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好运加身 > 第93章 观望

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93章 观望

作者:梁可凡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5:08 来源:笔趣阁

“听说没有?不交税会进大牢。”

城东的李员外早饭后出来溜达,遇到提着鸟笼溜鸟回来的钟员外,忍不住说了一嘴。

两人一卖面粉,一卖包子,两家商铺相距不到十丈,钟员外却坚决不肯向李员外买面粉,气得李员外一见钟员外就黑脸。

钟员外没想到李员外会向自己打招呼,目不斜视过去。

“你个老绝户。”李员外骂。

李员外走过去,反应过来,转身要搭腔,听到钟员外又揭他伤疤,立马翻脸,两人三言两语便吵了起来,越吵越凶。

与此同时,和他们一样碰面以交税为话题打招呼的比比皆是,城中人人谈税,有色变痛心做生不如死状的,也有说活该的。

…………

应天府腾出两间厢房作为户部官员收税之所,第一天过去,没有一个商贾进门,衙役们暗地里取笑道:“看来牢房要不够用了。”

官员们喝了一天茶,越喝越没信心,有人便凑到周平桌前,拱手道:“周大人,你看这……”

偌大的京城,竟没一人主动交税,万一龙颜震怒,怪罪下来,他们可是首当其冲,得想办法才是。要不,几人分别带队去收得了。

周平摇着折扇,神态轻松,道:“不急。”

这几天他走坏两双靴子,什么商贾没有见过?这些人不见棺材不落泪,只要抓一些人所有人都怕了,没见被下诏狱的官员们,家眷哭着求着他收银子吗?

又有人道:“周大人,若是杨阁老怪罪下来,怎么办?”

我们收税经验没你丰富,但是对杨荣的了解不比你少,这位阁老可是厉害得很呢。

周平还是轻摇折扇,道:“不急。”

“……”这就没办法沟通了,几个官员唉声叹气。

…………

“大人,一个去应天府交税的都没有。”番子密报。

张宁笑笑道:“没人去不是很正常吗?”要是有人去才见鬼了。

番子不明白,道:“那……”既然明知没人去,为什么还让我在那儿守了一天?可怜户部那些人,一个个煎熬得不行。

张宁没有解释,道:“你下去吧。”

待番子退下,张宁派人去叫姜文举。半刻钟后,姜文举那张没有表情的脸出现在张宁面前,行礼道:“大人。”

张宁也不废话,道:“查出来没有?”

“已经查了二十四家,哪十家产业最大,还须再查,要到明天才能排好名。”

京城藏龙卧虎之地,官宦勋贵皇亲国戚名下的产业着实不少,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巨富,这些人本身没有官身,族中也没有走仕途的子弟,却能将商贾经营得风生水起。

张宁两天前交待下去,要商铺规模最大,赚银子最多的十家商铺名单。现在已经两天过去了。

姜文举做事一丝不苛,张宁既说要最大的十家,他便把京城中有名有号的商铺,剔除官身背景那些,其余全查了一遍,再就查到的数额排名。

“总共多少家?”张宁道。他很好奇京城中数得上名号的商铺有多少,这些人的财富极有可能是天文数字,如果哪天皇帝需要银子,找个借口抄一两家便能解决问题了。

“一共五十一家,十三家的东家族中有子弟出仕,八家的东家是就藩的各位王爷,六家是勋贵,只有这二十四家是白衣。”

藩王也做生意?张宁想起前世看过的一篇文章,说朱重八的子孙太多,又不准子孙做营生养活一家大小,以至到明朝后期,有些子孙的日子不如百姓。看来子孙多不假,其中有人生活拮据也是真的,但也有人十分能干,成为隐形富翁。

张宁道:“明天下午把名单呈上来。”

“是,大人。”姜文举道。

张宁示意他退下,他行礼后离去。

…………

这一晚,不知有多少人夜不能寐,好不容易捱到天亮,赶到应天府看是否有人主动过来交税,却见应天府门前人山人海,全在看昨天的告示。

又有两个衙役挤开人群,贴了一张告示。

“快念,上面写什么?”有人嚷嚷,急得不行,人太多了,挤不到前头。这是识字的,不识字的更着急,更迫切想知道上面写什么。

靠告示近的人群中,有一人略略识字,看了告示,道:“这是招募帐房先生的,条件是……”把上面列的条件念了一遍。

招募帐房先生?

要二十五到五十岁?

最少记过三年帐?

几息沉默后,有人感概:“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官府怎么用得着招募帐房?”

“用来查帐啊。”有人指指昨天的告示道:“不是说带帐册交税么?”

还真是。顿时议论声四起,官府为了收税,特地从民间招人,可见决心。

不少商贾听着议论,再望向应天府,只觉那里就是一张吞没他们的大口。

…………

又一天过去,还是没一人进去交税,户部的官员焦急得不行,几人悄悄商量后,来找周平,道:“周大人,再这样下去不行啊,没办法向杨阁老交差,又有违圣意。不如我等主动出击,分别带人去收。”

各州县收田税,一向是衙役上田头收,哪有农夫去衙门交税?百姓有事还不敢进衙门呢,哪敢进衙门交税?

“不行。”周平道:“杨阁老特别交待,要商贾自己过来交税。”

“唉!”

“怎么可能?”

“周大人,你就变通一下吧。”

几个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只是劝。

周平道:“天色不早,今天就到这里,诸位大人先回去吧。”

“周大人,明天就是三天之期的最后一天了,若是一个铜板也没收上来,我们面上无光啊。”一人从自身角度劝说。

周平淡定道:“无妨。”你们以为上门收税容易,那就大错特错了,上门收税难如登天,不仅要看商贾的脸色,还有可能被这些人冷嘲热讥,更有可能收不到银子。

周平寒门出身,中举二十年,终于熬到员外郎,却没想被派去向商贾收税,几天来跑断了腿不说,还看尽低贱的商贾脸色。

现在这样挺好,呵呵。他自得其乐地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