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六十七章 定湘之计(1)

明末美僮传奇 第六十七章 定湘之计(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这人自然是李安国了,自从大山回到武昌后,便藏在贺小石的宅子里,一直到大西军兵发四川后才出来,后来去长沙的三千长枪兵中就有他一个。

甫一见到李安国,众人都是欣喜若狂,武将们纷纷单膝跪下,文官们也弯腰长揖。

李安国将他们一个个扶起、拥抱,最后让大家都坐下。

“诸位,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等都辛苦了”,说着他抱拳向众人施了一礼,众人纷纷起身还礼。

“我在长沙的事情你都大概都知晓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无须再提,不过我还是提两个人,如果没有他们,我李安国必死无疑”

“一是我的堂兄李定国,另外便是我身边这人,与我从小一起长大的靳统武,如果没有他们,现在的李安国已经是长沙郊外一具枯骨了”

听了这话,众人又纷纷来到靳统武身边施礼,此人有救都督的大恩,更是都督的发小,虽然年少,须臾怠慢不得。

李安国再一次“死而复生”,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诸位,今天我为何挑拣这间大殿议事?诚然,此殿曾带给我羞辱,不过也正好是一个警醒,告诉我,告诉我等,跌倒容易,爬起来艰难”

“所以,有一句话我想要与诸位共勉,在何处跌到便要在何处爬起来!”

李安国并没有坐在高台上,而是在大殿正中拎了一张椅子坐下了,端坐高处虽然可以保持威势和神秘感,不过“高处不胜寒”他还是知晓的。

“诸位,如今局势纷纭,波谲云诡,我等虽已占了大半个湖南,不过这只是第一步,很小的一步”

众人知道李安国又要开始筹划大事了,一个个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如果说在武昌府我等是以兵事优先,政事靠后,在湖南就不同了,政事要放到与兵事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长沙这些日子,我与西营留在此地的长辰常巡抚史可镜仔细聊过,也查阅过不少卷宗,按照两册的数字,湖南的丁口在五百万到八百万左右,户口在百万左右,这还是岳州、常德、长沙、宝庆、衡州五个地方的数目,广大山区尚未核计在内”

“田地在两千万亩左右,其中水田便有一半,棉田、麻田加起来约有五百万亩,旱地也约有五百万亩”

“大西军虽然带走了部分人口,不过大部分应该留下来了”

“诸位,这些丁口、田亩加起来数目意味着什么?你等知晓吗?”,李安国从椅子上站起来,背着手在坐着的两排人中间走着,颇有些后世明星企业家的风范。

最后他在众人面前站定,“别的不说,一千万亩水田便是两千万石稻米,如果按照我等的田赋,那边是四百万石!”

“四百万石!我大略算过,军卒的话,一万人一年需要四万石粮食,有骑兵的话会更多一些,算成五万石,十万人便是五十万石,如今我军人数接近十万,依附我军的匠户、家属数目也相差仿佛,也就是说有二十万人吃粮,每年要消耗一百万石”

“拿下湖南后,需要的官员、匠户、军卒自然更多,以增加一倍计,也不过一百万石,诸位,抛去两百万石的消耗,我等还有两百万石的存余!”

李安国此时已经深深体会到“湖广熟天下足”的涵义了,占着如此好的地盘而不能用,张献忠、何腾蛟简直是暴殄天物!

“不过这四百万石只是账面上的数目,要将它变成我军大库真真切切的东西还需要做一些事情,这便是接下来我要提的第一件大事”

“我在武昌府曾说过,国家大事,无非两册,何也?黄册、鱼鳞册,大西军在湖南不过几个月,赶走了封在湖南的诸王,镇压了一批土豪劣绅,不过并没有建立正式的税赋体制,如今多出来的田地,地方恶霸、小民胡乱占着,也没有在官府那里登记造册,田契更没有变更,反倒比以前更乱了”

“所以,我等进入潇湘之后需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厘清两册!事情紧急,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春耕了,必须在一个月以内将两册、田契厘清,否则祸患无穷!”

这时周文江插道:“都督,咱们这是要长驻湖南了?”

