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路隋行 > 第203章 厨子没了

一路隋行 第203章 厨子没了

作者:朱藤紫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6:24 来源:笔趣阁

华州军坊内剑拔驽张,长安禁宫中波诡云谲,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今年的八月十五过得和往年没什么不同:一直居高不下的米价因朝廷向南陈兴兵宣战,不但没有丝毫下跌的迹象,反而还有一路攀升之势,唯一有所改观的是,秋后,朝廷从关东粮食主产区征调了大批的粮食供应京畿,百姓们不至于手中拎着铜钱和布帛而买不到粮食了。

华州尔朱绩的叛乱得力于王世充的告密和杨素的胆略,几乎在一天一夜之间就被平息了下去。因而,杨素和王世充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平息这场未来得及动的叛乱的两位大功臣,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重用。只不过,有心之人会现,杨坚对杨素和王世充给予的赏赐还是有些许不易为外人所察觉的区别的:

王世充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掌管佛道等宗教事务的微末小吏,直接被擢升为了正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可谓是受到了真正的重用;而身居上柱国、清河郡公高位的杨素,虽然单人独骑平息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叛乱,却只被任命为了东都留守长史和洛州长史两个上佐的职事,看似位高权重,但要知道现任的东都留守元孝矩是太子杨勇的岳父,而现任的洛州总管更是才调外任不久的当今皇上杨坚的亲姐夫窦荣定,给这两位当席佐僚,对旁人而言,也许求之不得,但对志在出将入相的杨素来说,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两个理想的职事。

即便是这两位受到封赏和嘉奖的平叛功臣,也远不能和年仅十三岁就被诏准开府建衙的二皇子,晋王杨广相提并论。

杨广迅地查捕到了杀害会真和尚的真凶,南陈秘密谍报机关“雁巢”的重要成员——法名唤做如是,化名为花姑的冼花儿,八月十五刚过不久,长安宫中就传出了皇帝要为晋王出镇盛选府僚的消息,甚至还有消息灵通人士煞有介事地透露出杨坚有意将杨广出镇统辖的范围由并州扩大至整个关东。

消息一旦传散开来,长安城中的王公贵宦、豪门世家子弟立即闻风而动,纷纷寻找门路,试图挤进晋王藩邸,谋求一份差使,以便为自己今后仕途上的飞黄腾达搭好桥,铺好路。

府门外已闹得沸沸扬扬,可身为当事人的杨广几天来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由于自己立功心切,在初审冼花儿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嫌犯——赤髯少年张仲坚,以至于想当然地误认为冼花儿就是潜伏于石屋院的“雁巢”要人物,而没有及时注意到在冼花儿和张仲坚之间,还隐藏有一个更为可怕的神秘人物,正是他(她),借助冼花儿做为自己的挡箭牌,躲在暗中操纵着一切。

这个人,根据杨广目前的判断,很可能就是于鱼俱罗初入石屋院时,主动向他投怀送抱的青楼女子——袖红。

苦于在冼花儿被抓之后,杨坚就解除了杨广牵总查案的差使,严令他在府中用心研究北境的形势,使得杨广手中失去了可供他驱使、调遣的人马,同时,杨广又因担心父皇会把彻查南陈间谍头子关自在的差使交给旁人,而不欲将自己连夜突审冼花儿得到的对袖红的怀疑过早向杨坚禀明,因此,连日来,他只得命张须陀埋伏于鱼俱罗和袖红同居的住所附近,一俟袖红回来,便立即将她拿获。

然而,凭着直觉,自那日从鱼俱罗口中得知袖红借口探亲离开鱼俱罗后,杨广就意识到,袖红极有可能从鱼俱罗那儿获知了冼花儿被抓的消息,提前跑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坚持派张须陀去蹲守候,只不过是寄希望于万一罢了。

袖红不知所踪,而杀害丁三儿的凶手张仲坚更是沓无音讯,加之李渊向李圆通透露了谢讽窃取杨丽华笔迹的劣迹,使得谢讽也被关进了天牢,吉凶未卜,这些事情叠加在一起,杨广怎会高兴起来?

谢讽被自己招入府中当厨的短短一二十天时间里,虽然一老一新两位大厨同行相妒,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可一朝两人一死一关,杨广不无失落地觉,自己府中的厨子没了。

就在杨素单骑入华州的第二天,杨广遵旨为丁三儿举行了隆重的葬仪,按照朝廷四品勋阶的规格安葬了丁三儿。

丁三儿生前所烹制的饭菜虽没有几样能令杨广吃得入口的,可一旦他真的不在了,杨广还颇有些怀念起他那道不放盐的生炙羊腿来。

对谢讽,就更不用说了,杨广急于捉到袖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替谢讽证明,他确是受人胁迫,而非出于自愿,去做出行窃之事的。

正是由于杨广事先通过上网搜索,得知谢讽终将成为自己的尚食值长,他才接连回绝了鱼赞举荐的新的府中掌案人选,执意要把掌案的位置留给谢讽来当。尽管他并非不清楚:谢讽才被关进羁押朝廷要犯的天牢之中,不晓得何时才会被放出来;并且,即便将来有一天,谢讽得到了宽恕,以他的出身和曾有过的劣迹,父皇母后是否会允准他在自己身边当厨。

就在杨广郁郁寡欢,整日闷坐于家中,望着幽并等地的舆图呆之时,自十几天前送走染干就再也没登过晋王府的大门的长孙晟突然有一天来了。

令杨广感到惊喜的是,长孙晟并不仅仅是为督促他学业而来,还给他带来了那匹“铁蹄龙”。

“殿下,如今染干随同其父已离开长安,返回都斤山,这匹他当着皇上和满朝文武的面儿赠与殿下的坐骑,某也该把它交还给殿下了。”长孙晟请杨广随他到府门外,依依不舍地捋着“铁蹄龙”颈后如锦缎似的鬃毛,含笑将马的缰绳交到了杨广手中。

“先生,前些时令您失望了。”因想起中秋夜比箭败在了杨秀手下,杨广边从长孙晟手中接过缰绳,边有些难为情地说道。

“殿下是否知道,突厥人一向视两样东西胜过自己的性命?”长孙晟并不以杨广比箭落败为耻,反而意味深长地教诲他道,“这两样东西,一样是弓箭,一样是战马,而在这两样东西中,尤以战马最为突厥人所看重,因为弓箭虽能射取猎物,杀伤敌人,而战马却如同突厥勇士的双腿,生死攸关之时,能保全主人的性命。殿下将来代皇上巡狩北境,以某观之,弯弓射雕于漠北草原尚在其次,唯当以保境安民为重,不知殿下以为然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