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路隋行 > 第570章 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路隋行 第570章 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者:朱藤紫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6:24 来源:笔趣阁

与杨广那道交由李浑带回长安,请调回京继续主持清查关自在一案的奏章同时呈送给隋高祖杨坚的,还有一道清河郡公,现任信州总管杨素写来的奏章。

相较杨广那道奏章来说,杨素这道以建言打造战船,为攻灭南陈、实现统一大业做好准备为主要内容的奏章更加引起了杨坚的关注。

自从开皇五年间史万岁刀斩阿波,达头降隋以来,大隋的北方边境已大致保持了安定,为向南兴兵,一举攻灭南陈,实现南北统一消除了后患。

不仅杨坚本人及时发现了这一战略机遇,朝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文武大臣敏锐地察觉出,北方底定,接下来朝廷必将倾尽全力攻陈,恢复南北统一。故而,自去岁至如今,杨坚手头接到的建言朝廷兴兵攻陈的奏章如雪片般络绎不绝,足足有数百份之多。

但这些奏章中,绝大多数都是在泛泛地建言朝廷攻陈,至多提及为何要攻陈,鲜有谈及该如何攻陈的,这些奏章看得多了,连杨坚本人都产生了厌烦情绪,私心里认为,绝大多数的朝臣们并没有真正意识攻陈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是在一味揣摩和迎合上意,人云亦云地建言攻陈。

唯其如此,杨素这道与众不同的奏间才引起了杨坚的极大兴趣。

杨素可以称得上是开皇五年间高德上书一案中唯一一位受益者,他因第一个向皇后提出怀疑高德是受别人指使,以公然上书,劝皇帝退位,传位于太子这种方式来离间杨坚父子的关系,而被杨坚重新起用,任命为信州总管的。

此次,杨素在奏章中明确指出,要想一举兴兵攻克长江天堑,实现南北统一,首要之事便须打造一支船坚矛利的强大水军,正所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战船数量和吨位都超过南陈水军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一举攻灭南陈,长久地占领江左之地。

为了说服杨坚同意他即刻着手打造战船,杨素还在奏章后附上了他精心设计的主力战船的草图,并详细向杨坚解释了几种主力战船配备的武器以及投入使用后将形成的战力。

别的战船(如黄龙等)也还罢了,杨素所附草图中最前所列的五牙巨舰吸引了杨坚的眼球。

据杨素介绍,这种他经过多年思考,精心设计出的五牙巨舰高达上百尺,其上分为五层,可容纳八百名军士,五牙巨舰上配备的武器除了弓弩和轻型发石机外,威力最大的就是八根巨大的拍竿。这八根拍竿每根长达数十尺,纯系精钢打制而成,两军对战之时由五十名军士共同发力挥动拍竿,直接向敌军的战船实施毁灭性打击。像黄龙这个级别的战船,只要被五牙巨舰上的拍竿拍着,立马就会船毁人亡,遭遇灭顶之灾。

杨坚虽难以想像建造完工后的五牙巨舰是个什么模样,但杨素奏章中的一段话看得他“呯然”心动,振奋不已。

杨素向皇帝夸下海口:只要给他两年时间和足够的经费,待两年后他打造出八艘五牙巨舰之时,就可以确保对南陈水军的绝对优势,一举攻灭南陈也就如同探囊取物一样容易了。

杨坚对杨素的为人一向持保留态度,但对他的能力从没有产生过怀疑,并且,杨素的这道奏章是他到目前为止接到的唯一一份从军事装备入手,论及如何攻灭南陈的奏章,因此,杨坚在反复将杨素的这道奏章看了多回之后,没有和高颖等朝中重臣商量,就圣躬独断,传召杨素立即返京,当面向他详细汇报他的打造战船计划。

当然,在高度重视杨素奏章的同时,杨广奏章中提及的清除南陈安插于长安及隋境的内奸、细作一事在杨坚看来,也是十分必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刻不容缓需要加以解决的一件事。

随着北方恢复安定,以及境内大索貌阅、输籍之法的实施完成,朝廷政务的重心即将转移到实现南北统一大业之上,在正式兴兵攻陈前,如不能彻底清除掉潜伏于长安及境内的南陈细作,特别是以关自在为首的“雁巢”组织,势必给兴兵攻陈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可能使整个战局发生逆转。

可问题时,早在开皇元年间杨广出镇并州前,主持清查关自在及“雁巢”的差使就交由太子杨勇负责,并且到目前仍是如此。

虽然杨坚对杨勇行事过于操切,致使可能掌握“雁巢”及关自在重要线索的刘鲂在天牢中暴病身亡感到颇为不满,将他发落回了东都洛阳,却也在杨勇临离开长安前将他单独召到临德殿中,密嘱他回到东都后,应当加强和充做朝廷细作的南陈直阁将军裴蕴的联系,督促他尽快从南陈朝中查知关自在的更多线索,以便早日铲除这一祸患。

多年以来,杨勇在主持清查关自在一案中虽不无过失,但依杨坚看来,尚算尽心尽力,并无大的错漏,且从杨勇上回应召返京时流露出的态度中,杨坚发现,太子对担任伐陈主帅,亲自统军南下伐陈极有兴致。而他特地于北方大局已定的形势下,将太子派至东都坐镇,确也有日后由太子亲自坐镇,为前方统筹粮晌的意愿在其中。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由杨广代替杨勇来主持清查南陈细作一案,都是极为不妥的。

虽然无意召回杨广查案,但他却是杨坚心目中排第一位的伐陈主帅人选:首先,兴兵伐陈必须由他或几位皇子出任全军主帅,才有利于树立杨氏一族在朝野间的威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太子杨勇虽然有意出任伐陈主帅,但他尚缺乏杨广出镇并州这几年积累下的实际统军经验,且平素行事过于保守(即如开皇元年间突厥五可汗联军大举从西北来犯那次,若不是宇文忻坚持趁突厥主力挥师西进之机率军反攻,出奇不意地攻下了云州城,切断了摄图主力大军东归的退路,卫王杨爽率领的八万北伐大军就极有可能全军覆没,而当时身为全军主帅的杨勇却是极力反对宇文忻率军主动展开反攻的),似乎不宜出任全军主帅,其他如杨俊、杨秀等人论文治武功更是无法同杨广相提并论了。

所以,杨坚认为,该是到了从河北召回次子,命他着手筹备攻陈事宜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