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八十九章 勾心斗角(2)

明末美僮传奇 第八十九章 勾心斗角(2)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张勇一听眼睛一亮,如今国家艰危,封爵一事相比以前大为放宽,如果真能收复南昌,没准还真能封爵,侯爵他不敢想,伯爵、子爵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那安**一向战力强横,多次击败左宁南,左宁南麾下的金声恒、徐勇等人可是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军将,更以区区一两千人便击溃了江西巡抚麾下的四千人马,自己此去也是担了很大的风险,不过作为军将,“觅个封侯”正是心中所愿,即便战死了也能惠及子孙。

想到这里,他抱拳向袁继咸施了一礼,“大人,国家危难,末将身为武将,理当义不容辞,不过此去南昌不下两百里,职部多为步军,能否让水师载我军卒南下……”

袁继咸摇摇头,“张将军,我倒是想让水师载你,可惜你也知晓,水师在左宁南手里几乎丧失殆尽,残存的船只也多为小船,大船不多,也载不了你那五千劲旅,何况贼子能打南昌的主意,就没想到九江?其舟师如今远强于我,鄱阳水师尚要守卫水寨,遮蔽湖口,往来交通消息,实在是分不了身啊”

张勇面色一暗,不过瞬间便恢复正常,“大人,既是如此,职部这就整顿兵马,明日一早即可麾师南下”

袁继咸老怀大慰,又勉励了几句,等张勇走了,他对张世勋说:“张将军,这九江城的大局便由张将军来主持了……”

张世勋笑道:“大人无须烦忧,有世勋在,九江固若金汤!”

“.…..”

袁继咸安排好张勇出征南昌之事后,不顾年老体弱,带了标营的一百骑立即出发去瑞昌。

九江城到瑞昌城只有六十里路,他出了迎恩门一路向西驰去。

一路上他也在想见了左良玉该如何劝说。如果还是以往的情形,他万万不敢单身赴会,左营之跋扈、军纪之差在朝廷是出了名的,在安**入主武昌府以前,左良玉还一个劲地向朝廷申请由他进驻九江,而让四地总督进驻南昌呢。

搁在以前,自己贸然单身前往,没准便被那厮扣了,用自己来交换整个九江府,不过时过境迁,几次大战之后,左营实力大为削弱,虽然多是朝廷兵马,在九江的袁继咸却着实松了一口气。

此次去瑞昌,他很有信心左良玉不会难为自己,无非是多许一些钱粮罢了,如今整个江西的粮草都控制在他这位四地总督手里,多少对这位一向跋扈惯了的侯爷有些掣肘。

死值盛夏,远处的天空飘来了几片乌云,“要下雨了”,袁继咸心里暗自为国家忧心,不禁加快了马速。

半日后,袁继咸一行抵达瑞昌城,果不出他之所料,左良玉并没有难为他,还亲自带着文武到城门口迎候。

在瑞昌当了一段时间寓公之后,没了往昔兵强马壮借以要挟朝廷的法宝,左良玉以往争强好胜的心思也淡了许多,渐渐恢复到最开始明军虚度时日、混吃等死的惯常情形,自己的身体竟也慢慢好转起来。

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时耶命耶,谁能说得清楚?

在左府客厅,左良玉安排了丰盛的晚宴招待袁继咸一行,袁继咸忧心国事,哪儿有心情与他山吃海喝,无非虚应故事罢了。

宴罢,左良玉将袁继咸让到书房,陪同的还有金声恒、王允成、黄澍、左梦庚四人。

明末时分,武人地位大大提高,像左良玉这种位高权重之人更没将文官放在眼里,特别是他封侯之后更是如此,不过今日他却是很客气,与袁继咸两人并坐,其他人等分坐两旁。

“老大人此来……”

袁继咸记挂着南昌之事,也不想与他客套,“侯爷,南昌之事你可知晓?”

其实此事左良玉已经知晓了,不过他却装着不知,摇摇头说道:“不知”

“侯爷,南昌城的邝昭昏聩,一个不查,大好的城池竟被左近的安国贼夺了,如今本督已经安排张总兵星夜起兵南下了,不过南昌城城墙高大,贼子又一向凶悍,张总兵的区区五千人马恐怕不能拿下南昌,还望侯爷助本督一臂之力”

按照常理,袁继咸是四地总督,左良玉也在他的管辖范围,直接下令让他出兵便是了,可惜如今江北四镇加上左良玉个个尾大不掉,连皇帝都没放在眼里,何况区区一个总督?

