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暹罗湾之战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百二十五章 暹罗湾之战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陈文盛的船队绕过金瓯角之后便直接驶向暹罗湾,此时正处于暹罗湾的旱季,东北风盛行,船队只能利用东北风走之字形,金瓯角到暹罗永州府约莫千里,船队每日只能行驶两百里,五日后才抵达永州府永州府海面。

幸好船上有占城人、真腊人引导,否则沿着暹罗湾近海行驶的话,沿岸礁石、小岛众多,一不小心就会遇到麻烦。

路过属于真腊国、在海岸绵延近三百里的桑哥山时,看着沿岸郁郁葱葱的景色,众人不禁悠然神往——湄公河三角洲都属于低海拔地区,除了灌木丛便是荒草野滩、沼泽地,山地多在北部,乍一见到大片的山林怎能不触景生情?

永州府正好位于桑哥山的西侧,除了永州之外,还有尖竹汶、哒叻两县,按照司马俊宁的说法,暹罗人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春武里府和永州府,县城几乎没有兵力,自然由副王的兵马进行占领。

永州府临近海湾,暹罗国靠近真腊最大的水师基地便在此处,安**的船队抵达附近时正值中午,永州府负责巡逻的水师船只甫一见到如此庞大的船队,也是吓了一跳,彼等很快将停泊在府城码头的战船开了过来。

以前荷兰人与暹罗交好时也曾派出了五艘盖伦武装商船前来耀武扬威,不过彼等了解过暹罗的实力后,完全没有像在爪哇一样强占一块地盘的意思,在后来新的暹罗王将荷兰人、英国人驱逐出去后,彼等也没有进行报复。

荷兰人看中暹罗的地方,一是木材,第二便是靠近马来半岛的锡矿,暹罗与霹雳苏丹交接的宋咔、罗坤、北大年、洞里等地长期征战不休,民众四散逃亡,在这个时候,马来的苏丹和暹罗的国王都声称对这些地方拥有主权,当地人不堪战乱,不是逃亡更南边的霹雳、柔佛,便是退入暹罗、真腊、缅甸。

这些地方一半以上人口都是信奉大食教的***,其他人群有信奉佛教的暹罗人以及从南宋年间便来到此地的华人。

暹罗人在永州府海面拥有仅次于昭拍耶河出海口舰队的大舰队,有战舰三十多艘,往来快船上百艘,战舰比郑芝龙的普通战舰略小一些,与安**的江海两用船差不多,暹罗的船只都是两头翘、中间宽,采用了大明惯常的纵帆,底层甲板上面还配置有划桨的水手。

不过彼等火炮的配置非常少,倒是投石车、弩箭、撞杆、拍杆有不少配置,在如今的东南亚,暹罗人的战舰实力首屈一指,还在马打兰人、亚齐人之上。

陈文盛见到这些战舰后也丝毫不敢大意,炮窗全部打开,所有的火炮都推出了窗口。

暹罗水师将领一见敌船的动静,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若是说以前见到荷兰人的盖伦船让他们心有余悸之外,由于数量有限,还多少存了侥幸,不过眼前安**的战舰无论大小、火炮配置与荷兰夷丝毫不差,不过更为致命是他们竟有如此多的数量。

陈文盛这次带来的五十艘战舰中,有两艘广东级的巨无霸,十艘武昌级大船,三十艘从郑芝龙那里缴获的大海船,还有十艘江海两用船,最小的江海两用船也与暹罗人的战船差不多大小。

于是暹罗人的水师将领犹豫了,这些战船能开到暹罗国的海面,多半是敌而不是友,不过如此规模的战舰,别说永州府的舰队了,就算中间的吞武里舰队、西边的班武里舰队加起来也不是个。

就在他犹豫之时,陈文盛的舰队以江海两用船打头,二十艘大船居中,五艘武昌级大船断后已经逐渐靠近了他的舰队,剩下的船只都紧紧围着运输船在外海行驶。

陈文盛的舰队还是贴着海岸线向西北方向行驶,不过由于是之字形机动,战舰一会儿驶向外海,一会儿又贴近海岸。

此时,正是舰队贴近海岸的时候!

