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十九章 正面开打谁怕谁?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十九章 正面开打谁怕谁?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李安国让北侧的五百火铳兵、五百长枪兵、五百刀盾兵也赶到战场,只留五百刀盾兵镇守大营,此时的战场形势是:

李安国这边还有一千七百骑,损伤了六百骑;

长枪兵一千五百人,损伤了五百人;

火铳兵一千八百人,损伤了两百人。

一共还有五千兵力。

而徐勇大营里的状况是:

一千几乎完整的弓箭手;

一千同样几乎完整的刀盾兵;

一千败逃到大营的长枪兵;

还有两百多重步兵、刀盾兵。

李安国让五百刀盾兵去岸边守住渡口,没想到的是,三百多艘小船上的水兵此时已经知晓了明军的败局,大惊失色之下纷纷解开缆绳跑了,等这五百刀盾兵来到岸边,留给他们的是一片片帆影。

李安国得知这个情况后心里暗叹,自己的水军还是太薄弱了,否则留下这几百艘小船,自己将来转进江西大有用处。

不过此时贺小石的人来了,还派张啸虎带了一千骑过来支援了。

看过贺小石的信后,李安国大喜过望,一战消灭郝效忠两万人马,更俘获了大船九十艘,小船八十艘,刚才那三百多艘小船离去的不快也一扫而光。

更难得的是,贺小石、马武等人在此战中的表现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有将如此,夫复何求!

相比之下,更为精锐的前营的表现就有些不够看了,当他将这个消息说给后营诸将士听后,众人皆是一片欢呼声。

李安国也仰天大笑,随即趁热打铁,“张六虎,你带一百骑拔掉敌营的栅栏,诸位,后营打了一个大胜仗,咱前营也不能落后啊”

当张六虎的马匹带着绳索、沟子准备出动时,大营里的徐勇却有些魂不守舍,自己呆坐在营帐里,嘴里还喃喃自语,“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那一千他费尽心思打造的重步兵的陨落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这可是他苦苦练了五年的精兵啊,一天时间便丧失殆尽!

等亲卫急匆匆过来汇报敌军又开始行动后,他才醒过神来,来到大帐外,看着从敌军阵营驶出的百骑,他瞬间便明白对方要干什么。

电光火石间,他下定了决心。

降了吧。

等栅栏扒开后,自己这三千余人绝对不是敌人的对手,与其拼死一战,不如苟且偷生。

关键是此时他已经对大明完全失去了信心,否则后来他也不会痛快地投降了满清,并成为“我大清”嘴里的“满门忠烈”。

至于家属,唉……

张六虎在营寨面前飞驰而过,正准备扔出铁钩子,只见里面一位约莫四十岁,穿着一身山文甲的将领大喊一声:“慢着!”

……

看着面前的徐勇,李安国却有些拿不到主意,按说眼前此人带兵是一把好手,不过他投降满清后却是血债累累,为满清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来自后世的他有些举棋不定。

单膝跪在地上的徐勇也是震撼莫名,这西贼的后营都督也太年轻了吧,难道是张献忠的义子,身边有老成持重的大将在辅佐?想到这里心里不免有些后悔。

此时李安国却已经想通了,此人虽然血债累累,毕竟还未发生,后来投降满清也是大势所趋。

“欢迎徐将军弃暗投明!”

他微笑着将徐勇扶起来,不过他接下来的话让徐勇又大吃一惊。

“我后营将士已在武昌县附近大破郝效忠,击毙郝效忠,毙俘两万余人,缴获大船近百艘!”

“这怎么……”,徐勇张口结舌。

“你觉得不太可能吧,很不幸,这是真的”

“徐将军,无论你是走投无路投降于我,还是真心投降义军,你暂时在我的营里待一段时间,半个月,最多一个月后,如果你真的想投降我军,我自有办法换回你等的家属,如果不想投降也行,我也会放你等离开”

……

李安国留下所有的刀盾兵看守俘虏,自己带着五千多人来到吴家坝。

这时已近中午,李安国来到吴家坝靠近富池口这一侧的汤志营寨时,对面远处的空地上也新立了一寨,自然是张应元的万余人马。

当汤志解除对山口的封锁撤到空地的另一侧后,一开始张应元还有些不相信,心里想着敌人肯定有阴谋,不过在派出两千骑试探后对方没有任何反应,又想着左良玉的严令,最后还是开拔下山了。

扎营时,他让两千骑兵和两千弓箭手在一旁警戒,剩下的人紧锣密鼓地扎营,不过在整个过程中,对面的敌军却没有任何动静。

大营刚刚扎好,对面又开来了五千敌军,张应元一见之下不禁暗暗心惊,“难道徐勇败了?”

不过他这边有万余人,对面就算来了五千人也只有八千人,自己在人数上还是占有优势,敌军就算打败了徐勇,也是两败俱伤,主力估计全部在此了。

于是就不再想了,立即下令埋锅造饭。

如果此时李安国出击的话便恰到好处,敌军一夜没有休息好,又没有吃饭,强攻大寨的话胜多败少。

不过一来李安国等人鏖战了一个上午,也需要休息、吃饭,二来接连而来的武昌县、富池口两战,李安国竟平添了莫大的信心。

正面开打谁怕谁?