故此袁继咸也放下了身段,不得不好言相求。

左良玉却是好整以暇,他抿了一口茶水,不紧不慢地将茶杯放到一侧的案几上,又拂了拂胸口滴落的茶水,整了整衣袖,方才说道:“袁大人,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也”

“前不久在袁州,本候可是应大人之命派了一万人马南下征讨邱仰寰那贼胚,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安**,本候的军马几乎折损一半,如今瑞昌与安**重兵驻扎的富池口仅仅一山之隔,城池里的军马须臾离开不得”

“更何况,就在袁大人抵达瑞昌之前,本候又接到探子的禀报,安国贼军在富池口增加了五千兵马,大小船只几十艘,虽不知晓彼等意欲何为,不过有这些兵马在此,其意不是瑞昌便是九江,大人您看……”

“此话当真?”,袁继咸一听大惊失色,他一下便站了起来,如果此事是真的,那贼军其意必不在小,很有可能明攻南昌,意在九江啊。

不过南昌是三司衙门所在,内外瞩目,亦不可轻易丧失,自己身负四地总督重任,守土有责,南昌丢了,江西巡抚邝昭、知府钱嘉起自然难辞其咎,自己也将此两人关在九江的大牢里静候朝廷的处置,并上书自请处罚,不过在朝廷的诏令下达之前能将南昌收复,或许能将功补过。

想到这里,他颓然跌坐在椅子上,久久不发一言。

“大厦将倾,大厦将倾啊”,他心里默默念叨着,南昌不得不救,九江又不得不保,该如何处之?

半晌,他恢复了往昔的镇静,“侯爷,十万石粮草,如何?”

他最终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说服左良玉出兵,至于九江那里,自己回去之后再将城里的青壮征召起来,九江城人丁繁多,再征召五千青壮也不在话下,届时张世勋的五千官军,加上五千青壮,贼军想要硬桥硬马地强攻,恐怕也只能失望而归。

而贼军想要利用彼等惯常使用的诈计也不行了,自己出发前已经吩咐了九江知府和张世勋,无论是何人,在他回来之前一律不得入城。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上次左良玉在瑞昌打败之后,虽然竭力封锁消息,只是说“与敌交战多日,贼军粮尽而退,官军也死伤惨重,请朝廷多多抚恤、调拨粮草云云”。

不过最终九江方面还是弄清楚了,朝廷和四地总督看在他尚有不少兵马的份儿上,勉强同意他继续驻扎在瑞昌,不过以往左营在南京兵部几乎占一半钱粮的盛况肯定不会再出现了,最终给了他十万兵马的额度。

左良玉无奈之下只得让江北的马士秀、马进忠、惠登相以及建昌的金声恒、德安的王允成在当地拼命搜刮,最终才勉强避免了目前这四万大军没有闹出兵变的窘况。

饶是如此,他的钱粮仍很吃紧,这也是袁继咸唯一拿捏得住他的地方。

左良玉面不改色地摇摇头,“袁大人,不是钱粮的问题,确实是本候无兵可出啊”

“二十万石,十万两饷银,侯爷,不能再多了,多了本督麾下的士卒就吃紧了”

左良玉倏地站起来,说实话,这点钱粮在以前的他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惜在被李安国搜刮一空后,他现在天天不为国家担忧,也不为战事担心,他唯一在乎的便是这钱粮,一旦钱粮不够了,光靠他宁南候的威望是压不住的,一夜之间便可闹出兵变,何况还是新败之军?

“大人,再加半个南昌府,如今邝昭的兵马肯定是没了,南昌偌大一座城池,也不可不派重兵把守,大人,南昌城本候只占一半,剩余的一半由你的兵马进驻,您看如何?”

袁继咸心里有些犹豫,南昌城一旦让左良玉的营头进驻那就可算毁了,不过形势紧迫,也容不得他再纠缠下去。

“侯爷,也不是不行,不过你的营头必须以巡抚标营的名义进驻”

左良玉心里好笑,这些个文人,大难临头还在顾忌颜面,我的营头以巡抚标营的名头进驻,难道还能听巡抚的?老子占了南昌府,看中的是钱粮,有了钱粮什么都好办。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左良玉说到做到,第二天他便派王允成带着一万大军南下了,等王允成的营头全部出了瑞昌城,袁继咸才松了一口气,一万五千大军,近十倍的兵力,应该能收复南昌吧。

等王允成的大军远去了,袁继咸赶紧告辞左良玉回九江,左良玉派了黄澍跟着他去,自然是为了那二十万石粮草和十万两银子。

“你跟袁大人说,粮草、饷银迟一日到瑞昌,王允成的兵马就会慢一日”

“侯爷,下官明白”

“哈哈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