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五章 埋伏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五章 埋伏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离霍山县城还有不到一百米时,张安国突然勒停了马匹。

县城里是有喊杀声传来,不过在张安国这种久经沙场的人的耳里却有一些不真实的味道。

真正战场上的厮杀喊叫,必定是竭尽全力、声嘶力竭的,而此时传到张安国的耳朵里的却是懒洋洋的,且哭声多于喊杀声。

还有一个问题,霍山县已经深处大别山了,对这样一座城池,明军为何仅仅安排一百团练在此驻守?刚才一时疏忽,竟然没有问清楚就急急忙忙跟着来了。

张安国虽然号称“勇将”,在战场上的嗅觉倒不是后世的扑街作家李安国能比的。

于是他向王二喜等人使了个眼色,将那报信的团练紧紧围在中间。

“大人,怎地又不进城了?”,那团练倒是松了一口气。

“本官问你,霍山县除了县团练,还有其它朝廷的驻军吗?”

“有,本来有田参将三千步骑在此驻守,可惜昨日已经被抽调到靠近河南的地界去了,听说是为了防备闯贼进入南直隶”

张安国一听大惊,问题就出在这里!霍山县本来就是南直隶对湖广、河南的屏障之一,为何还要调到所谓的边界?

赶紧询问李安国。

“按照老爷我的记忆,目前在河南边界警戒的是刘良佐和牟文绶,兵力应该足够,何苦要警戒张献忠的黄得功部再去河南附近?”

所谓的田参将,自然是目前驻守庐州的凤阳总兵黄得功手下的田雄了,不过黄得功的核心力量是他自己亲领的五千精骑,田雄手下的骑兵必定不多。

“田参将手下有多少骑兵?”,他又问道。

“禀大人,五百左右”

张安国暗忖,如果田雄有什么阴谋的话,他要对付的肯定不是自己了,时间对不上,也没必要,他要对付的肯定是一股比较大的力量。

眼下霍山附近比较大的力量,一是南直隶、湖广边界的张献忠部,他现在至少有精锐马步军两三万,不是区区田雄能够独立对付的,而河南的李自成部目前除了河北的几个府以及东边的归德府,几乎占领了河南全境,正在向襄阳、承天地区进攻。

归德府附近有“小袁营”的袁时中部,不过也不是远在霍山县的田雄所能对付的。

这样一来,就剩下依旧留在大别山区的革左五营、张献忠、曹操余部了,不过彼等在主力或北上依附李自成(曹操、革左五营),或西向湖广(张献忠),其余的皆不足虑,都是历次大战后侥幸活下来的,这些人能苟且偷生就不错了,不可能还竖起大旗明目张胆地活动。

想到这里李安国、张安国分别想起几件事情。

李安国想的是,按照时间来看,李自成此时已经杀了罗汝才、贺一龙,其部分不服他的部众有可能逃到大别山区。

张安国则想起了一个人——李汉堂。

李汉堂此人今年三十左右,脸色微红,诨号“关公”,一开始依附“紫金梁”王自用,王自用死后又依附“老回回”马守应,张献忠进入英、霍一带后,又依附于张献忠,张献忠欲向湖北时他又坚持要留下来。

李汉堂此人号称“义薄云天”,老回回的老乡,从河南开始就只保留千骑的规模,不过都是百战精锐,家属也很少,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不过一直独立性很强,现在革左五营、罗汝才、张献忠都离开了大别山区,正好是他大力发展之时。

难道是他?

不过也有可能是罗汝才、贺一龙的部众,不管怎样,其人马一定不会太多,否则田雄也不会起这个心思。

李汉堂在历史上籍籍无名,除了部众规模较小,又一直依附于大的势力,史书懒得理会以外,没准就是在这次战斗中中伏身死!然后史书最多记上一笔“某年,黄靖南剿灭献贼余部”云云,估计连具体的时间、地点都省略了。

从大山中到霍山县城大的道路有好几条,田雄埋伏的地方自然是预知了李汉堂或者他人最有可能经过的道路,否则他傻乎乎地埋伏着,李汉堂等人却从另外的地方冲进了县城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又想起李汉堂以前的驻地——牛屎堆,从那里倒有一条最好走的路直到霍山县,也离县城最近,不过自从与张献忠分手后没准又搬到了新的驻地。

时间紧迫,管不了这许多了,张安国突然拔出腰刀一刀杀了那团练,在剩余几人的错愕中说道:“不用想了,城里的明军一定埋伏某处对付李汉堂或者其他义军,咱们同为一脉,不能坐视不理,如今大山到霍山县城有四条路,我和二喜一路,你等三人每人负责一路,拼死往山上赶,山上有动静时就藏在马下”

“没动静就告诉李汉堂等人赶紧回去,无论遇没遇到李汉堂等人,不用返回了,都在天堂寨汇集!”

