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厂公为王 > 第四十九章 兴亡皆苦

厂公为王 第四十九章 兴亡皆苦

作者:徐猫儿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8:45 来源:笔趣阁

中华五千年来,盛极一时的名诗名句历朝历代可谓数不胜数,或因辞藻的华丽优美,又或者因为当时的政治需要,甚至有可能是因为作者自身的身份和名气等等。但真正能够做到流传千古的却并不多,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打动人心,让与闻者产生共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的一首潼关怀古真可谓道尽了世事沧桑。

“黑子啊黑子,”徐如意坐在黑驴的背上,轻轻地抚了抚它的鬃毛,“真希望你能走慢点啊。。。”

黑驴并不能理解自己背上主人的话语,依旧悠闲地走着。

对于自己胯下的黑驴,徐如意大概有了些了解,也有了些猜测。

自从买了这头驴子,徐如意觉得自己应该是捡到宝了。这头夯货虽然平日里懒懒散散的,但每次只要酒喝饱了,那可真是一路狂奔。虽然不至于日行千里,但一定的距离下,速度真是不弱于一般的骏马,而且还很稳,坐在它背上的徐如意从来没有颠簸的感觉。

徐如意并没有相马相驴的本事,不过前世的时候,他曾听人说相声的时候提过一种特别的驴。

龙性本淫,常常与其他族类交配,若是将蜈蚣污了,生下的叫飞龙;若将马污了,生下的就叫龙马;其中,若将驴污了,生下的就叫做特。传说文昌帝君的坐骑就是特。

人们常说千里独行特,指的也就是这种驴。

它的速度徐如意是体验到了,不过他宁愿它能走的慢一点。

半个月前,蜀中CD南边的叙州府地龙翻身,殃及治下一十六个村县。(根据大明朝的版图划分,全国共分两京一十三省。其中四川布政司,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下辖九府一州。叙州府和CD府都属于其管辖范围。)

古时候的通讯与交通并不发达,尤其关键的是官员的职责划分太过于复杂和简单。

说简单,四川布政使衙门基本可以直接管辖自己治下所有的人事政务,一场地龙翻身,衙门官员只要把事情调查明白,上报朝廷也就好了。

说复杂,则是因为四川之内名义上虽然布政使官职最大,但他不能管到军队的头上,不能管到藩王的头上(蜀王朱椿,洪武二十三年就藩CD府),所以如果要调查地龙翻身所造成的损失伤亡,就只能靠自己手下的那些书生文官,还有衙役班头等等。

互相推诿,效率低下,又怎么能够很快的将事情查好上报呢?

对于这些真正办事的人来说,地龙翻身又翻不到他们的头上,查的快慢好坏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就算上边想发火也拿他们没办法,毕竟法不责众。

不过下边受灾的百姓可就受了苦了。

“唉。。。”徐如意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闭上眼睛,摇了摇头。

虽然距离四川布政司还有一段距离,可是陆陆续续的,官道上,城镇里已经开始出现逃难的灾民了。

灾民与一般意义上的乞丐还是有些不同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眼神,乞丐的眼神是一种习惯,要到钱的时候,他们的笑不假,挨饿叫喊的时候他们的哭也不真。而这些逃难的灾民,他们的眼神之中有着疑惑,有着茫然,还有着渴望。

只要看着他们的眼睛,你似乎就能明白他们心中的迷茫:“为什么是我?”“我要去哪?”“我会怎样?”

天灾与**不同,**发生的时候,你可以有一个发泄和仇恨的对象。比如你被强盗抢了,你可以骂强盗,你可以拼命。可天灾发生的时候,你也只能怨自己倒霉了。

古时候的百姓,生活上并没有保障,一旦老了,那就只能靠自己年轻时候攒下的家底来过活。可对于这些种地吃饭的农民来说,他们又能攒下多少钱呢?所以也才有了养儿防老的说法,只要你把土地留下,哪怕你老了,不能耕种了,可总还有你的儿子来继承你这微薄的产业,继续那土里刨食的生活。

可是,一场地震,地陷天塌。灾民们或许不在乎失去的房屋,甚至没有时间去为逝去的亲人伤心,他们在意的是土地。叙州府的灾民们本来还在庆幸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还并没有开始春种,但接踵而至的水灾却如当头一棒,将他们的希望彻底打灭。这一次的地龙翻身,让流经当地金沙江、岷江相继决口,一十六县无一幸免,千里良田毁于一旦,他们也只好踏上了逃难的旅程。

徐如意坐在驴背上,回首望着南京的方向:“希望朝廷能够及时的采取些措施吧”

巳时

承天殿

今日的早朝到此刻也还没有结束。

纷纷扰扰的喧闹声充斥着金碧辉煌的殿堂,让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变得好像一个菜市场一般。

“陛下,地龙翻身实为上天对陛下的警告,陛下理应下罪己诏,安抚天下百姓”御阶之下,东宫侍读涕泪具下的看着朱元璋。

“臣礼部尚书王朋附议”

“陛下,地龙翻身,此乃不祥之兆,必为上天示警于陛下,望陛下自省!”齐泰也越众而出,不甘人后。

“陛下,自汉以来,天人感应以多得印证,乃天下至理。若陛下不纳臣言,上天震怒,频降天灾,则社稷危矣啊!”吏部尚书姜宇成在地上磕头,额头青紫一片,可见用力之重。

“陛下,臣。。。”这是御史大夫段哲。

“陛下。。。”这是礼部尚书冯英。

“陛下。。。。”

吵闹总的来说应该分为三方。以冯胜、蓝玉、王弼、汤和等为首的军中勋贵一如既往的保持着沉默。军政两分,勋贵不得参与政务是朱元璋定下的铁则,虽然后世渐渐地被废去,但至少在洪武朝,这条规定还在坚定地执行着。

另外两方,身为至尊的朱元璋和底下的文官集团,则是这场喧闹的主角,或者更准确的说,此时此刻,面对着群情激奋,争相发言文官们,朱元璋只是保持着沉默,只是他那压在肚皮下的皮带,还有那粗重的喘息声则显示着他内心的愤怒,显示着他是有多么的想举起屠刀,只可惜他不能,因为文官中带头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最疼爱的孙儿,朱允炆。

大概一个月前,为了让朱允炆更早的得到锻炼,朱元璋特准朱允炆可以一同上朝参政。

“皇爷爷,地龙翻身,天人感应,或许真的是上天示警于我皇室,可能。。。。。。。”

听着左前方几步之遥的朱允炆侃侃而谈,朱元璋真的有些失望了。

‘或许真的应该让那个小太监赶紧回来了!一个腐儒又怎能坐稳这锦绣江山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