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兽医当国 > 0106章 权都监

兽医当国 0106章 权都监

作者:北门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5:51 来源:笔趣阁

宣和二年十月初,钱恒得了应天府解元的消息,便已经被冯熙载知道。

对钱恒比较在意的,除了冯熙载,就要数皇宫后苑那位大太监李彦了。

原本李彦已经被赵佶免去内侍总管的官职,由大太监王仍接替李彦的职务。

只是李彦的靠山太硬,身为太傅的杨戬,此时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凭着陪同赵佶寻花问柳的关系,在赵佶跟前说尽了李彦的好话,才又给了李彦一个永兴军路监军的官衔。

虽说整个官衔并没有什么实权,可若是西军有战事时,职权便仅次于媪相童贯,其地位却要比已经得了后苑总管的王仍,高出来一级。

原本在钱恒手上吃过亏的李彦,从冯熙载那里得知钱恒得了乡试解元的名次之后,就开始担心起来。

若是钱恒真有真才实学,一旦入京参加省试,得了参加殿试的机会,凭当今官家对钱恒的好印象,再赐封一个不错的官职,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甚至还有可能被官家定个进士及第的甲科头名状元,若真是如此,凭借钱恒的名头,想要刁难自己,以后自己肯定不会有结果的。

宋末,尤其是徽宗年间,内侍太监的地位和权势极高,而且十分得赵佶的信任,可即使如此,这些内侍太监,在文官跟前,依然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所以李彦第一时间,就想找个方法,把钱恒给打压下去。

此时李彦已经得了永兴军路监军的位置,虽然不能直接监军永兴军路,却悄悄通过冯熙载,和时任吏部侍郎的白时中,勾结起来,要把钱恒调到永兴军任职。

一旦钱恒入了军职,再想进入士子行列,也会低人一等,若是能够将钱恒彻底压制在军中,无疑是李彦最想看到的。

所以在李彦和冯熙载的鼓动下,白时中才递交奏折,通过吏部,提请钱恒赴永兴军路上任。而白时中提请的官职,名为权都监。

赵佶坐在皇宫后苑的花园里,侧头问了句,“王仍啊,这个钱恒是什么人?”

此时的赵佶,早已把钱恒是谁都忘得一干二净。

王仍忙说道,“官家您贵人多忘事,那钱恒,不就是医治大象的那个兽医么?如今小的听说,那钱恒在老家应天府的乡试考试中,考了个解元!”

赵佶这才恍然般点了点头,“原来是那后生,原本以为兽医本事不错,没曾想,连这科举成绩都这么好,不错,不错,我倒要看看,能不能在殿试时见到这钱恒?”

谁都没有料到,赵佶会说出这番话来。

赵佶这么一说,也就意味着,李彦想要断绝钱恒的科举之路,就有点过于冒险了。

毕竟不是谁都敢违背当今官家的意志,尤其是身为内侍的太监,更不敢有半点违背赵佶的心思。

不敢违背赵佶的意图,却并不等于想要放过钱恒。

这时李彦急忙上前说道,“官家,这钱恒是个难得的人才,小的刚任职永兴军路的监军,就得了消息说,永兴军路豢养的马匹出了些问题,刚好吏部侍郎白大人,也提到永兴军路的事情,便想请这钱恒大人,却永兴军路任职!”

赵佶点了点头,“我看可行,这钱恒的兽医本事不俗,去了永兴军路,说不定还真能解决这马匹有疾的难题!只是这权都监的官职,又是怎么一说?”

权都监,并非是常设的官职,更多时候,是群牧司需要监察各地马政时,才会临时设立的一个职位。

权都监的官职,却极少有品级限制,高者,可以以四品官员担任,低者,九品官员也可担任。

而白时中所拟定的官职品级,正是一个正九品的品级。

白时中上前回禀道,“回官家,这钱恒如今只是一个举子的身份,加上之前官家赐封的修职郎一职,如此,以正九品出任这权都监一职,也算合规!”

“白大人,我看这样有些不妥吧!”

还没等赵佶说什么,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王黼,这时站出来。

王黼扭身面相赵佶,“官家,臣以为,这钱恒既然身具修职郎一职,如今去永兴军路,行群牧司之事,何不将官职提上两级,如此一来,在军中行事也能方便些!”

赵佶若有所思,片刻后才点头,“将明所言有理,这些军将粗鄙,不懂什么规矩,若是钱恒的级别太低,去了恐怕难以顺利做事!”

不论是白时中,还是李彦,都没有想到,王黼会在这种时候,跟他们唱反调。

不过王黼现在身为少宰,原本身居太宰之位的蔡京已经隐退幕后,所以此时的王黼,代管中书门下三省六部,权势极大,即便是这永兴军路的任命是通过枢密院下发的,也必须要经手王黼才能生效。

对于王黼的出面为难,白时中和李彦,都面带不悦,不过这两人的态度,王黼根本就不在意。加上赵佶本来就对钱恒印象不错,所以便直接吩咐道,“既如此,那就授钱恒正八品权都监一职,即日下旨,即日上任!”

“臣遵旨!”

王黼领旨之后,随即冲白时中一笑道,“那就麻烦白大人,再出一份吏部的文书了!”

汴京朝堂上的安排,钱恒还一无所知,此时正沉浸在大获丰收的喜悦之中。

定远售卖行的货物,源源不断的输送出去,借由海上贸易的海船和商贾,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定远售卖行,便有盈利三万两黄金入账。

邓肃书信的字里行间,都带着兴奋的情绪。

不仅如此,附带的陈东信件中,还专门提到了张叔夜那边的安排。

尤其是张叔夜的魄力,让钱恒都佩服不已。

由杨慎经手,短短的半月时间,在张叔夜治下的府县,便收起来五万担高粱,已经送抵登州酒坊。

如今登州的酒坊高粱成山,原料充裕,即是酒坊的酿制全力开动,用到来年秋季都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借杨慎的口,张叔夜向钱恒提出一个条件,五万担的高粱,换取的可不仅仅是二锅头酒,还有钱恒的一个承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