以姜盛的信传出之后,各地诸侯都表示愿意接受姜盛的会盟提议。

姜盛和曹操不约而同地推举袁绍为盟主,群雄也都接受了,各地诸侯开始采取行动。

南方,孙坚首先向北发起了攻击,先后击败董卓任命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北上鲁阳与袁术会师,后袁术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又率军攻略南阳,募集粮草物资,而孙坚则驻军于鲁阳,防御董卓军来犯。

北方,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举兵五万,屯于河内;冀州牧韩馥屯于邺城;豫州牧孔伷屯兵颍川;右将军姜盛屯兵乐安,后移师至河内,与袁绍合兵一处。

曹操在卫兹的帮助下招募了三万大军,并得到了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等人的投效,实力不俗。

兖州牧刘岱、东郡太守桥瑁、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各自起兵与曹操会师,屯于酸枣。

十三路诸侯举起了义旗,传檄天下,讨伐董卓。

董卓本想调兵遣将,与诸侯各部交战,侍御史郑泰劝董卓保存实力,而假诏令各地州郡长官讨伐关东盟军,拜北军中侯刘表为荆州刺史,从南方牵制盟军,又拜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牵制北方。

北平太守公孙瓒与公孙度向来不和,还没等公孙度到任,公孙瓒就在北平起兵反董,后来徐州牧陶谦、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上党太守张扬、西凉太守马腾也俱起兵。

四面八方起兵者不计其数,牛辅、皇甫嵩、盖勋等在长安抵挡白波黄巾郭太部和西凉马腾部,为董卓解除了后顾之忧。

董卓派胡轸率军剿孙坚和袁术,徐荣率军抵御曹操,张济、樊稠率部进河内郡以抗袁绍、姜盛等。

豫州牧孔伷仅有一万兵马,从豫州各郡县招募的兵勇尚未到达,而董卓部将李傕已率军两万突然袭击,孔伷一介书生,不懂军阵,麾下又无领军之将,面对李傕的突然袭击,手无足措,麾下各部也都各自为战,被李傕军围攻多日后,全都溃散,孔伷逃脱不及,被李傕所害。

孔伷死后,袁术瞅准了机会,立即上表推举孙坚为豫州牧,这时候就上表也就是例行公事,并没有实际意义,孙坚自领了豫州牧,打算北上,董卓部将胡轸率军主动出击,兵锋直指鲁阳。

河内太守王匡不等姜盛军赶到,就派部将韩浩率军出击,张济以少量兵马在河水孟津段南岸虚张声势,韩浩误以为张济是想强渡河水,就集结重兵把守孟津、河阳津,而樊稠率精锐主力从小平津渡过河水,在韩浩军后方突然发起攻击。

韩浩军腹背受敌,猝不胜防,樊稠趁乱催动部队猛攻,韩浩军难以抵挡,很快就溃败,王匡只得回乡重新招募兵马,河间武将方悦率部投到王匡麾下,而此时姜盛军已到河内。

姜盛以徐晃为司马、田丰为军师,又令赵云、于禁、张郃、夏侯兰率一万骑兵进驻河内。

袁绍麾下也有颜良文丑,但人才凋零,而姜盛却是人才济济,又是精锐骑兵,袁绍有些自卑,自己除了四世三公的显赫背景外,没有一处比姜盛强。

三军会合后就等韩馥军,韩馥军却迟迟未到,袁绍派人去打探,韩馥却称缺兵少将,难以组织队伍参战,但承诺为诸侯盟军提供粮草物资,袁绍同意了,于是令王匡、姜盛移师南下。

正逢樊稠率军渡河东进,进驻汲县,姜盛主动请战,愿为盟军打头阵,袁绍当即答允,就让王匡部策应姜盛军的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