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路隋行 > 第574章 辞行

一路隋行 第574章 辞行

作者:朱藤紫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6:24 来源:笔趣阁

摄图听说隋朝出镇并州的藩王换了汉王杨谅,登感轻松了许多:近一年来,他在杨广那里吃尽了苦头,心里充满了憋屈,好容易盼到对手换了人,犹如压在身上的一块大石骤然被挪走似的,顿觉一阵松快。

但同时,他也不清楚杨广为何要前倨后恭,要亲自陪同才到并州接替他的杨谅前来紫河镇与自己会晤。为给杨谅留下一个东突厥诚心臣服隋朝的良好印象,也为避免即将离开并州返回长安去的杨广挑理,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摄图在紫河镇劳师动众,不但命人将从白道州进入紫河镇的道路重新用黄土厚厚地铺设了一层,甚至还在大可汗牙帐外摆设了数十盆鲜花,营造出热烈、祥和的氛围,以迎接两位隋朝藩王的到来。

当杨广、杨谅兄弟二人带领着侍从、卫队走至距紫河镇还有十里的地界,迎面就见沙钵略可汗摄图率领朝中文武已在道旁恭候多时了。

杨广见此情形,率先翻身下了马,带着杨谅来到摄图面前,替他二人做了引见,在阵阵喧天的锣鼓声中与摄图并肩走入紫河镇,进入大可汗牙帐分宾主落座说话。

杨广环视帐内,因不见可贺敦宇文般若露面,遂向摄图问道:“大可汗,小王兄弟二人此来,一为小王即将奉调回京,临走之前特来向大可汗辞行,同时引见汉王给大可汗结识,二来也为特地前来向大义公主辞行,怎么不见姐姐呢?”

摄图忙赔笑解释道:“这两天正逢可贺敦生父的忌日,她现在因果寺中为生父祈福尽孝,不便来见晋王、汉王殿下,尚请晋王见谅。”

杨广此次陪同杨谅亲赴紫河镇,还有另一个不便对外人言说的秘密目的:要同他安插于紫河镇因果寺中的那位眼线罗艺见上一面。此时听摄图如此一说,正中下怀,遂顺势说道:“原来如此。小王此一回长安,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与姐姐再见,今日必得与姐姐见上一面,当面向她辞行,方觉心安。大可汗就请先与汉王在帐内叙谈叙谈,容小王亲往因果寺去见姐姐一面。”说着,不待摄图答应,便挺身站了起来。

杨广能陪接替他的汉王杨谅出关来见自己,已使摄图颇感脸上有光,哪敢再说半个不字,忙随着杨广站起身,吩咐特勤窟合真引着杨广前去因果寺见宇文般若。

杨广带着刘方和鲜于罗两名近卫,在窟合真的前导下来到了因果寺,果然见寺中香火缭绕,像是在做着法事,遂向窟合真诈称身体偶感不适,要其在寺内寻下一间净室供自己略事休息后再与宇文般若相见,同时暗地里吩咐刘方入寺寻到罗艺,带他到净室之中来见自己。

其时寺中大殿内确实正在做着法事,窟合真从寺中僧人的口中得知可贺敦正在大殿之内,心知不便立即请她出来与杨广相见,所以一听杨广称自己身体不适,欲寻一间净室略事休息后再见可贺敦,当下也没多想,便吩咐寺中的知客僧按杨广的意思照办了。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光景,但见罗艺翻窗跳入了净室之内。

自从罗艺奉杨广之命,潜伏于因果寺内充当隋朝的斥候以来,虽未立下大功,但有他这个眼线埋伏于紫河镇中,也为杨广随时掌握突厥朝中的动向提供了不少方便。特别是前不久,刘方虽然在草场堡成功地刺杀了高宝宁,但因他没能带回高宝宁的首级,事后正是罗艺从紫河镇打探得高宝宁确已被刺身亡的消息,才使得杨广最终确信了高宝宁已死,而高宝宁死后突厥朝中对此一事件做出的种种反应,大多也是通过罗艺这条渠道传送回并州的。

“小的罗艺参见王爷。王爷交待给小的那件正经差使如今有了些眉目。”因时间紧迫,不容罗艺在净室中多留,故而不待杨广开口,他一进入净室,就匆匆禀报道,“据紫河镇上近日传言,有一位名叫江上源的关内人氏,现在突厥王子雍虞闾手下颇受重用。据说,前些时雍虞闾正是采纳了江上源的建言,在独洛水军中推行了屯牧之法,不仅有效减少了来自漠北铁勒诸部入侵的威胁,更使得突厥军中牧养的战马数量激增,为此,雍虞闾业已上章,保举这位江上源做了突厥的达官。小的虽没见过江上源,可从他的姓氏、出身猜测,他多半就是王爷先前命小的暗中查找的那位江陀子。”

罗艺当面禀报的这一消息大大出乎杨广的意料,此前,他虽曾想到,江陀子被突厥军队强掳至关外之后,有可能因其高超的种植花草的手艺被宇文般若强留在身边为其种植花草取乐,尔今听罗艺这么一说,敢情这江陀子不止是一位花匠,还是一位胸藏韬略的智识之士,居然在突厥朝中做起了官,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嗯,江上源究竟是不是江陀子本人,这件事本王日后自会交待别人查探明白的。罗艺,本王此次来见你,只为当面问你句话,你须当场给本王一个明确的答复。”杨广抑制着惊讶的心绪,郑重地向罗艺说道,“本王即将奉调回长安任职,你若不愿在此逗留下去,今日便可随本王返回关内,以后就在本王身边当差吧。不过嘛,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留在因果寺中,继续充做朝廷的眼线,本王今日就可许诺给你,将来必会重重地保举你,使你安享荣华富贵的。何去何从,你现在必须做一决断。”

杨广话说得虽然很客气,但话中流露出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要罗艺继续留在因果寺中充当朝廷的眼线。

罗艺起初听到杨广同意他返回关内时,心中感到一阵惊喜,待至把杨广的话完整地听下来,品味出了其中的倾向性,又不禁陡然感到一阵失落,忙问杨广道:“王爷离开长安后,不知小的还需要在因果寺留到何时,其间向谁禀报差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