四人都有些疑惑,以往只知晓猛冲猛打的二娃子怎么变得如此精明?不过这二娃子一直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他的命令也只得依从。

“遵命!”

等其他人走远后,张安国便转身吩咐二喜跟上,准备绕过县城去牛屎堆到县城那条最有可能的道路上去,走了一会儿一看身边空着,回头一看只见二喜还在原地傻站着。

“二喜,你个狗日的,发啥楞哩,赶紧跟上!”

王二喜急急忙忙催马跟上,不过却是一脸疑惑地看着张安国,“二娃子,你真是二娃子吗?刚才这句话还像,不过与你以往的行事大不相同啊?”

张安国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老子我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自然长进了,这些事以后再跟你说,废话少说,赶紧走”

城里的团练正在与“囚犯”“对峙”,城墙上自然没有人,两人顺利地绕过城墙,往城池西北方向疾驰。

时下已经是十月底了,小冰河时期的南直隶地界已经有些寒冷了,山区更甚。两人策马疾驰,一刻多的时间便抵达一处叫三河道的地方,过了此处道路两侧都是密林。

刚过三河道张安国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周围太安静了!

不过他们现在也不可能冲进密林仔细探查,便继续策马急奔,这时从道路右侧的密林里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声音,张安国一听赶紧大喊一声,“左边,镫里藏身!”

他刚转到左边,左侧的箭雨便下来了,等他又转到右边,大腿上中了一箭,不过马匹仍然在狂奔着,张安国刚才施展镫里藏身时也看到马匹的臀部中了好几箭,幸好马腿、脑袋没有中箭,否则就是马毁人亡!

堪堪冲过了这段密林,张安国回头一看,只见王二喜趴在马背上一动也不动,再看时,只见他的背部、肋部插着好几根箭。

“二喜!”,他大叫了一声。

“二娃子,还能坚持……”,二喜应了一声,不过声音很微弱。

又过了约莫一刻钟,二人只怕走出了七八里地,此时马匹的气力也衰弱了,马速也渐渐慢了起来,此处又是一片密林,如果再有埋伏的话,两人必不能幸免!

幸好,这段密林没有箭只射出,也许是没有埋伏,也有可能是田雄亲自埋伏在此,给部队下了严令,所以没有出现前一段密林那样仓皇射击的情形。

无论怎样,如果李汉堂在前面都要劝阻他!

又走了十几里路,这时马匹终于走不动了,张安国忍着疼痛下了马,然后将王二喜扶下马,这时他才发现二喜已经陷入昏迷了,刚才完全是凭着一股气在撑着。

如果此时田雄派骑兵追赶的话,他也只能背着二喜藏入密林,不过他的大腿也受了伤,想顺利藏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没有伤药的情况下也不能贸然将箭只拔出,否则鲜血急迸之下就大事去矣。

他将自己和二喜身上的箭只都折成短茬,坐在路边静静地等着。

很快,前面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和大队的火把,张安国一见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以下是张安国和李汉堂的对话,因为此后的事他就不记得了。

“二娃子,怎么是你?你不是战死了吗?”

“李大哥,废话少说,前面去不得了,田雄的大军埋伏在前面”

“啊?不可能,线报说田雄的军队开到北边去了”

“你这线报必定被田雄收买了,听我的,你看我和二喜都受了重伤,就是急着赶过来通知你们”

“.…..”

“二娃子,你怎地不去宿松追赶八大王,跑到这山区作甚?”

“哎呀,我说李大哥,赶紧带我和二喜回去救治,再晚就来不及了!”

“好好,听你的,喂,二娃子!二娃子!”

……

次日,李安国又比张安国先醒来,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茅屋里,身上还盖着厚厚的被子,转头一看,王二喜也躺在旁边,二人身上的箭只已经去除了,自己大腿上还包着厚厚的麻布。

挣扎着想起身,可惜头昏脑涨的,一摸额头,烫的厉害,再摸二喜,也是如此,妈的,发烧了!现在一丝力气也无,颓然继续躺下,略一思索,便知道自己暂时得救了,按照现在这医疗条件,能不能挺过去很难说。

西营中有不少不是在战场上牺牲的,而是被受伤之后的发烧、感染夺去了生命。

“嘎吱”,破烂的木门一响,外面走进来一条大汉,身量只怕有一米八十,比张安国还高一些,不过精瘦精瘦的,与张献忠倒有些相似,浓眉大眼,厚重的络腮胡子,面色微红,正是“关公”李汉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