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十七章 进退失据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十七章 进退失据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李自成席卷湖北、威逼武昌时,左良玉将武昌附近的船只搜刮一空东下九江,几十万大军布置在九江府沿江的瑞昌、湖口、彭泽一带,九江府城自然是不会让他进的。

江西、湖广、安庆、应天特设总督吕大器此时的威望远远高过以后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此时的大明虽然岌岌可危,又兼武将跋扈,不过只要朝廷还在,左良玉就不敢太过分。

左良玉将大本营设置在瑞昌,原昌平的将领也多在瑞昌附近,而麾下的各路出身义军的将领则布置在彭泽、湖口。

瑞昌三面环山,北面是河湖遍布之地,离长江也只有五十里路,他将麾下最精锐的徐勇营安置在瑞昌北面长江南岸的城子镇,将张应元部安置在县城西北侧靠近幕府山的地方,将吴学礼部安置在县城西侧的范镇,郝效忠部安置在九江府东侧靠近长江的南湖嘴。

而义军出身的金声恒、马进忠、惠登相、马士秀在更远的湖口、彭泽一带。

得知西贼的主力南下湖南后,左良玉立即让马进忠、惠登相、马士秀坐船北渡进攻黄州府,让南湖嘴的郝效忠部坐船到武昌县,计划从那里上岸侧击武昌的背部。

让人马最多的金声恒部从彭泽出发坐船直抵武昌府,作为正面进攻武昌的主力。

而离武昌府最近的徐勇部则直接从城子镇坐船去进攻兴国州的富池口,张应元部则经过幕府山上的小道侧击富池口的背后——左良玉自然已经知道西贼在兴国州、富池口一带驻有重兵。

左良玉担心张献忠进入湖南后偷偷越过幕府山进入江西,范镇的吴学礼部没动,依旧监视通山、武宁方向。

也是考虑到近在咫尺的左良玉可能从两条线进攻富池口,还可能越过幕府山直接进攻兴国州,李安国当时安排了三千长枪兵驻守兴国州,一千长枪兵、一千刀盾兵、一千火铳兵驻守富池口南边、网湖东侧的幕府山出口,一个叫吴家坝的地方,由刀盾兵的统领汤志统一指挥。

而最关键的富池口,则驻扎了两千骑兵、两千火铳兵、两千刀盾兵、两千长枪兵,一共八千人人马,由王二喜统一指挥。

富池口的渡口不像武昌县,沿江都是简易的码头,停靠大船不行,小船却可随意停靠。

从网湖流出来的富水将富池口一分为二,富水上有一座简易的木桥,码头便散布在木桥两侧,李安国当时将八千大军分成两部分,骑兵、刀盾兵都在富水以南,以便快速支援十多里远的吴家坝的汤志部,长枪兵、火铳兵布置在富水以北。

徐勇、张应元都是正规明军出身,两人带的兵马也不多,都是上万规模,不过二人却都是总兵衔,麾下的人马比起郝效忠、吴学礼部更为精锐一些。

张应元比徐勇早一天出发,徐勇的万人都是坐小船逆流而上,八月份的湖广、江西一带,风势不大,船帆基本没用,大多数情况下靠水手划桨,城子镇到富池口也就六十里路,快的话一天就到了。

与郝效忠不同,徐勇却很谨慎,即将抵达富池口后他没有立即靠岸展开攻击,而是停在富池口斜对面的武家穴镇(后世武穴市),按照他与张应元的约定,等张应元即将抵达富池口时两家同时展开攻击,打算以雷霆之势一举击破富池口之敌。

反正敌军完全没有炮火,自己可很方便地登陆。

从富池口再往下游走,长江南侧都是山体,张应元的部队抵达富池口附近时,可以派人穿越大山抵近长江南岸给对岸的徐勇部发出讯号。

很快,对岸的讯号发出来了,徐勇依旧按兵不动,整整过了一个时辰,他才下令渡江。他打得自然是让张应元部吸引西贼的主意以方便自己过江的打算。

徐勇部下这万人全部是步军,他还有五千新兵,一千骑兵,骑兵无法使用小船,他将这一千骑全部给了张应元,五千新兵则继续驻扎在城子镇。

他这万人步军勇力位居左营之冠,下辖一千火铳兵、一千弓箭手,三千刀盾兵,内中更有使双手苗刀的一千重步兵,这一千重步兵全部是铁甲,另外还有五千长枪兵。

三千刀盾兵和一千弓箭手是这万人中的精锐,很是花了徐勇不少心血。

后来徐勇在九江投靠阿济格后,依靠的本钱便是这四千人,后来转战湖南,大战孙可望,就是靠着这四千人给大西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后被白文选的象兵所败,这厮依托城池巷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后满门被杀,可谓“我大清”忠烈的楷模。

