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七十四章 洞庭船行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七十四章 洞庭船行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在洞庭湖的南边,长沙府湘阴县城靠近湘江的南边,有一处叫西湖坝的地方,此处正处于湘江即将流入洞庭湖的位置,水很深水域却很平稳,以前湖广总督衙门在此处设有一处船场,专门修建、修葺水师船只。

此时大明内河的船只两头都是宽的,最大的三层船也只有四百料,也就是大约两百吨,西湖坝的这座船场只能建造三百料,也就是两层的宽头船,设有四座三百料的船位,至于三百料以下的单层小船就更不在话下了,设有船位二十座。

大西军攻占湖南后,将船坞里的已建成的船只搜罗一空,又让船工继续大力建造更多的大小船只,大西军比明军要好得多,工食银子给的足足的,他们在湖南满打满算五个月的时间里让船场开足马力一连建好了上百艘大小船只,加上在洞庭湖、湘江上的其他船场修建的,以及自己本来就有的船只,他们从常德出发去四川时,大小船只上千,几乎铺满了江面。

就是这样,也不是所有的人有幸坐船去四川,至少有一半的人还是沿着长江南岸的山体步行。

一时间,岸上步行的大军,与江中船上的大军交相呼应,蔚为壮观,这也是原本占着江南荆州府几县的闯营畏惧之下撤回江北的原因,不过最终便宜了安**。

李安国自打从江西回来后,心里突然有了另外的想法,而他这个想法要实现光凭他那两百艘大船完全实现不了。

于是他便有了新建船只的想法。

仍然是内河船只,全部为可搭载一百人的三百料大船,不过他根据自己脑子里的记忆,将船只改成了船首呈尖状便于破浪、加速、船高增加两成的形制,此时内河上的船只也不是没有尖头的,吴淞一带的船场就有不少,郑彩的镇江船队更是大有船在。

所以李安国将自己的想法给船工们说了之后,他们很快便明白了,“这不就是广船嘛,大都督,以前总督府也给过我们船样子,不过还没来得及建造就……”

李安国一听大喜,其实他就这么一说,如果彼等确实没办法建造,那只能修建宽头船了,现在既然有船样子在,那就不在话下了。

“大都督”,这是船场的一个大工,叫杨俊生,镇江人,是湖广总督衙门从吴淞一带弄过来的,一个四十多岁的老船工,生的短小精悍,以前就建过广船,“以前我在吴淞时,修建的广船至少有四百料,六百料、八百料的也不少见,不过吴淞一带水深浪大,自然要用大船,如果就在湖广地界行驶的话,三百料就足够了”

“不”,李安国却摇摇头,“你将小的船坞的一半改成大的船坞,全力建造三百料、四百料的大船,我问你,这船期如何?”

“禀大都督,如果船材足够的话,三百料的要四个月,四百料的要五个月”

“那晾晒木材需要多长时间?”

“大都督,海船用的木材异常珍贵,不过江船就没有如此严格,一般的杉木就行了,除首层甲板以下以及隔舱仍需用杉木外,其它构件用寻常的松木即可,当然了,如果有铁力木和楠木就更好了”

“木材过来后,首先得晒干,这需要十日以上功夫,还得靠老天不下雨帮忙”

“接下来就需按照船样子处理木材,无非是用刀斧锯子,完成一艘三百料的船只需要十日”

“然后最好是浸泡在桐油里三日,如果桐油缺乏,刷一层桐油亦可”

“最后便是建造船只了,这最少需要三个月”

“建成之后仍需刷上桐油,船底及两侧还需用石灰和干草掺着桐油填缝,这也需要三日”

“也就是说最快四个月可完工一艘三百料的大船”

李安国一听心里有些着急,“船场眼下有哪些工种?”

“禀大都督,无非木工、帆工、油漆工及船工四种,哦,还有少许铁工”

“哦?这船工是何用途?”

“大都督,可别小瞧这船工,船样子需要船工确定,木工、帆工、铁工等只是按照船工的的吩咐将船材的构件加工而成,船只的拼接、防蚀、防火处置全靠船工”

李安国点点头,这些他不大懂,他让杨俊生带着他到船场溜了一圈后,心中基本有了眉目。

“杨总管”

杨俊生一听大喜,这“总管”可是安**里面的显要职衔,除了大都督、都督、监军、知府便是这总管了,听说比知县老爷还要显贵,一个月有十五两银子呢,不不,银票呢,他赶紧跪下来磕了一个头,“小的多谢大都督赏识!”

