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兽医当国 > 0206章 官衔有点多

兽医当国 0206章 官衔有点多

作者:北门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5:51 来源:笔趣阁

按照钱恒现在的级别,给皇帝提建议,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可赵佶本人却不能和其他皇帝相提并论,只要是赵佶喜欢,受赵佶欣赏的主儿,很多话是能够听进去的。

当然,即使看出来赵佶很好说话,但毕竟是在一国帝王跟前,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可不是凭空说来的。钱恒不想随便乱说话,一旦说错,那才是典型送死的节奏。

所以面对赵佶无比诚恳的问询时,钱恒只是十分谦卑再次施礼,“官家容禀,下官虽然在回答策论是有所感,可该如何去做,还是要官家您做主才是!”

赵佶脸色微微一沉,“恒远,你尽管说,不管说什么,我都恕你无罪,可否?”

赵佶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显然也是看到钱恒的文章中是有真材实料的,这对于身为道君皇帝的赵佶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君无为而臣有为,是赵佶一直推崇的一种治国方式,既可以不用在即操心,大宋又不会变得像现在这般动荡不安。

赵佶也不想大宋出现任何困难和波动,可赵佶也很清楚,现在的大宋处境并不是很好,所以才会如此在意钱恒的解释。

钱恒也看出来,自己若不说出点东西来,赵佶是不会放自己离开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钱恒才说道,“如此,那下官就斗胆说几句,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官家莫要较真便是!”

提前打了预防针,钱恒才开始斟酌着说些自己感觉能说的。

关于赵佶想做无为之君的事儿,钱恒也没什么好说的,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现在赵佶需要解决的,就是有为之臣的问题。

赵佶喜好身边这些擅长溜须拍马的谄媚之臣,这一点钱恒也清楚,那唯一的突破点,就是建议赵佶提拔一些能做事,却又不会对赵佶指手画脚的臣子,只有这种只懂闷头做事,却不干涉朝堂和赵佶喜好的臣子,才是对改善大宋现状最有效果的选择。

钱恒一番说辞,听得赵佶连连点头。

听罢之后,赵佶不禁叹道,“若不是吏部对你的去处早有安排,我真想把你留在朝中为官!”

说到这,赵佶轻轻摇头,又道,“不过这样也好,先外放体察下民间疾苦,懂得牧政一方的韬略之后,再回汴京任职,才好回归朝堂,伴随我左右!”

显然,这会儿赵佶已经把钱恒当成个宝贝来看待。

单单是钱恒刚才那番言辞,已经让赵佶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至于如何提拔合适的人选,就不是钱恒所能左右的了。

赵佶一番话,钱恒也听出来几分端倪,赵佶被外放已经是确定了的事情,不过一想到赵佶刚才提到吏部的事情,钱恒就想起来,貌似和自己有些不对的白时中,正是吏部侍郎的职位。

有白时中从中作梗,自己能去的地方肯定不会太好。

这时,赵佶朝后面摆摆手,王仍从亭子下方走上来,手里捧着一份圣旨。

“钱大人,请接旨吧!”

钱恒只好跪倒接旨。

等王仍把圣旨宣读完的时候,钱恒有点发懵,怎么听起来,这官衔有点多呢?

之前钱恒拥有的最高品级,就是从五品,一个开国男的爵位,还有一个游骑将军的武散官衔。

可这次宣布的圣旨上,却列出来一大串的官职。

武散官衔,直接从从五品提成了从四品的宣威将军。

另外,因为有了进士的身份,所以又增加了一个正五品的文散官,朝奉大夫。

当然,这两个散官官职,就是一个品级待遇上的体现。

除了这两个散官品级的职位之外,还专门为钱恒外放为官,赐了一个庆州观察使的官位。

可是这个五品的观察使官位,也是个虚官,并无任何实权。

而真正具有实权的官职,却是永兴军路枢密都承旨,并兼任绥德军的都指挥使。

最后这两个官职,虽然只是从五品的官职,可却是实打实的职官,是有实权的。

尤其是那个兼任的绥德军都指挥使,简直就是权倾一方的最高官员,虽说这绥德军所辖,也不过一县之地,但是对于钱恒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任职了。

中了进士,甚至中了状元的,都未必能有钱恒这么好的外放机会。

当然,钱恒所任职的这个绥德军都指挥使,也就是对钱恒来说还算不错,但凡换任何一个其他新晋进士,都会是最糟糕的外放委派。

原因就在于,这绥德军,乃是永兴军路最边陲,与西夏毗邻的一个地区。无论是环境还是稳定程度,都无法和京畿周边相提并论。

知道了自己的任职地方,钱恒才意识到,这种安排,绝对不是白时中一人能够实现的,肯定还有其他人从中作梗。

当然,钱恒并不知道,他之所以被外放到这种荒凉边陲之地,童贯从中起了极大的作用。

虽说童贯到现在还没有班师回朝,但对于朝堂的影响却一点都不弱,尤其是童贯和李彦的关系极好,如今无法阻止钱恒中进士,所以只能借着这外放任职的机会,尽可能的给钱恒制造麻烦。

见钱恒领了旨意,赵佶多少有点心中发愧,钱恒之所以会放到那么边远的地方,全都是朝中几位重臣,全部坚持要把钱恒外放出去,才最终落得这个结果。

所以钱恒领旨谢恩之后,赵佶为了表示自己的仁爱之心,又无比关切的多问了一句,“恒远,你这次围观路途遥远,虽说你曾去过西军,但这绥德军却是最边陲之地,你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

赵佶这么一说,钱恒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马上就接过话头,“如此,臣就先谢过官家,其实说实话,臣不过初中进士,并无多少为官经验,若官家恩赏,不妨赐一个帮手给臣,臣也好为政绥德,造福一方。”

钱恒居然提出要人,赵佶还是第一次遇到,顿时来了兴趣,“那恒远说说,你想要谁去帮你?”

“臣入太学虽然时日较短,但却认识一人,与臣还算投缘,觉得是一位可以辅助我造福一方的俊才,此人名叫秦桧,字会之,现为太学学正之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