李安国点点头,“武昌是湖广总督衙门所在,天下瞩目,今后是守是弃再说,不过湖南之地,老子准备占着不走了,这也将成为我营最重要的根基之地”

听了此话,众人隐隐有些兴奋,武昌府虽好,可惜地小,又是要冲之地,腾挪余地太小了,而湖南就不一样了。

“一个月的时间确实太短了,人家张太岳厘定全国田亩还花了几年功夫,我等区区一个月怎么能落定?不过这也没办法,时间不等人,如果等别人将粮食种上了,你再去收,人家便会问,你收取田赋有何凭据?当然了,我等自然也可以像有的营头那样,不问青红皂白以武力胁迫收取,或者硬抢”

“作为根基之地,又自诩为百姓的营头,我等自然不能如此行事,所以,时间虽短,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大西军撤走后,在各地还留下了一些文武官员,这些人我不太熟悉,也不放心,这样,如今各大营头占着湖南最好的地盘,各营头的监军暂时署理各府知府,牵头进行该项事务,长沙府由周文江负责,岳州府由李春江负责,常德府由顾景星负责,衡州府由白云飞负责,宝庆府由周综文负责”

“你等各带一些文官,加上原大西留下来的文官以及伪明留下来的书吏、书办,由当地的驻军配合,细细筹划,亲自下到里甲,一一厘定,田契当场办定”

顾景星插道:“都督,与其它府相比,常德府太小了,这……”

李安国回道:“我正要说此事,我等营头入主湖南后,凡事以精简为要,这样,将长江以南原属湖北荆州府的石首县、公安县、松滋县、枝江县、宜都县划入常德府,将原岳州府所属、洞庭湖以西的安乡县、澧州、石门县、慈利县、华容县全部并入常德府”

“如此一来,岳州府便变小了,这样,将武昌府也划给前营打理”

原属荆州府的各县原本在闯营白旺的掌控之中,不过张献忠几十万大军准备入川,云集常德一带,白旺一看势头不对,便将文武官员、军卒全部退回到江北,这便给李安国接管这些地方提供了方便。

“将永州府并入宝庆府,将郴州府并入衡州府”

“诸位,湖南之地,大西军扫过一遍后,虽然对政体造成了一些损坏,不过也杀了一批霸占田地的土豪劣绅,这些人家里或是有身份的读书人,或者是王府、大官的亲属、奴仆,霸占了太多的田地,结果官府正常的田赋又收不上来,这也是大明沦落到如此地步的重要原因,我等义军兴起,自然不能重蹈覆辙”

“厘定田亩按照如下规制进行”

“不分男女,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皆可授田,每人授田六亩,平原水乡,按照水四旱一的粮田加上一亩棉田或麻田的规制进行,山区各县则反过来,这也是我大概的想法,你等可在此基础之上斟酌处理”

“此次厘定田亩,既要防备大户隐瞒田亩,也要防止刁民欺诈,特别是后者,大西军扫荡之后,我估计湖南的土豪劣绅已经不多了,奸猾小民反而多了起来,我等千万不可学那海瑞海刚峰,一见到小民告状便认为大户有错,家里有无赖子弟的,男丁多的,称霸里甲的也不在少数”

“诸般事务,你等不妨多听一下以前官府的书吏、书办的意见,这些人都是积年老吏,熟知里甲庶务,何人老实,何人刁滑,也都清楚,彼等虽然也是成了精的油滑之徒,不过那是在旧官府下,天下乌鸦一般黑,彼等也不能独善其身,我等草创,伊始之际不妨悉心笼络,势必事半功倍”

“告诉彼等,我的营头今后不讲究以往哪些成俗旧规,都要什么举人、进士出身,庶务办的好的,一样也可以升到知县、知府的高位”

说到这里,李安国看了一下在座的文官,看到他们神色都很复杂,便笑道:“你等都是主动投靠我营的读书人,满腹经纶,自然与彼等不一样,不过也要熟知庶务,不然被这些人上下其手,阳奉阴违,岂不坏了大事?”

白云飞站起来说道:“在下一定谨遵都督的法度,下到里甲,悉心办差,必不负都督之托”

李安国点点头,这白云飞以前只是一个童生,骤然被他提拔到监军、知府的高位,感激涕零之余自然忠心耿耿,周文江、周综文也还过得去,不过顾景星、李春江两位“贵公子”就不一定了,不过事已至此,你不能上也得上,想在我的营头扬名立万,光会写诗做文章可不行,精通庶务反而是先决条件。

想到这里,也没等他们表态便将这事抹过去了,今后彼等如何发展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按照初步的估计,如果每人六亩地,田地尚有富余,你等不妨做好登记,以便将来目前尚未够格授田的人丁到了需要授田的年纪出现无田可授的局面”

“每府的驻军中各抽调三千人协助此事,尽量抽调长枪兵和刀盾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