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路隋行 > 第350章 名凶命吉

一路隋行 第350章 名凶命吉

作者:朱藤紫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6:24 来源:笔趣阁

半个月后。

独孤伽罗在正阳宫传见了自后梁出使返回长安的裴矩,向他打听、了解此次前往后梁提亲,初步择定的儿媳的一应情况。

“回娘娘,此女名唤萧蛾,确系后梁国主亲生之女,其生辰八字经臣与后梁国中宗正占候,与晋王命相相合,为大吉之佳配。”裴矩简明扼要地答道。

独孤伽罗展开裴矩呈上的写有萧蛾生辰八字的绢册,眉头一皱,向裴矩问道:“裴侍郎,你方才说,此女名唤什么?”

裴矩误以为皇后没有听清,忙抬高了声音,吐字清晰地答道:“回禀娘娘,后梁公主名唤萧蛾......”

“你可曾见过此女,不知她品貌如何呀?”独孤伽罗惊奇地瞪视了裴矩一眼,又把目光移向手中的绢册上,不动声色地问道。

“臣受娘娘重托,怎敢草率行事?不揣冒昧,确曾当面相看过公主。若论起此女相貌,纵使倾城倾国四字也能担得。”裴矩有意回避了向独孤伽罗提及萧蛾自幼寄养于别家的身世,单拣她最能打动人心的长处答道。

“哦?此女形容如此出色,因何会起了这么一个凶名?”独孤伽罗示意侍女将绢册交还给裴矩,冷冷地问了声。

裴矩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呈递给皇后的绢册可能出了问题,忙接过绢册,展开观瞧,不由得倒抽了口冷气:绢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萧厄的名字,而非萧蛾。

这是怎么回事?自己先前在随州时明明看到过:这位后梁公主的生辰八字禀贴上写的是萧蛾这个名字,却为何带回长安后却无端地变成了萧厄?

裴矩脑子飞快地旋转着,努力回想着半月前临开随州时的情形:后梁和亲大使萧岩亲自将自己送至城外十里长亭,亲手将盛装有这份绢帛的锦匣交到了自己手中,并殷殷嘱咐自己,一定要搓合成这桩婚事。

从萧岩的态度上来推测,他决不至于犯下如此荒唐的一个大错,将和亲公主的姓名给写错了呀。

“厄字在佛经中意同难字。此女姓名不祥,当否嫁入我大隋,尚需本宫传请来神仙亲自占候罢,方可做定论。裴侍郎,你这一路上多有辛劳,暂且回府安歇去吧。”独孤伽罗倒没说出一句责怪裴矩的话,就此打他出了宫。

由于为次子杨广向后梁提亲一事是自己先提出来的,独孤伽罗并没有向杨坚禀明此事,而是在裴矩出宫后,立即传召太史令来和入宫晋见,欲待来和为萧厄占候罢,再视吉凶决定是否向杨坚禀说实情。

来和进得正阳宫,将杨广和萧厄男女二人的生辰八字并列放在一处,嘴里喃喃自语,测算了多时,起身拱手向独孤伽罗说道:“臣贺喜娘娘,为晋王殿下择定了一位佳偶。方才臣已对后梁公主和晋王殿下的命相进行过占候,卜得此女若嫁与晋王,实为上上大吉之事。”

独孤伽罗乍听来和占得吉兆,心头一喜,可仍对萧厄姓名中的这个厄字不能释怀,遂请来和归座,向他问道:“来卿,本宫观此女姓名,这一厄字不知当做何解?”

来和第一眼见到萧厄这个名字,就料到皇后早晚必有此问,遂笑笑,答道:“厄字既可解作厄难,也可解作渡厄。以此字取作姓名者,多半幼时曾有过不同寻常之经历,然到此时厄难已过,从此可保无忧矣。这和山野村夫为儿女取下贱名以敬鬼神是同一个道理。我观此女命相,实为名凶命吉之人,故而方才向娘娘道贺。”

自会真横死之后,来和便是朝中、宫中硕果仅存的一位精擅占候、望气之术的神仙了,他既说萧厄是名凶命吉之人,独孤伽罗提了半天的一颗心才总算落了地,吩咐人拿了两匹上好的绢帛来奖赏来和,随后带着来和亲往武德殿向杨坚禀知一切。

不知是因得伐陈大军北上之力,还是什么别的原因,突厥大军进攻至渭水北岸,便停滞不前了。伴随着左仆射高颖亲率伐陈大军先头部队两万抵达长安,连日来杨坚一直郁闷着的心情也大大地有所好转起来。

因此,当独孤后带着来和前来向他禀知后梁公主萧厄与次子杨广命相配合,二人成婚乃大吉之事时,杨坚更觉心情舒畅,当场便传命来和定下迎娶的良辰吉日,并将迎娶后梁公主过门的一应事体都交由独孤伽罗主持。

独孤伽罗素知杨广和长姐杨丽华二人情谊深厚,出了武德殿,便赶到弘圣宫亲口向女儿传达这一喜讯,杨丽华得知父母已为杨广择定后梁公主作为晋王妃,既惊且喜,也顾不得母女二人心存隔阂,主动与独孤伽罗说说笑笑地商量起如何迎娶新媳妇的种种事情来了。

按当时婚嫁礼仪,下聘、纳征、纳采、择日、迎娶等诸道程序当然一样都不能少,因来和已择定了迎娶后梁公主的良辰吉日在五月间,距今尚有两三个月的时间,独孤伽罗和杨丽华母女二人商量,拟请求杨坚提前召杨广回长安,就在长安为两人成亲完婚。

只因杨广的这门婚事,即连长安城中的百姓也仿佛沾了些喜气,随着西北军情的趋稳,也开始三五成群地聚拢于街头巷尾,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晋王娶亲的事来了。

然而,长安宫中为杨广迎娶后梁公主一事忙活得热火朝天,作为当事人的杨广远在千里之外的并州,对自己即将娶亲成家一事还浑然不知,正心烦意乱地和新近从营州匆匆率军赶回并州的六叔杨爽,以及以左右两位仆射张威、王韶为的河北道行台一班台僚打着一场口水官司。

若不是意外地得知杨广在并州招募兵马,并转守为攻,于大年夜突厥强袭雁门关的次日便下令大军出关,攻取白道州的消息,奉杨广之命前往营州请求杨爽回师关内的张衡还真的难以说服杨爽从辽东撤回十万大军。

杨爽虽说是杨广的六叔,可论年岁比杨广的大哥——太子杨勇仅大了不到三岁,也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统帅。此次他临危受命,被兄长杨坚册任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率军初至河北,就恰逢突厥出动撤出临榆关,紧接着他统领大军又一举击溃了据守营州的高宝宁一部,可谓是连战连捷,无往而不利。如此一来,杨爽的内心便有些膨胀了,执意要率军出关,逼迫高句丽王高汤向他低头服软,主动交出高宝宁。

但是当并州隋军与突厥开战的消息传至营州后,杨爽纵使再不情愿从营州撤军,放高汤一马,也只得向全军下达了回援并州的命令。因为,杨爽还没有忘记,他这位河北道行军元帅要面对的主要敌人并非远在辽东的高句丽,而是称霸漠北数十载,军力强大的突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