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路隋行 > 第七十章 才义无双,命比纸薄

一路隋行 第七十章 才义无双,命比纸薄

作者:朱藤紫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6:24 来源:笔趣阁

(求收藏,求推荐)“那时你还小,对北周朝廷内的种种纷争懵懂无知,自然也不了解这位曾抱过你的漂亮大姐姐。今日左右无事,我便同你说说般若妹妹对我的恩情吧。”杨丽华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开始向杨广娓娓讲述起她和北周千金公主宇文般若之间的那段往事。

“般若的父亲宇文招是我夫君宇文员的亲叔叔,般若和我以姑嫂相称。宇文氏系出鲜卑,而般若的生母却是汉人,因此,我初次见到她时,便对她堪称倾国倾城的美貌由衷地感到震惊,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越是与她相识日久,她吸引我的却不是她那如花一样的美丽容颜,而是她文武兼备的出众才华和急人所难的侠义之心。

三年前,宇文员继位之初,正是我大周挟武帝灭北齐之余威,军力鼎盛之时。南陈由于担心我大周一鼓作气,兴兵南下,特地派有江南名儒之称的南陈重臣孔范携重礼,来长安以祝贺宣帝(宇文员)继位登极为名,提出要为其太子陈叔宝求聘般若为妻,想通过两国结姻来阻止我大周兴兵灭陈。

当时宇文招贪图孔范赠与的厚礼,兼之也想引南陈为他在朝中的外援,满口应允了这门亲事,并向孔范当面做出承诺,由他出面说服侄儿宇文员,促成两国结姻。

然而,般若对这位南陈太子陈叔宝的行事、为人却早有所耳闻,此人阴鸷乖张、工于心计,且贪恋女色,荒淫无度,以般若妹妹高傲的心性,怎会瞧得上这样的人来做自己的夫君?

由于般若得知此事时,宇文招已收下了孔范送来的重礼,应承下了这门亲事,迫于无奈,般若便心生一计,以要当面向孔范问询未来夫君陈叔宝的人品为名,骗得父亲将孔范邀至家中,趁孔范酒酣耳热之际,以谈论儒学经义为由,激得孔范与她设下了一个赌注,两人以《尚书》一书为据,各出题目,轮番问答、解说经义,如有一方落败,须得答应对方一个请求。

孔范堂堂名儒,且当时已有了七分酒意,便没将般若提出的这个请求放在眼里,误以为自己用不了半个时辰,便能问的北周这位不知学问深浅的美丽公主哑口无言,甘败下风。但是,他这回却是遇到了强劲的对手,两个人从晌前一直辩陈到定更时分,孔范终因不胜酒力,头脑发昏而败在了般若手下。

般若当即命人将父亲收下孔范送来的厚礼尽数搬出,直言拒绝了与陈叔宝的这门婚事。

阿纵,你说说,般若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家,与成名已久的江南硕儒陈说儒学经义,竟丝毫不落下风,般若当不当得才女的称谓?”

杨广像听历史人物传奇似地听杨丽华讲罢宇文般若才赚孔范,智退婚事的故事,大张着嘴,浑然没有听到长姐向他的问话,心下赞叹道:如长姐所说是实,这位北周的千金公主论才学直可与王昭君、蔡文姬这两位汉代的大才女相比肩了。

杨丽华见弟弟听得投入,也不再追问,继续讲道:“如果没有般若的屡次出手相救,我只怕早已死在宇文员的手里了。”

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杨丽华的语**不自禁地变得哽咽了起来。

“在我嫁给宇文员的头一年里,我们夫妻相处得还算和睦。但是,等到他一登极作了皇帝,不知怎地,脑子就变得极其不正常了,居然要在后宫并立四位皇后。这样一来,我这位太子妃,皇帝的结发之妻,便不得不与其他三位偏妃平起平坐,后宫也不以一后独尊,而是由四后分掌,这可是亘古未有之事啊。

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宇文员颁下册立四位皇后的那道圣旨后,满朝王公大臣,包括咱们的父母在内,尽皆对此保持了沉默,唯有宇文般若闻听此事后,挺身而出,为我抱打不平,在宇文员的寝殿外跪了一天一夜,恳求宇文员收回诏命,切不可使后宫陷入四后分治的混乱当中。”

在宣帝朝的不到两年时间里,宇文员听信谗言,屡次要杀害咱们杨氏满门,首先便欲拿我开刀。宇文般若前后苦劝,从宇文员的刀下解救下我不下三回。后来我曾私下里问她,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对我施以援手?她只对我抱以淡淡一笑,答了句:‘因为你是我嫂子,更是一位好皇后,你死了,整个后宫就要乱了。’

后来呀,宇文员做皇帝做腻了,就早早地把皇位传给了阐儿,自己好去一味地逍遥快活,却终因纵欲过度,没过几个月就死了。当时,宇文员生前的两位宠臣郑译和刘鲂矫诏引父亲入朝为相,辅佐阐儿执掌朝政,以般若的父亲赵王宇文招为首,宇文氏诸王都竭力反对外戚执政,蓄谋暗害父亲。于是,父亲便以与突厥和亲为由,将般若许配给了突厥佗钵可汗为妻,同时,用送千金公主赴突厥和亲作为借口,将宇文氏诸王尽皆调回了长安,软禁了起来。

谁知,还未等般若离开长安,远赴突厥和亲,佗钵可汗竟暴病而亡了。至今我还记得,当佗钵可汗暴死的消息传至长安,般若就像一只脱离了牢笼的小鸟一样第一个跑到弘圣宫来向我报喜。我也深为她能脱此一劫感到由衷的高兴。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父亲在北周朝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激起了更高北周皇室勋戚的反对,一时间,尉迟迥、司马消难和王谦在三地先后起兵,想强行驱逐父亲,而长安城内,以赵王宇文招为首,宇文氏五王更是蠢蠢欲动,图谋对父亲不利。

恰逢突厥继任的沙钵略可汗遣使向北周求亲,父亲不顾我的极对阻止,顺水推舟,旧话重提,逼着静帝下旨,再一次将般若定为了和亲公主,远嫁沙钵略可汗摄图。

以般若过人的才智,她本可找出种种的借口托辞不往,但是为了周朝的江山,她一句话都没说,在和亲诏旨下达的第三天,就离开长安,踏上了和亲的行程。我这可怜的妹妹呀,她离开长安时,还不满十九岁,就要远离亲人故土,奔赴万里之外的蛮荒之邦度过孤苦一生,她的命真是比纸还薄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