李安国笑道:“你想坐稳这总管一职,可得按照我的吩咐做事”

杨俊生大声说道:“职部敢不唯大都督之令是从!”

李安国道:“我刚才看了一下,你这木工从船板、船帮、桅杆、舵、桨、船楼一个人做到底,这样不行,我告诉你一个法子,势必能将船期缩短一个月”

“请大都督训示”

“呵呵,这样,你安排一些人专门做船帮,一些人专门做船板,一些人专门做船舵、船桨、桅杆,一些人专门做船帆、绳索,一些人专司晒制木材,一些人专司浸泡木材,你居中调度,绝对能将船期缩短不少”

杨俊生有些怀疑,“大都督,这样行吗?”

李安国笑道:“不试试怎么知晓不行?对了,过几日我会让工部的人进场帮你等制订一整套如何建造船只的规制,你等以往觉得好的法子、经验都可以写到这规制里去,今后便按照这规制建船,而不是全凭老工、大工个人的喜好来行事”

“对了,这西湖坝还能改建多少船坞,我说的是三百料以上的大船坞”

“大都督,应该可以改成十座船坞”

“嗯,十座便十座,洞庭湖周边还有四处像你这样的船场,不过却无人会建造这广船,从即日起你便是安**工部下面的造船所副总管,总管一职还是由工部的人来担任,不过你的薪饷与总管一样,都是二十两”

杨俊生一开始听到“副总管”还有些不乐意,不过再听到“二十两”时便笑逐颜开了,“多谢大都督”

“先别谢我,如果你能将这五处船场管的井井有条,嗯,现在是四月份,如果你能在八月份之前建造五十艘大船,其中三百料的双层船三十艘、四百料的三层船二十艘,其中三百料的船只两侧各开炮窗五个,前后各一,四百料的船只开两层炮窗,第一层两侧各开六个,甲板层各开四个,前后也各一……”

“大都督,还是五百斤的佛朗机炮?”

“嗯”

“大都督,这摆放的火炮太多,就怕船只经受不住”

“那你有何好的法子?”

“大都督,无非是将船只的重心放低,多放压舱石等物,这样的话,船只吃水太深,一般的码头只怕停泊不了”

“嗯,这个你无须担心,长江上面像这样的码头多得是,特别是武昌以下的地方,武昌以上的地方我用老船得了”

“是,大都督”

“你如果将这件事办好了,九月份的时候,试船成功了,我再奖你五百两!以及长沙城小院一套!”

“多谢大都督!”,杨俊生一听双眼冒光,五百两啊,这可是号票,得买多少物品?!更何况还有一套宅子?想到这里,他赶紧跪下谢道。

“大都督,如今别的都没什么,就是这船材……”

“你不用担心,湖南东西两侧的大山上有的是,我用号票购买,我就怕届时你忙不过来”

……

与李安国所料所料得到差不多,等他将大量收购木材的告示贴出去后,不但有境内的商人,江西、广西也有不少商户也送来了大量的木材,为的竟是那些纸片!

更令人欣喜的是,由于湖南境内的钞关全部撤销了,商业也日渐兴旺起来,这运输问题变成了大问题,一些商人洞烛先机,早早地便在洞庭湖、湘江、沅江上成立了船行,专司从水路运输各类物资。

于是这些木材便沿着湘江、沅江运到了洞庭湖,很是省了一些时间。

沿着湘江一侧的官道上奔跑着的大车也络绎不绝,大的有上百辆,少的也有十几辆,不过也只能北边到岳州、常德,南边到衡州、宝庆,出了湖南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两广地带、江西境内自然也有船行和车行,不过其境内钞关林立,几乎每一府都设有,像江西这样的,几乎每过一县都要缴纳额外的税款,还要打点官府、驻军,路途远的还要请打行护卫,一趟下来也赚不了多少,有本事赚到了的,那价格也是高的出奇。

于是乎,无论是商户还是用户都怨声载道。

这还是有背景、有实力,与当地官府有密切来往的大商户,小商户就更难了,于是,境内一片坦途,又没有官府、土匪、地方豪强肆扰的湖南、武昌两地竟成了大明商户的向往之地。

“哈哈哈”,李安国得知此事后开怀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