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路隋行 > 第466章 胜利者应有的姿态

一路隋行 第466章 胜利者应有的姿态

作者:朱藤紫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6:24 来源:笔趣阁

杨广在并州城中接到长孙晟派人送回的军报,得知摄图已在长孙晟的陪同下南下入关,不日即将抵达并州的消息,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当即决定于长孙晟陪摄图进入并州的当天,召集河北道行台文武群臣,摆足了上邦天朝的阵势,借以威服摄图。

然而,出乎杨广意料的是,长孙晟在陪同摄图步入晋阳宫正殿,看到杨广高坐于殿内,不曾起身迎接沙钵略可汗时,忙请摄图在殿口稍候,自己则三步并做两步走到杨广近前,抱拳躬身说道:“请王爷移步殿口,迎接突厥大可汗。”

当着殿内上百位行台僚属的面儿,杨广虽然有些不情愿,也只得勉强应长孙晟所请,站起身来,迎向了殿口。

接下来长孙晟的举动更令杨广感到颜面尽失,自己盛陈威仪向摄图示威的计划完全落了空。

待杨广和摄图彼此在殿口相见行礼已毕,不等杨广开口将摄图让往自己下首落座,长孙晟直接就把摄图让向了居中的座位。

殿内登时哗然,以行台右仆射王韶为首,上百位行台僚属不约而同地把不满的目光投向了长孙晟。

长孙晟神色自若,丝毫没受到殿内众人对他不满情绪的影响,一路引导摄图到殿内方才杨广的座位上落了座,十分恭敬地躬身冲上施礼,朗声说道:“外臣长孙晟拜见大可汗。”

杨广头脑反应还算敏捷,眼见着殿内众人对长孙晟已起了不满之心,忙主动替恩师打圆场,也随着长孙晟向端坐于殿内主位的摄图拱手施礼,问候道:“大可汗别来无恙乎?”

摄图才略了头,杨广已顺势坐到了下首的客位上,向殿内众人吩咐道:“诸位且依班次近前来见过突厥大可汗吧。”

杨广一发了话,众行台僚属虽心存不满,也只得依次上前向摄图行了晋见之礼。

长孙晟待众人向摄图施礼相见已毕,挺身站立在杨广身侧,朗声向殿内众行台僚属宣布道:“突厥国沙钵略大可汗为表达对大隋天子的敬仰之心,拔冗专程亲赴长安,朝见我大隋天子,以实现大隋与突厥两国和睦相处之局面。接下来,晋王殿下将与大可汗议定此次赴京朝见的具体行程安排,大可汗驻跸河北道治下各州之时,还望诸位恪尽职守,齐心协力,确保大可汗早日顺利地晋京面圣。”

杨广唯恐在场众人中有人不服,忙附和长孙晟道:“长孙将军作为父皇钦命的赴突厥颁赏副使,受本王所托,邀得突厥国沙钵略可汗亲赴长安朝见我大隋天子,此为天下瞩目之一盛事,今日在场诸位须遵从长孙将军方才所说,各守职责,确保大可汗此行平安、圆满。王仆射及行台各部尚书暂且留下,其他各位可以退下了。”

待殿内众人遵命散去,杨广当着摄图和奉旨召自己返京钦差宦者的面儿,站起身冲长孙晟抱拳施了一礼,说道:“能邀得大可汗赴京朝见父皇,实乃先生所立大功一件。关于大可汗此次晋京朝见的一应行程安排,本王也想先听听先生的意见。”

长孙晟见杨广头脑敏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便领会了自己的用意,甚感欣慰,目视王韶,谦让道:“王仆射协助晋王执掌河北道行台政务,理应由王仆射来规划大可汗的行程安排,长孙晟遵命行事就是。”

王韶和张衡等人也从杨广和长孙晟师徒二人的对答中瞧出了些端睨,情知长孙晟欲故作姿态,以服摄图之心,遂不再推让,略一思忖,开口说道:“大可汗亲赴长安朝见我大隋天子,实属两国邦交之首屈一指大事,窃以为不可过于仓猝行事。据目下而言,须派出六百里加急驿传长安,向当今圣上禀明此事,再候旨行事。在圣上诏命未下达前,大可汗驻跸并州期间,一应关防、饮食起居等事宜概由下官统筹安排,布置。是否妥当,还请王爷示下。”

杨广不置可否,转过头来问摄图道:“大可汗意下如何?”

摄图实为被逼南下,此时心中尚牵挂着突厥国内的战事进展,也想多在并州住些时日,待国内战事见出胜负分晓后再动身赶赴长安,便冲杨广头,客气地答道:“一切听从阿纵兄弟的安排就是。”

当下,杨广主动让出晋阳宫正殿旁的侧殿给摄图来住,又和王韶、张衡、段达等人详细议定了关防等事项,才单独把长孙晟一人留在殿内,心有不解地向他问道:“先生此番实是设局逼使摄图南下长安,朝见父皇,对此,摄图也是心知肚明。而今日在这殿内,先生为何又要故作姿态,依君臣之礼相待摄图,如此前倨后恭、惺惺作态,有此必要吗?天下人会不会因此视先生为奸诈、虚伪之小人呢?我话说得有些重了,但确发自真心,请先生莫要见怪。”

长孙晟起身正色答道:“若换做是朋友间相交,确乎不应如此。但王爷须知,长年刀兵相见之敌对两国间交往,只可阳谋与阴谋并施,王道与诡道并行,方能收立竿见影之功效。当今数朝并立大争之世,塞外霸主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邦,对我大隋而言,确是多年来从未有过之重大有利时机,而沙钵略作为突厥大可汗,倘若能逼劝其此次晋京向我大隋天子称臣,则北境之事庶几可一举底定矣。为达此目的,不拘于细枝末节,恩威并举,软碍兼施,某以为并无不当之处。只要我大隋北方边患能从此尽消,某即便受到世人耻笑,责骂,又何足道哉?”

杨广虽仍心存颇多疑惑,但受到长孙晟置个人毁誉于不顾,忠心为国消除外患的感染,也不禁为之动容、感叹不已。

当日晚间,杨广独自躺在床上,在头脑中反复揣摩、体会着长孙晟在逼劝摄图南下长安这件事上的所做所为,一言一行,渐渐琢磨出了一个自己先前不甚了了的道理:对待国是,只要始终秉持一颗忠枕之心,不必拘泥于采取的手段是否正当。就好比此次长孙晟以朝廷赏赐给摄图的诸多粮米、钱帛作诱饵,诱使铁勒阿拔部落发兵入侵突厥一样,只要能逼迫摄图亲赴长安,向大隋称臣,对大隋朝廷和成千上万的北境百姓来说,不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大好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