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厂公为王 > 第五十一章 寨内论事

厂公为王 第五十一章 寨内论事

作者:徐猫儿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8:45 来源:笔趣阁

以白莲教的权力架构,教主至上,其下为左右护法,总理江湖事务,再有莲花使者掌管教中内务,还有风雨雷电四位天威尊者掌教众赏罚,还有天地人神鬼五路将军统领四方教众,掌征伐。这些掌权者虽然地位互有高低,但因为职司不同,彼此一般互不统属。在此之外,还有五位长老,代表白莲教行走江湖。他们地位超然,什么都可以管,也可以什么都不管,他们的意志就代表了白莲教的信念。

马头山无名寨子的大厅之中已经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大门紧闭,虽然屋外的月光照不进来,但大厅里灯火通明。

最上首的交椅之上,佛母唐赛儿恬静的坐着,身背后站着自己贴身的护卫阿大和阿二,身前不远处,五张椅子以二三之列排开。最前方的座椅上坐着白莲教的左右护法:司空玄、无生。后面的三张椅子上,则分别坐着两男一女。他们分别是白莲教三位莲花使者:“白莲使者”宋义、“绿叶使者”石真、已及“金藕使者”赵娘子。

“无生老母降凡尘,光照众生永长存”唐赛儿高声一唱,手结莲花印,放于胸前,神色庄严。

“天生地养万万载,不堕轮回佛子心”身前众人包括身后的阿大阿二紧跟着唱道,同时手结宝瓶印放于额前。

唐赛儿双手打开,手心中出处无数金银粉末,飘飘洒洒,于半空中交汇,隐约间众人仿佛看到了一副无生老母降世图。

片刻,尘埃散去,厅堂之中似乎散发着异香。

“大和尚!”白莲使者宋义当先开口“你这选的什么地方啊。。。。。”

无生是这里唯一的出家人,宋义的话很明显是对他说的。

“怎么,施主不满意?”无生右手单掌立在胸前,态度恭敬的看着宋义。

宋义身为白莲使者,入教最早,是老一辈的人物了。如今算来已经六十多岁了,说话极有分量。

“和尚我已经尽力了啊。。。”无生辩解道“又要在叙州府内,又要偏僻,易守难攻,最后还要有个深邃的山洞,这么多的条件,我能找到这个地方已经不容易了。”

“算了,无生也不容易,就别挑剔了。”宋义的身边,金藕使者赵娘子也出声劝慰,声音妩媚。

“哼”宋义冷哼一声,也没说话。

“还是说正事吧,现在什么时辰了?”唐赛儿开口道,声音清脆动人。

“应该快到子时了”阿大低声说道。

“蝎老应该快到了吧?”唐赛儿看着大门。

“已经到了”大门推开,一个身穿一件天蓝色软烟罗劲装,腰间绑着一根墨色虎纹绅带,气宇轩昂的老者昂首阔步,走了进来,拱手道“参见佛母,属下金蝎前来复命。”

透过大门可以看到,山寨的广场之上,聚集着大约一两千人,装束简单,人人腰间都挎着宝剑,面容似乎有些奇异,与中原人似乎有些区别,但又说不上来。

唐赛儿满意的点点头“蝎老辛苦了”

司空玄也站起身来,环视四周“属下日前已经联络了南京左近千灯镇上的风云庄,他们同意必要的时候为我教出力。”

“呵呵”蝎老冷笑一声,讥讽的看着司空玄。

“怎么?”司空玄有些不明所以。

“看来你还不知道啊”蝎老摇了摇头“风云庄没了。”

“?!”司空玄皱起了眉头“什么意思?”

“就这个意思”蝎老神态倨傲“那个房天佑身怀九阴白骨爪的事泄露了,结果就被平了。还要说的再详细点吗?”

司空玄沉默片刻,面向唐赛儿跪在地上,“属下办事不利,请佛母降罪”

蝎长老看看他“那种小人物,给点银钱也就是了,神功绝技他也藏不住”

虽然司空玄和蝎长老关系一般,不过也没必要拿这种一查就知道的事来耍他。

“算了算了”唐赛儿摆摆手,“反正那本来也只是一步闲棋,有当然更好,没有也无关大局。”

说着话,唐赛儿又将目光看向了绿叶使者石真。

“佛母”石真站起身来“九龙柱正在建造,定能如期完成,请佛母放心便是。”

“恩”唐赛儿点点头。

“佛母”蝎老上前一步“是不是现在见见他们?”

“再等等”唐赛儿摆了摆手“你先说说此次东南之行的过程吧。”

“是”

蝎长老斟酌片刻,开口说道“自从那皇帝老儿禁海以来,东南沿海各地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被课以重税的苏州一地,对朝廷可谓怨声载道。”

“如今明面上他们还臣服于朝廷,不过暗地里都和那海龙王方国珍有着勾结。他们给予方国珍补给,方国珍则帮他们走私货。若是没有这层关系,估计那苏州就要被朱元璋给掏空了。”

说起这方国珍,就不得不提到当年的张士诚。张士诚作为逐鹿天下的一股势力,起于东南,大本营就在苏州。虽然最后战争失利,但他当时对东南百姓,尤其是苏州的百姓极好,苏州百姓对他也是感恩戴德。朱元璋兵困苏州之时,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张士诚硬是带领着苏州百姓坚守了九个月,对朱元璋的军队造成了极大地损失。也正因于此,在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对苏州的百姓很不好,当地税负很重。

方国珍当年就是张士诚的手下,当时一场大战,他侥幸逃脱,随后带领着残余势力出海,凭借着海上的几座孤岛继续与朱元璋的大明朝对抗。

明朝军队毕竟不擅长海战,尤其方国珍又有沿岸当地百姓支持,朱元璋拿他也很没办法。

不过朱元璋可不是个服输的人,他最后想出的决策就是禁海。片板不下海,困死你就得了。海盗虽然长期在海上飘荡,但终归还是要上岸补给。

一开始朱元璋的禁海令确实给方国珍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手下军心动摇,差点解散。不过嘛,人都是逼出来的。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方国珍瞄上了另一个能够给他提供补给的地方----日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