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好运加身 > 第113章 征伐的机会

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113章 征伐的机会

作者:梁可凡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5:08 来源:笔趣阁

刘念和顾淳火速进宫。第一次见驾,有些紧张,不过两人都是勋贵子弟,虽不曾面圣,但祖上跟随成祖靖难的故事听得多了,也算见过世面,该有的礼数一样不缺。

待两人参见毕,朱祁镇道:“神枪营现有多少人,训练成了吗?”

训练以刘念为主,顾淳为副,因而刘念答话:“现有一千一百三十人。一个多月来日日操练,军士都能熟练变阵。”

就走步加填充子弹,练一个多月还不熟,能是正常人吗?张宁在旁边腹诽。

顾兴祖采用张宁的建议,禀报朱祁镇,对神枪营军士进行精简,清除出去的人用第一笔拨下来的税银补偿,留下力气大枪法准的军士,这些人上战场,以一敌百不在话下。

朱祁镇很高兴,温言道:“以后上战场,你们立了功,朕自有封赏。”

“谢陛下。”刘念和顾淳齐声道。两人知道自己不能跟张宁比,皇帝这么说,这次见驾就算结束了,于是一齐行礼告退。

待两人离开昭仁殿,殿中只有张宁时,朱祁镇道:“朕想御驾亲征。”

明朝皇帝一向有御驾亲征的传统,不过朱祁镇比较倒霉,第一次出征便遭遇土木堡之变,自己成为俘虏。皇帝是不能犯错的,于是这个锅由王振背了。

现在王振已死,朱祁镇御驾亲征的锅由谁背?张宁觉得自己后背凉嗖嗖的。

当然了,若是打胜仗就不用背锅,可战场上瞬息万变,谁能保证一定打胜仗?神仙也不敢保证好吗?

张宁劝道:“陛下,御驾亲征的事还须从长计议。当年成祖出征,长则筹备一年,短则筹备半年,若是从现在开始筹备,也是一年后的事了。”

完全没必要借这个机会出征,堂堂大明,想打谁就打谁,用得着找借口吗?

朱祁镇道:“朕为大元帅,卿为先锋,我们君臣横扫漠北,岂不威风?”

你看我是先锋的人才吗?我在现代只是一个在校生,哪会指挥军队作战?张宁抹了一把额头的汗,道:“陛下,论到帅才,首推英国公。”

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张辅错不了,你不行,我也不行,这点自知之明必须有。

朱祁镇微笑道:“卿没上过战场,难免紧张。”

“朝中良将极多,一旦出兵,臣举荐英国公为帅。只要英国公挂帅,陛下要御驾亲征也无不可。臣可先行派遣密探往瓦剌刺探军情。”张宁真心实意道。

我还是当特务头子吧,先锋的差使你交给别人好了。张宁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明确,绝对不把人命当儿戏,也绝对不背锅。

君臣正说话,杨士奇来了,参见毕先请罪:“臣教导无方……”然后把瓦剌使者大街上行凶,被杨容儿遇上,命车夫把人打伤,如今带几百个百姓堵在胪鸿寺大门口要说法的事说了。

谢梵一见他便伏地大哭,边哭边诉说这件事,似乎全是杨容儿的错,要不是杨容儿多管闲事,一个幼童死了也就死了,年轻妇人被调、戏又有什么相干?

杨士奇很恼火谢梵话里的意思,可事关孙女,不得不做出请罪的姿态。要是仗义勇为的是别的官宦人家的子女,他自然会挺身而出力保此人。自己的孙女只能先请罪再施救了。

他不清楚的是,朱祁镇不仅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已经和张宁商讨征伐瓦剌,都说到御驾亲征上了。

“令孙女不愧为帼国英雄,朕有赏。来呀,赏杨氏绸缎十匹。”

贾小四应声出宫颁赏。

杨士奇怔了一下,道:“陛下,臣孙女的行为,极有可能引起我朝和瓦剌之间的争端。”

毕竟杨府的车夫把瓦剌使者打了,在场五人先被打得鲜血淋漓,再被捆得跟粽子似的,扔在胪鸿寺大门口。

这件事,瓦剌太师也先肯定不肯善罢干休。

朱祁镇道:“卿立即拟一份国书,质问瓦剌太师,为何派使者在京城行凶。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幼童已死,当斩瓦剌使者。”

纵然杨士奇见惯风浪,听皇帝义正辞严这么说,还是呆了一下,道:“陛下?”

你确定你没说错吗?这件事,不是应该明天早朝商议后再派使者前往瓦剌吗?

“就这么决定了。瓦剌使者来了两千多人是吧?一律不许外出。调神枪营军士包围胪鸿寺,瓦剌使者只要踏出胪鸿寺一步,杀无赦。”

他所说的瓦剌使者不仅指正使巴图,而是所有随同巴图来京的瓦剌人。

张宁道:“陛下所言极是。”

为防瓦剌人暴动,确实应该将他们全部软禁起来,下狱不妥,下诏狱也不妥,软禁在胪鸿寺再好不过了。

杨士奇深吸口气,行礼道:“臣明白了。臣这就去拟诏。”

他不清楚皇帝为何如此强硬,但皇帝不仅没有怪罪杨容儿,反而嘉奖,还是让他惊喜不已。只要保住孙女,就算和瓦剌宣战又如何?难道朝廷会怕鞑子不成?

杨士奇临出殿,深深看了张宁一眼,他可不认为张宁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多半是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接到消息,进宫为杨容儿求情。不知道他如何说动皇帝,以致皇帝态度如此强硬?

杨士奇暗自猜测的同时又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提前许婚,要不然张宁岂会这么尽心为杨容儿说话?

张宁回他以微笑。

见到张宁平静的笑容,杨士奇一颗担心焦灼的心顿时平静下来,这个时候张宁还有心情对他微笑,可见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目送杨士奇匆匆出殿而去,张宁道:“臣这就去胪鸿寺,把杨容儿带回杨府。”

朱祁镇调侃道:“不喜她抛头露面么?”

“那倒不是,而是神枪营的军士即将包围胪鸿寺,必须驱除百姓,以免误伤。只要杨容儿回府,百姓们自然散了。”

百姓们不满巴图等人的所作所为,却不敢为苦主,即那个惨遭调、戏,儿子又被摔死的年轻妇人出头。

想到杨容儿一介女子路见不平,殊为难能。朱祁镇道:“去吧。”

张宁出昭仁殿,从腰间摘下一块古朴的玉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