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好姐夫 > 第179章 考核选官(二)

东汉好姐夫 第179章 考核选官(二)

作者:相辞江湖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9:14 来源:笔趣阁

文科第二场的考试,自由度比较高,每名考生一张白纸,有他们自由发挥,时间截止到未时末,提前写完的可以交卷离场,等候五日后的发榜。

汉朝的时候还没有科举制,金榜题名的事也不会发生,姜盛这个穿越客来到之后把科举制提前搞起来了,五天后公布文科考试成绩。

姜盛并没有查阅报名者的姓名身份,所以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谁,下午的考试开场没一会儿,就有一名中年文士交卷,接着一名壮年书生也要交卷。

周仓收了他们的试卷,然后派卫兵送这二人回松鹤楼休息,静等三天后的发榜。

这次考试只有姜盛一个阅卷人,第一场的考试有标准答案,姜盛挑了几名心思细密的卫兵对照着标准答案阅卷,第二场的政论考试就要姜盛自己阅卷了。

姜盛让周仓把这两个提前交上的答题卷拿了过来,他先阅看。

“荀攸?许攸?”姜盛看着答题卷上的名字,又惊又喜,这两人怎么也来了?虽说历史记载的许攸名声不怎么好,但也是有些才华的,现在正值用人之际,还是可以用他的。

荀攸的观点是作战理政都要灵活多变,不能拘泥于理论和旧制,提出了三项主张:君应立贤、臣不集权、度势而治。

这个观点与姜盛的观念是一致的,姜盛看着荀攸的详细分析,赞叹不已,这人名声很大,果然不是浪得虚名,若是得荀攸相助,必能成大事。

考试规则是姜盛定下来并对外公布的,当然不能就这么录用荀攸,古时信用极为重要,商鞅变法前搞的那个城门立柱就直接促成了民众对变法的支持,姜盛要想服众,也要遵守规则。

许攸的智慧相对于荀攸就查了一些,不过也符合姜盛的观点,当初他与王芬密谋废了灵帝改立新君,就足以表明此人的想法,他的观点是忠君要忠于明德之君,若是君无道,忠臣则无道,有才华的人不会愚忠。

看来历史的记载真实性还是可以保证的,许攸就是因为袁绍刚愎自用才改投曹操的,结果这一叛变直接让袁绍输的血本无归,后来居功自傲,被曹操所杀,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可以发挥他的才智的。

未时末,考生们都离开了平东将军府,答卷也都收了回来。下午的时间内,卫兵们已经把上午的考卷阅完,并给出了得分。

姜盛看试卷上的分数,都是汉字,看得就头大,突然想起来后世用的阿拉伯数字来,就叫来几个有点文化功底的心细之人,把阿拉伯数字交给他们,姜盛对这些数字进行了命名,不叫阿拉伯数字,而是叫中华数字,这也算是剽窃了。

经过大半夜的教导,这些人总算明白了阿拉伯数字的组合方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这些人总算懂了,但是对于0,无论怎么解释,这些人就是不懂。

姜盛道:“0就是代表没有,如果你写一十,十是两位的,十位上你写个1,就代表十,但是十后面不能空着,要是空着,这又成了1,所以从后往前,没有数的,就用0补位。比如说一百,你只需要在第三位置写个1,然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也就是个位和十位,就用0补位。比如一百零一,一百之外的数,不够十,那么就在十位用0补位,明白了吗?”

这几个人都点了点头,然后又连忙摇头,姜盛差点被气死,为了今后的方便,姜盛耐着性子给他们解释,总算开窍了。文科一的考试成绩就用阿拉伯数字统计出来了。

新的计数法被姜盛推广起来,最初的这些学员都成了专家,这也是后来的教授级人物。

第二日的时候,姜盛独自审阅科目二的答题卷,有不少年轻人都提出了很好的政略观点,虽然有浓重的忠君色彩,但在具体的治理措施上还是很适合当前的社会状况。

第三天为武科考试的时间,姜盛让周仓留守平东将军府,然后带着几名随从出城到了玄甲骑兵的营地中。

还未入营,就听得营中金铁相鸣,喝彩声、助威声不绝于耳,姜盛一猜就是赵云又在组织比武。赵云的练兵方式很奇特,都是让士兵们在比武中训练,而不是统一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这与后世的练兵方法是相通的,士兵练作战,军官练协同。

姜盛入营之后,有士兵发现,姜盛示意他不用通报,他要看看士兵训练的效果。

走到近前,姜盛可算是开了眼,这回可不是士兵对抗,而是赵云亲自出场,与一名手持长柄斧的壮汉战到一起。

赵云的枪术奇招百出,几乎全是虚招,他不敢跟这种使用重兵器的人硬碰硬,只能以虚招搅乱心神,耗费对方的体力,然后趁虚攻入,但现在来看,这用大斧的壮汉体力连绵不尽,一时半会儿是很难分出胜负的。

“七探蛇盘枪”是赵云自创的招式,专门用于战场上的对阵,克制轻骑和步兵,那壮汉的大斧却是以攻击上盘为主,很少会顾及低于马背的地方。

赵云就是看准了这壮汉的弱点,所以就用七探蛇盘枪术猛攻那壮汉的下盘和战马,那壮汉只能用大斧防守,赵云的枪尖每一接近,那大斧就切了下来,赵云的枪有几次与大斧直接相交,直震得他虎口发麻,差点拿捏不住。

百余回合之后,赵云一改战术,转而以刺、挑等招数,专攻上盘,那壮汉长时间防守下盘,突然又改上盘,这壮汉应对不及,被赵云的回马枪打落马下。

众将士连忙过去扶起那壮汉,谁知那壮汉翻身而起,拱手道:“将军神技,公明甘拜下风!”

赵云下马,挽住那壮汉的手,笑道:“公明兄,我乃取巧而胜,相比于你踏踏实实的攻击,我不算赢啊。战场对敌,要兼顾各方,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才能杀伤敌人,不要忘了,战马也是骑兵的命。”

那壮汉道:“谢将军指点!不知这武科考试,什么时候开始?”

“哈哈——好!”姜盛拍着手笑道。

赵云连忙拱手道:“拜见主公!”众将士也连忙致礼。

那壮汉转身看着姜盛,却见姜盛身材偏瘦、年纪不大,但自有一股自信和威严。

姜盛道:“壮士身手乃是一流战将啊,是不是来报考武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