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路隋行 > 第379章 云州大捷

一路隋行 第379章 云州大捷

作者:朱藤紫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6:24 来源:笔趣阁

李渊率领从杨俊麾下借来的三万兵马自东都北上救援并州,与此同时,屯兵于咸阳备胡的太子杨勇得到禀报:突厥主力突然调头向西开拔了。

按照隋朝在西北地区的军力布防,以太子杨勇为首,新任右领军大将军宇文忻辅佐,统掌西北防务,关中一带,主要以驻守于弘化的右仆射虞庆则率领五万兵马据防;而陇右一带,则以左武候大将军窦荣定率领三万府军,以及经恩赦自愿从军的五六万流人组成的一支将近十万人的兵马对阵突厥五可汗中实力仅次于沙钵略的阿波可汗所部。

只用了短短十几天的功夫,沙钵略主力便已突进了渭水北岸,为何于一夜之间弃隔岸相望之咸阳、长安于不顾,径自调头向西开拔了呢?

杨勇在咸阳城中闻报后,唯恐其中有诈,接连派出多路斥候前去打探消息。三天后,有斥候来报:因窦荣定屡破阿波可汗,长孙晟说服阿波可汗向长安派出使节,欲与隋朝讲和,沙钵略闻讯后勃然大怒,当即会同达头可汗率兵西进讨伐阿波可汗。

斥候返回咸阳向杨勇禀报打探来的消息时,宇文忻恰也在座,闻听此讯,宇文忻喜上眉稍,当即请求杨勇传命虞庆则部从后掩杀,大败突厥。

杨勇得到突厥退兵的确切消息,才松下一口气来,连连向宇文忻摆手道:“如今江淮二十万大军尚未尽返关中,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我方仍处于劣势,万不可轻举妄动,招惹祸端。”

宇文忻在家赋闲近一年之久,此番复出协助杨勇掌军,急于建立军功,争取杨坚父子的信任,以便趁势攫取兵权,为日后的反隋复周创造条件,遂不顾杨勇的反对,执意要亲自率军进行反攻。

杨勇因头一回统领三军,并无实际的带军作战经验,兼之宇文忻在前朝军中威望素著,向以谋略见长,禁不住他再三坚持,遂交给他三千人马,命他率军渡过渭水,前去收复失地。

宇文忻虽然从杨勇手中只讨得了三千人马,并且杨勇只命他率军收复失地,没有要他趁突厥撤兵之机实施反攻,但一朝兵权到手,宇文忻便打起了自己的主意。

他在率军渡过渭水,先后收复了之前被突厥攻占的几座空城之后,并没有向西追击西进的突厥主力,也没有调头向南继续收复失地,和驻守弘化的虞庆则所部会合,而是径直北上,带领着三千人马向云州进发了。

云州城当时已属于突厥境内,是连接东西突厥(开皇二年时,突厥尚未正式分化成东、西突厥,此处仅指地理方位)的重要城池。宇文忻打算趁突厥主力西进讨伐阿波之机,率军一举攻下云州城,以取得此番对突厥反攻的首胜,为日后窃取军权奠定基础。

沙钵略也并非庸碌之辈,在亲率主力大军西征阿波的同时,自然在云州留下了重兵驻守。

宇文忻麾下只有三千兵马,单凭这儿兵力,要想通过强攻拿下云州城,势比登天还难。于是,宇文忻巧施妙计,就近从当地百姓当中找来几十位年轻的女子,命手下军士乔装改扮成这些女子的家人,带着这些女子每天在云州城外往返行走,装做成难民模样,以吸引云州城上突厥守军的注意。

果然,仅仅过了两三天,云州城上的突厥守军就架不住城外女色的诱惑,派出一支人马,将宇文忻手下的军士连同这些女子一并抓进了云州城。

当天晚间,宇文忻亲自带领人马,与先前混入城中的军士里应外合,在城中放起了几把大火,趁乱一举攻下了云州,取得了以少胜多的云州大捷,突厥留守云州城的将领在睡梦中被亲兵叫醒,尚不及率军抵挡,就被宇文忻一刀砍下了脑袋,数千名残兵败将被隋军赶出云州城,狼狈西窜,去向沙钵略报信去了。

云州大捷是此番隋朝与突厥开战以来,继杨广率军收复白道州之后,取得的又一场重要胜利。它不仅使得宇文忻凭此一战,重新嬴得了杨坚父子的信任,更为重要的是,云州城意外失陷于隋军之手,切断了沙钵略大军返回都斤山的退路,直接影响到了五原城杨爽所率六万大军的生死存亡。

李彻按照与杨广、张威、王韶等人商定的结果,率领一万兵马北出雁门关接应杨爽大军撤回关内,可是待李彻率军赶到白道州城外,才失望地发现,凭借自己率领的这一万人马,想要从突厥军队手中夺下白道州,进而达成接应杨爽大军安然撤回关内的目的,已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了。

窟合真率领四万突厥主力大军,从周摇手中收复了白道州后,就预见到隋军很可能会来抢夺这唯一的一条撤兵通道,在命军士加紧修固受损城墙的同时,还在白道州城南安扎下了左、中、右三座大营,每座大营驻扎兵马一万人,以防备雁门关内的隋军前来抢夺白道州。

三座大营互成犄角之势,布列于白道州城南,隋军要想攻城,就必须攻破三座大营。李彻率军赶到白道州城外附近,曾派出小股人马试探性地对居中的突厥大营发起了进攻,结果,不等隋军攻至营门附近,左右两座突厥大营就分别派出了数千兵马赶来接应,三路合击,险些将李彻派出的两千人马尽数歼灭。

由于兵力上的严重不足,李彻率领的一万人马只能相见对布列于白道州南门外的三座突厥大营进行小规模的袭扰,而难以直接对白道州造成威胁,从而使得杨广等人欲派兵出关接应杨爽的计划彻底落了空。

有道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派兵出关袭取白道州的计划虽然落了空,但被窟合真半道劫下的那封杨广写给突利可汗处罗喉的书信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使得突厥东路军主将——第二可汗庵逻对处罗喉暗中通隋产生了怀疑,进而在客观上为杨爽大军制造了一线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