而暹罗人的舰队出海时由于正好迎着东北风,都是吃足了风力朝安**的船队冲过来。

此时贴近海岸线的那十艘江海两用船突然改变了船帆的方向,底层甲板的桨手全部奋力向敌船划了过去。

大海上,由于风浪、风向的影响,船只之间不可能靠得太近,这十艘江海两用船突然杀入后暹罗人一开始还有些惊慌失措,不过一见只是区区十艘,还是与他们相差无几的“小船”,便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纷纷大呼小叫调整帆位向这十艘船只靠了上来。

“轰!”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不过在中华境内早已被敌人摸透了的作战方式并没有传到暹罗一带,领教过厉害的广南人是不会将这个秘密告诉暹罗人的。

由于暹罗人船只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开,十艘江海两用船以两艘为一组分别杀进了五道缝隙,不多时,在桨手的全力划水下,几轮炮轰之后很快便冲出了暹罗人的船队。

这时,暹罗人的船只还没有完成调转方向!

一时,海面上硝烟滚滚,火炮的轰鸣声伴随着暹罗水兵的惨叫声,许久才告一段落。

等海风将硝烟吹散,甲板上残存的暹罗水兵一看,只见自己周围密密麻麻布满了敌船,远处的码头附近也有敌船的身影,这时,先前那十艘已经完成转向的江海两用船乘着东北风又冲过来了。

……

一个时辰过后,小罗水师的战船全部挤在一起,甲板上已经没有了操控船只的水手,这时周边安**的大船的大口径火炮轰响了。

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暹罗人布置在永州府的三十多艘“战舰”受到重创,或直接沉入水里,或侧翻在水里,或半截沉入水下,半截还露出水面,海面上到处是嘶喊着挣扎逃生的水兵。

“歼灭其有生力量,削弱其实力”

一想到李安国临行前的吩咐,陈文盛也按下搭救敌方水兵的念头,随船的弓箭手、火铳兵也开始了实战操练,纷纷对着海面上的敌人进行射击。

此时,徐勇的那一万人马已经登上了码头,并对不远处的永州府展开了攻击。

与中原城池不同,永州府的府城城墙只有一丈高,都是用石块、木头混合搭建而成,这如何是拥有火炮的安**陆师的对手?

镇守府城的暹罗兵一开始还催动战象计划给刚刚登陆不久的安**来一个突然袭击,不过在战舰火炮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在被炮弹击中的哀鸣声中战象纷纷不听驾驭者的使唤,大部分都四散乱跑。

趁着战象不在,安**将敌军驱赶进了府城,将府城团团围了起来。

晚上,安**海军船只在占城人的引导下,先后封锁住了昭拍耶河、班加功河的出海口,并派部分小船沿着两河深入内河一段距离进行巡逻,当然了,其中自然有熟知两河水文的真腊人的引导。

说是小船,不过在江河上却是不小的存在,多是以前在长江上、珠江上征战巡逻的两层战船。

当晚,吞武里府的大公果然派出了一支约莫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越过班加功河去救援永州府,不过在安**内河战船的打击下最后铩羽而归。

不过在看到安**如此庞大的舰队后,在昭拍耶河出海口的暹罗舰队却不像永州府的友军,彼等并没有主动接战,而是全部向西逃亡,按照真腊人的说法,彼等这些大船也都是海船,不能进入昭拍耶河,多半是跑到西边另一条大河——拉差汶里府的梅龙河的出海口港口去了。

