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好运加身 > 第190章 斩了

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190章 斩了

作者:梁可凡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5:08 来源:笔趣阁

从西山回京后,朱祁镇明显感到文臣们对他的态度发生变化,语气更恭敬,早朝议政时反驳的声音少了,赞成的声音多了。武将们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个个走路带风,那是士气高涨的表现。

这些,都是遂发枪和“雷鸣”带来的变化。

朱祁镇觉得有底气,开始体会到身为皇帝,一言而决的美妙了。

散朝后,张宁如常去昭仁殿,行礼毕,朱祁镇赐坐,贾小四上茶,一切和往常好象没有不同。但张宁明显感觉到,朱祁镇笑容明亮,贾小四的腰稍微佝偻了一些,没有像以往一样,因为成为东厂厂公而隐隐摆出一副和张宁平起平坐的姿态。

“皇祖母太固执了。”朱祁镇无奈叹息,不能气着老人家,他话不敢说得太强硬,可这样一来,一双璧人的婚期就得推迟了。

张宁明白朱祁镇为自己力争,可事涉相术,他倒不好硬来了。迷、信害死人哪。如今最好的办法便是上战场,用事实打消太皇太后的顾虑。

若太皇太后相面之术没错,他的面相活不过十六岁,那么原主已经应验了。张宁淡定得很。为此,他安慰悠悠好半天,才说服悠悠让他随驾出征。

“陛下,臣出征瓦剌归来,立下功勋,想必太皇太后便不会反对了。”张宁假装不清楚太皇太后反对的真正原因,一脸认真道。

朱祁镇轻叹一声,道:“朕以为,战场上刀枪无眼,‘雷鸣’攻击力再强,遂发枪比箭矢更快捷,也有危险。卿不如留在京中,帮朕处理政务,待朕归来,卿和悠悠便成亲。”

张宁笑道:“陛下,战场上更需要情报,臣岂能不去?陛下不用担心,臣不仅箭术不错,遂发枪的枪法也不错呢。”

朱祁镇哪会不知道张宁征伐瓦剌之心不输自己,重重叹气,道:“朕一定护卿周全。”

“臣一定平安归来。臣还没当新郎呢。”

话音刚落,君臣同时哈哈大笑。

禀完正事,朱祁镇宣格斯尔觐见。

格斯尔被软禁在胪鸿寺几天,又惊又怕,一听皇帝宣,马上拿国书出房门,没想到门外已有两人等着,见他出来,架住他两条胳膊就走,押他上马车。

格斯尔见马车被众多身着甲胄的军士团团围住,长枪的枪尖在阳光下闪烁锐利锋芒,不禁胆战心惊,明廷这是将他当犯人吗?他早有预料,这次出使,必然凶险,但没想到会小命不保。明廷一向以礼仪之邦自居,讲究的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怎么了?

格斯尔被押到昭仁殿,按跪在金砖上。

“陛下,这是我朝太师的国书。”他双手高举国书,只求明朝皇帝别忘记他使者的身份,饶他一条小命,放他回草原。

朱祁镇一看国书就怒了。也先在国书中言辞傲慢,又说已囚禁明廷使者史大成,不日将斩首。

“来人,立斩瓦剌使者于菜市口。”朱祁镇道。

便有两个大汉将军进来,押起格斯尔便走。格斯尔吓得魂都没了,连声喊:“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臣是使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呀。”

“你们太师斩得朕的使者,难道朕就斩不得你们太师的使者吗?”

“太师没有斩史大人。”格斯尔快哭了,用力挣扎,道:“陛下,臣为史大人捎来一封书信,求陛下放开臣,臣这就拿出来。”

“嗯?”朱祁镇挥挥手,两个大汉将军松开按住格斯尔肩膀的手,格斯尔只觉两个肩膀不像是自己的,可他不敢按揉一下,急急忙忙从腰带里取出一块白色锦布,双手呈上。

贾小四接过锦布,抖开一看,认出这是一块从中衣上撕下来的锦布,上面写满字。确认没有危险后,才将锦布呈到朱祁镇案前。

朱祁镇看后递给张宁:“卿也看看。”

张宁接过锦布认真看起来。锦布上用蝇头小楷写道:“臣史大成顿首百拜……臣幸不辱命,没有坠我大明国威……”

说到底,史大成担心被囚禁后,朝廷不知道他的去向,搞不好会胡乱给他安罪名,因而在格斯尔悄悄去瞧他时,忽悠他为自己带信,并且保证只要拿出他的信,便能活命。

格斯尔本着多一道救命符的心态收下他的信,紧记他的话,危急之际才拿出来。

“陛下,不妨先把瓦剌使者囚禁。”张宁看完信建议道。史大成在信中说自己有苏武遗志,宁死不屈,信末提到答应保格斯尔一命,作为对他送信的酬劳。

既然史大成承诺在先,自然不好杀他。

朱祁镇也是一样的想法,当下让张宁把格斯尔送去诏狱和巴图作伴。身为瓦剌使者,巴图一直在诏狱呆着。

格斯尔只求活命,在哪呆倒不太在乎,见巴图还活着反而很意外,同时还有一点小激动,说不定他也能好好活着呢。

昭仁殿里,君臣心意相通,张宁先开口,道:“这一战不可避免。”

朱祁镇点头:“没错,与其兵锋起于大明国土,不如朕率兵主动出击。小四,宣英国公进宫。”

贾小四答应去了。

张宁道:“陛下还需宣杨阁老进宫商议。”

杨荣负责筹备粮草,商议出兵的事自然少不了他。

半个时辰后,张辅和杨荣先后来了,朱祁镇一问准备好了没有,张辅表示没有问题,杨荣则道:“臣以为,粮草还须多筹二十万石,请陛下宽容五天。”

“准了。”朱祁镇道,这事急不来,得把粮草准备充足。

…………

杨士奇一听张宁不成亲,而是要随驾出征,急了,让人叫张宁过府,语重心长道:“少年人报效国家是对的,但成亲也是人生大事,怎能只报效国家,不顾妻房?”

张宁决定不背锅,直接道:“太皇太后依然不同意这门亲事,孙婿也无奈得很。”

杨士奇无语半晌,道:“娘娘曾说想多留郡主几年,想必郡主随郑王在封地,难得进京,才会如此。”

这话,你老人家也是不信的吧?张宁没有说破,只道:“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