他决定稍事休息后就在吴家坝与张应元决一死战!

申时初刻(下午三点左右),李安国留汤志带一千刀盾兵镇守营寨,亲自带着两千八百火铳兵、两千五百长枪兵、两千七百骑兵浩浩荡荡开出营寨,在离张应元大寨约五十丈的地方摆开了阵势。

阵型的排布是:火铳兵排成四行,每行七百人居中;两侧是各一千多长枪兵,最后面是两千多骑兵。

张应元的营伍此时也用完饭食休息了一阵子,他站在望楼上冷眼瞧着面前的队伍,心里冷笑着,“你刚才不趁我没休息好、腹中饥渴之时大举进攻,如今我已经休整完毕才摆开阵势,就不嫌太迟了吗?”

于是他也下令出兵,一旁的幕僚劝道:“大人,敌军如此大张旗鼓地摆开阵势,提防其中有诈”

张应元笑道:“这西贼后营的兵马我等也清楚,彼等就三个营头,一部分人马驻在武昌县,郝效忠的三万人马正在攻打,彼等能自保就不错了;一部分人马在武昌,听说是后营最弱的营头,金声恒的四万大军够彼等忙一阵子的了”

“此处的人马据说是后营最精锐的营头,与徐勇一战后勉强胜了也是元气大伤,彼等竟敢视我为无物,真乃奇耻大辱,如果我等坐在营里不出动,今后还怎么在左帅的营头混?”

“再说了,彼等最有可能的援军估计就是昨晚在山上大呼小叫的人,这些人不可能太多,我留两千人守营就足够了”

“将军,如果献贼从通山过来呢”

“哼,完全没有可能,他的主力正在打长沙,再说了,这大山之上也有我的探子,万一献贼有人马过来我也能提前知晓,届时大不了撤回瑞昌”

……

等张应元的人马在营外摆好了阵势,已经是申时末刻了(下午四点左右),期间李安国并没有趁乱进攻,这也让张应元心里捏着的一把汗消散得无影无踪,还不断嘲笑对面的将领不懂兵事。

张应元留两千长枪兵镇守营寨,其余九千人倾巢出动。

他将两千刀盾兵摆在前面,刀盾兵后面是两千弓箭手,左右两侧是三千长枪兵,后面与李安国一样,放着两千骑兵。

张应元的阵势刚摆好,李安国便发动了。

步军大阵齐头并进,张应元一看也下令步军向前迎敌。

双方还离五十步时,李安国这边的火铳兵开始射击了,而张应元大阵里的弓箭手也开始抛射。

等双方的火铳兵、弓箭手各发了三轮铅弹、箭只后,双方各有损伤,只见李安国大阵里的火铳兵已经退到了后面,而张应元的弓箭手还在大阵里。

双方虽然互有损伤,不过三轮过后的阵型却大不一样,张应元突前的两千刀盾兵几乎被削去了三分之一,而李安国这边的大阵却是火铳兵、长枪兵各有损伤,损伤的部位分散在各处,又很快被旁边、后面的人补上。

只有不到二十步了,双方都跑动起来,此时张应元大阵里的弓箭手也退到了后阵。

杨天星仍站在长枪队的最强面。

十步!

杨天星双手握着长枪向后一拉,几乎在同时,两千四百多长枪手都将长枪向后一拉,有节奏不一样的见了队友的做法也赶紧调整好了姿势。

五步!

“杀!”,杨天星一声大吼,他前后左右的人也跟着大喊起来。

“砰!”,两支队伍撞上了!

两千四百多长枪兵对三千长枪兵、一千多刀盾兵!

两支队伍刚一碰上便分出了高下,李安国这边的长枪兵几乎毫发无损,而张应元的大阵的前面瞬间几乎薄了一层。

与徐勇的营头相仿,张应元最重视就是刀盾兵和弓箭手,这些人都有棉甲,而他的长枪兵与对面的李安国部队差不多,都是“裸身”。

张应元骑在马上心里有些不安,这还没几个回合,自己的刀盾兵几乎损伤了一半!

不过令他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刻时间过后,自己的大阵竟然开始后退了!

李安国阵营里的杨天星却是如鱼得水,大喊着“杀”字的声音此时有些嘶哑了,不过身旁另一位大嗓门的士兵替代了他,只见李安国的长枪兵士兵个个兴奋异常,似乎他们面临的不是一场血肉横飞的残酷的战斗,而是一场刺枪的游戏!

悍不畏死,纪律,这是李安国训练长枪兵的不二法宝。

随着敌人面露惊恐之色止不住地后退,李安国的长枪兵却越来越自信,越自信便越放松,越放松便越省力,小半个时辰过后,张应元的步军大阵突然崩溃了。

出乎张应元的意料,对面的马队竟然提前发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