由于天色已晚,安**的海军并没有追上去,而是紧紧锁住了通往大城府的昭拍耶河河口以及春武里府与吞武里府交接的班加功河河口。

第二日一早,安**立即对永州府府城展开了进攻。

半个时辰的轰击之后,府城一面木制的“城墙”轰然倒地,安**向里面轰击了几轮散弹之后,在刀盾兵的遮护之下便一拥而入。

结果是注定的,在火铳、刀盾、长枪的轮番打击下,府城的五千士兵伤亡过半,最后不支投降。

此时,真腊人的副王终于赶过来了,与其同时来的还有真腊国王派来的五千士兵,副王立即接管了府城。

接管府城之后,徐勇的部队与真腊人一起沿着陆路向春武里府进发,而陈文盛的舰队一分为三,一部分继续封堵昭拍耶河、班加功河出海口,一部分则沿着海湾向西扫荡。

此次由于有占城人、真腊人、北大年人的引导,最后一部分则直接从永州府出发,乘着东北风跨越暹罗湾,直扑海湾对面的班武里府——那里有暹罗人的西岸舰队。

十日后,有消息从暹罗湾传到了仍在南安的李安国那里。

“陛下,大喜啊,我军舰队先是打了在班武里的暹罗舰队一个措手不及,除了少数逃掉之外,几乎全歼这支舰队,歼灭这支舰队之后,我军舰船立即北上,又迎来了被我军另一只舰队追逐的原昭拍耶河出海口的舰队,结果在两支舰队的夹击之下,暹罗人这支最大的舰队全军覆没”

“如此一来,暹罗人称霸海湾一带的舰队便灰飞烟灭了,此次共击毁、击沉敌船一百多艘,毁损的船只也全部烧毁了,水兵也多半被我军击毙”

“如今除了几条大河上的暹罗水师,整个海湾已经没有暹罗船只船的影子了”

“陆上,我军与真腊人一起围攻春武里府时,故意将暹罗国王和吞武里府的军队放了进来,彼等一开始倒是来势汹汹,两路人马加起来超过三万人,不过等彼等渡过班加功河后,我军水师船只立即拆毁了班加功河上的木桥,并用船只封锁了河面”

“在春武里府北面的开阔地带,我军与真腊人联军一万五千大军与暹罗人的三万大军相遇了,暹罗国王此时带来了一百头大象,都是久经战阵的战象”

“不过在我军的陷阱、火炮的轮番打击下,彼等的战象不是四散逃走,便是当场殒命,彼等陆师倒是悍不畏死,一个个前赴后继地向我军阵地冲过来,不过在我军火炮、火铳的打击下终究未能支撑多久,随着我军长枪兵的出动,敌军兵败如山倒,最后彼等只得一路向后奔逃,此时彼等军卒已经死伤过半”

“若不是真腊国埋伏在彼等退路上的士兵无能,我军完全可以全歼此股敌军,不过彼等最终还是突破了真腊人的封堵,逃过了班加功河”

“不过这一战下来,彼等三万人至少没了两万,加上在春武里、永州府击毙击伤的,歼敌总数超过三万人”

“陛下,区区暹罗,立刻能动员的总兵力也不过五万,一下少了三万,还没了水师,估计也就剩下与我军与真腊人谈和一途”

李安国对于此一节没有兴趣,久经训练、装备有代差的安**若是连区区暹罗都收拾不了,那他还是赶紧回到大陆安心准备北伐最好。

“两岛交接的如何?”

“阁西昌岛已经占下来了,岛上的暹罗人也全部赶到了内地,富国岛还没有,不过此岛乃是真腊人的岛屿,陛下,以真腊人目前的处境,此岛早晚是帝国的,届时就由新招募的兵丁来镇守吧”

“嗯,徐勇派了多少兵力在阁西昌岛?”

“五千,陛下,暹罗国虽然战力不堪,不过终究是人多势众,若是只有三千人驻守的话还是力有未逮,光指望真腊人是不行的,五千人,加上二十艘大小舰船,足以支援真腊人了”

“暹罗人派出求和队伍没有?”

“尚未,以微臣估计,应该也快了”

“好,传我命令,徐勇这一万人不用回来了,全部驻扎在阁西昌岛和富国岛”

“是,陛下,微臣尚有一事需要向陛下呈报”

“何事?”

“据测陈将军说,暹罗国的班武里以南的诸府,与满喇甲岛交接的地方,虽名义上控制在暹罗人手里,不过当地人多是满喇甲人,多信奉大食教,与信奉佛教的暹罗人格格不入,当地基本处于无主的状态,您看……”

“算了,满喇甲之地,无非是港口和锡锭,港口可与当地人洽谈,锡锭我中华帝国多得是,再说了,协助真腊人夺回故地,为我国正大光明占据南安一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暹罗人肯定怀恨在心,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没准会在境内充分动员,依我看来,今后还会有一场恶战”

“北大年等地自然很好,不过我国如今却力有未逮,等到五到十年后南安移民到位,届时拥众百万、兵丁五万,加上大小战舰,便可见机行事了”

“是,皇上明见万里,非臣等能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