徐勇估计的不错,当张应元部出现在李家坝附近时,一听说其部还有不少骑兵(徐勇的一千骑加上张应元自己的千骑),守卫富水南岸的王二喜头脑一热,带领两千骑飞快驰援了,只留下两千刀盾兵守卫。

而北岸的守卫如何进行他也没有做具体的交待,而是丢下一句“稳守阵地”便拍马而去。

徐勇将这四千人的船队直驶富水南侧码头,而将剩下的六千人开往北侧,抵近南侧码头后,他们先是用弓箭手不断进行抛射,趁着后营的刀盾兵举盾护卫时,那一千重步兵猛扑码头。

两千新兵哪是这一千重步兵的对手,很快便被杀的节节后退,不到半个时辰就阵亡了五百多人,幸亏是后营的队伍,剩下的的一千多人依旧没有溃散,最后退到桥头拼死抵抗,不过此时已经摇摇欲坠,离全体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北侧码头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在杨天星的指挥下,两千火铳兵排成四行轮番射击,侥幸冲上码头的长枪兵又被西营的长枪兵杀得退了回去。

最后北侧的军官见己方已经完全占领了南侧的码头,便又撤回船上从南侧上了岸,此时前营的刀盾兵又阵亡了四百多人,残存的一千人无奈之下只好全部退到北侧码头。

而王二喜听说码头的战事带着两千骑匆匆赶到后,徐勇的大军已经完全占领了南侧码头并建立了牢固的阵地,王二喜用骑兵冲了几次,徐勇的大阵却纹丝不动,王二喜最后丢下两百多骑撤回了李家坝。

其实有汤志扼控幕府山到吴家坝的出口,并在出口垒起了一道矮墙,在火铳兵的射击下固若金汤,王二喜确实是多此一举。

现在好了,整个富池口防区本来严密有序,现在生生被徐勇的大军拦腰截断了,将前营的人马分成了两截。

这便是李安国抵达后的景象。

“这个王二喜!”

李安国自然也只能呆在北侧码头,他开始也是大怒若狂,不过很快便释然了,不是每人都是李定国,天生就会统兵打仗,他手下这些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什么名将之选,只能在战斗中慢慢磨砺了。

不过他也就此悟出了“冷兵器部队一定要有远程武器配合”的道理。

李安国赶到时已经是黄昏了,双方都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心思。

不过李安国却不甘心,他连夜驾小船越过网湖来到汤志的阵地。

吴家坝南北东三侧是大山,西侧是浩渺的网湖,中间是一块约莫千亩规模的平地,后营虽然守住了下山的出口,不过此处的山势并不是特别高,敌军如果有心的话,完全可以抽调一支步军越过山体直插汤志的背后。

汤志的大营设在路口附近的一所民房里,再往北走几十丈的地方,网湖与大山之间的下山出口砌了一道长约五十丈的矮墙。

当天张应元用弓箭手掩护长枪兵、刀盾兵攻了一阵子,不过在后营一千火铳兵的打击下铩羽而归。

“来的是何人的营头?”,面对王二喜的自责,李安国却好言抚慰,并没有过多指责。

“禀都督,看旗号应该是张应元”

“是他?”,李安国在自己的记忆里搜索着,此人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应该不是什么名将,多半不会行那偷袭之举。

不过“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一直是李安国所强调的,既然防不住敌军的偷袭,还不如将空地让出来。

他瞬间便决定了。

“全军徐徐退到富池口那一侧的山下,将空地让给张应元!”

“都督!”

“不用说了,我决定了,不但要让出来,我等也不能让徐勇好过,今夜我等如此如此……”

最后他对王二喜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训,桐城一战,我几乎将义父的前营人马丧失殆尽,不过此战后便警醒了许多。今夜一战,你既要发挥以往猛冲猛打的劲头,又要提防敌军使诈,徐勇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汤志,我等将空地让出来后,张应元是不需要提防了,不过还要提防徐勇,他那边也可以通过山体插到我军附近进行夜袭”

徐勇占领南侧码头后,将长枪兵一分为二,两千多人守在南侧码头与吴家坝之间的道路上,两千多人放在木桥南侧,剩下的人马扎在码头中央,看来是准备休息一晚后再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