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好运加身 > 第90章 悔不当初的郑王

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90章 悔不当初的郑王

作者:梁可凡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5:08 来源:笔趣阁

廖先生在郑王府十余年,献策无数。年初,郑王世子得急病不能进京,郑王为派哪位儿子去京城向太皇太后贺寿而举棋不定,是廖先生力劝他派爱女悠悠进京。

悠悠只有十五岁,又是女儿家,郑王如何放心?廖先生却从悠悠是姑娘家,方便进出宫闱,能在太皇太后跟前尽孝,更容易讨得太皇太后欢心的着眼点出发,最终说服郑王。

不出廖先生所料,悠悠进京后,太皇太后一见她便喜欢得不得了,不仅赐封号“安定”,封为郡主,而且留在京中。郑王因此比其他兄弟更清楚京中形势,宫中情况。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安乡伯不成器的儿子竟然妄想娶他的爱女,安乡伯更为此无耻地写信向他求亲。

他当然一口拒绝。

要是张宁没有出息也就罢了,而今他一跃成为锦衣卫指挥使,皇帝近臣,悠悠又对他情愫暗生,来信提及两家的亲事,这就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答不答应这门亲事?

廖先生听完事情经过,略一沉吟,道:“王爷,安乡伯守大同多年,并不是闲散勋贵,不能因为他只是伯爵而看轻。”

京中勋贵极多,靠祖上余荫空有爵位,日子过得比百姓还不如的多的是,能谋得一官半职,已经算能力不错了,何况张勇是副总兵,能领兵,会打仗是肯定的。

郑王静等廖先生说下去。

“张宁年仅十五岁,却能通过校阅,可见文采不俗,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也不能等闲视之。他和陛下一见如故,深得陛下信任,据郡主信中所说,要没有他,王振断断不会被凌迟,可见此人有胆识,会机变。”

廖先生是郑王心腹,很多事,包括京中的情况,郑王都没有瞒他。悠悠为博得父亲对张宁好感,有关张宁扳倒王振的事,曾在信中告知郑王。

郑王明白廖先生的意思,谁不想有一个能力出众,身居高位的女婿?王振深得皇帝信任,却在张宁进宫当值不到三个月被凌迟于菜市口,张宁是怎么做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到了。

“王爷不如允了这门亲事。”廖先生最后道。

“孤当时回绝得太快了。”郑王苦笑道,话说太绝了,现在怎么圆回来?

廖先生道:“安乡伯可有再来信?”

“没有。”这才麻烦,他儿子是皇帝跟前红人,谁知道他会不会抖起来?难不成自己堂堂皇叔,反而要向他提亲?

“谁想到张宁升得这么快呢?”郑王叹息,颇有点悔不当初的意思。

廖先生深以为然,换作他,也绝对想不到。下嫁正三品大员不会辱没郡主,可也得事先知道他会高升啊。同时,他总算明白郑王叫他过来的目的,敢情郑王不是就要不要接受这门亲事征求他的意见,而是让他献策把这门亲事圆回来。

两家的父亲把话说绝了,小儿女却依然情长,在已门当户对的情况下,强行拆散这门亲事,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廖先生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道:“王爷,这并不难。可让郡主暗示张宁,让他劝安乡伯再向王爷提亲。”

女方自重身份,何况郑王爱女贵为郡主,怎么可以主动开这个口呢?郑王对廖先生的话甚为满意,道:“孤这就写信给郡主。”

王爷要写信,廖先生不便在这里窥视,行礼道:“属下先行告辞。”

“去吧。”郑王吩咐磨墨,待墨磨好,提笔先叮嘱悠悠尽心服侍太皇太后,再让她暗示张宁,让张勇向他提亲,同时保证,只要张勇来信,他立即答应这门亲事。

封好信封,派护卫将信送去京城,郑王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如果张宁成为他的女婿,定能保郑王府无虞。

…………

交银子能出诏狱的消息不径而走。很多人不相信,可说的人信誓旦旦,这件事不仅首辅杨大人亲口说了,锦衣卫指挥使张大人也这么说。

很多人懵了,什么时候这两位牛人会走到一起?

下诏狱官员的家眷当天就送银子去应天府。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户部员外郎周平出来见他们,收下他们的银子,同时开具条陈。

家眷们牢牢记住拿条陈去诏狱领人的话,都将条陈当珍宝,生怕丢了,人捞不出来了。可是捧着条陈到诏狱却没能救出人。牢头道:“大人有令,后天放人。”

后天!

后天还能见到人吗?满怀希望的家眷们只觉世道黑暗不过如此,这是银财两空啊。一个个在诏狱门前哭天抢地,牢头出来冷冷淡淡道:“大人有令,谁的家眷在这里哭,谁多关一个月。”

多关一个月!哭声像被剪刀剪断也似,家眷们生怕逃得慢了,连累家主,全跑光了。

牢头站在门槛里,看着阳光下空无一人的门前空地,嘿嘿笑对狱卒道:“大人真是神机妙算,一句话就把他们吓跑了。”

狱卒道:“还用说?那可是大人。”

牢头一时语塞,张大人虽然年轻,他却不敢有半分轻视,不,不仅不敢轻视,还十分尊敬。

牢头一时有些惆怅,自己做到死也就是牢头,张大人只有十五岁却已经是指挥使了,唉,人跟人比,怎么差别那么大呢?

…………

杨荣乐坏了,特地来找张宁,道:“这是帐册,你看看。”

光是京城布庄的税银就多达十几万银,要是如张宁提出的那样,面向全国,面向所有商贾收税,一年的税银得多少?光是想想,他就能多活几年。

张宁匆匆看完,道:“军饷先紧着神枪营,神枪营先紧着训练的将官军士。”

两人说好,商税一半用作军饷。张宁这是告诉杨荣,银子用在哪。杨荣却怔住了,道:“你不插手?”

军饷油水多,这是肥差,不知道多少人想染手,张宁就这样放过?

张宁道:“不插手。我有话在先,若是让我查出谁中饱私囊,我定不放过。别以为诏狱的刑具是摆设。”

杨荣点头,道:“好,老夫会警告他们。”

谁不知道锦衣卫无孔不入,敢贪军饷,眼前这位还真能查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